第165章机会
“机会是留给谁的?”“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路易斯·巴斯德的原话是“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多少年来,长者和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告诫,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住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是给准备好的人。机遇往往不易察觉,需要人去寻找;机遇可遇不可求,需要人去创造;机遇容易稍纵即逝,需要及时把握。
《礼记·中庸》也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
这些话对么?
陆祎原来也认为是真理,但是生活并不承认。
机会不是总留给有准备的人!
机会总是抱着膀子,冷眼看你如何准备!
陆祎在省行开会,和原财务会计处的华姐闲聊,华姐说,“评高师得考六个计算机模块,可能明年总行要启动高师评审工作了。”
华姐已经在省行人事处工作了,消息自然准确。
陆祎记得他问过六合市行人力资源部的沙干事,评选高级职称需要考几科计算机模块,沙诞告诉他只需要三科。
当时的对话记忆犹新,陆祎问,“我说的是高级经济师,只要三科啊?不是中级是三科么?”
沙诞答,“对,高级也是三科,我刚问了省行了,只要过三科就行。你考几科都没用啊,总行都快十年没评高工了。”
如今,正确答案出来了,评选高师需要考六个计算机模块,自己还需要再考三个模块。而且今年只剩下最后一次考试机会了,只能是一次性通过三科。
回到六合市,陆祎先是到人事局报名,“报三科,买这三科的教材。”
“没有,我们这只负责报名。”
陆祎赶到新华书店去买那三科计算机模块的教材,只有一科有教材!糟了,没有教材怎么备考?
怎么考?硬考。
凭借多年积淀下来的计算机知识,陆祎在走出考场时就知道,学过教材的那一科通过了,没有教材那两科没有通过。凑巧的是,每一科都差了两道题,一道题2.5分,每科差5分。
哎,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到用时方恨无!
陆祎想起q哥,总行快十年没评高工了,明年也不会评吧。
安慰了自己好几天,祈祷总行不要在明年启动高工评选,自己其他条件都已经具备了,就差这两科计算机模块了。要是因为这连名都没资格报,岂不是一大憾事!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扯淡!
为了符合申报条件,自己提前问了人力资源部,按照要求考了三个计算机模块,结果需要六个模块!怨谁?谁也不怨。问他们干什么?直接有多少模块考多少模块不就行了!
陆祎正在懊恼,水至纯来电话,“四象市的计算机技能考试比六合市晚半个月,我刚才在网上给你报名了,下周日考试。”
天降大任予我贤妻!
陆祎放下电话,上网搜了搜计算机相关知识。考过的试题在脑海里捋顺几遍。周六,陆祎和水至纯登上了前往四象市的列车。考场设在一所大学,计算机房里鼠标点击声声欢快,都是选择题。陆祎答完所有题,翻到复核页,看看有没有没有勾选的题,题号后面的颜色标注引起他的注意,有的是绿色,有的是红色。陆祎翻到红色的那道题,没有勾选,审题、勾选。再翻到复核页找出下一个标注红颜色的题,呃?这道题已经勾选了?等等,再审题,噢,勾选错了,找到正确答案,回到复核页,绿色!
这是个大bug!陆祎坐在考场上,仔细分析,没答的题和答错的题都是红色,审视复核页,大部分都是标注的绿色,陆祎确定自己答对了大部分的题。干脆,把所有题都勾选成绿色为止。
两科都是满分。是不是因为这两个100分引起了出题方的注意,总之,第二年参加计算机模块考试的人出来说,“只有没答的题后面标注红色,其他答过的题都是绿色,也不像你说的那样啊?”
当然不会一样了,bug的修复是很快捷的。
在四象市到六合的火车,陆祎只对水至纯说了一句话,“职场上谁的话都不能全信,还是得多交些朋友。”
周二早五点,陆祎刚刚起床,梁斯鸿来电话,“陆祎啊,我们老哥几个准备到百府市去看看你。”
梁斯鸿二线以后,每天早上和几个老科长一起锻炼,早上一起溜溜弯儿,顺带着买菜,其乐融融。
“好啊,梁科长,我这就让司机去接你们。你们一共几个人?”
“不用接,我们还得锻炼锻炼,等确定下来几个人,我再给你打电话。”
老科长在位时对自己不薄,和他一起锻炼的有原信贷管理部经理刘大民、后勤主任黄鑫、原卡部经理罗峰,如今都是快乐的二线运动员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上班忙活了一阵子,见梁斯鸿没有来电话,陆祎拨了过去,“梁科长,你们几个人啊,我派车去接你。”
“不用,我们已经在路上了。到了我再给你打电话。”
陆祎忙安排食堂采购点本地特色食物,静等梁斯鸿。中午,员工都已经下班了,还没见梁斯鸿电话。这几个老科长,电话也打不通了,不在服务区。从六合到百府,40公里路,找的什么车也早就该到了。
这可都是行宝级的人物,可别出什么事啊!
“袁师傅,你吃过中午饭没?”陆祎拨通司机袁华手机,“吃过了,那好,你辛苦一趟,从百府到六合跑一趟,梁科长、刘科长他们说要过来,这一上午了都没动静,你沿途看看,是不是车出什么毛病了?要是车坏了,就先把人接过来。”
袁华一听有这两位大员,不敢怠慢,连忙出车,沿途寻找。袁华自幼就在大谷银行百府支行工作,一直给一把手开车,市行财务梁科长、信贷刘科长,都是响当当的硬角色,得小心行事啊。
三十五分钟后,袁华打来电话,“陆行,我都开到市行楼下了,没看见有啥情况,路上也没有车停,要不我问问市行办公室?”
“别问,他们不是公事,你回来吧。”
梁斯鸿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