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下了个夹子 - 行长驾到 - 林外秀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行长驾到 >

第108章下了个夹子

张家林的报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奇效。武勇在省行开完季度分析会,返程途中,接连接到几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刚刚在省行会议大厅告别的几个人,先后给自己打来电话,都没有说什么,随便胡扯了几句,匆匆撂下电话。武勇听出了节哀顺变的意味。

不对劲儿!武勇打通了省行大秘洪晓雯的电话,“兄弟,出什么事了?你得告诉我啊?”

“武行,你还不知道啊?”洪晓雯很是吃惊。

“什么事?我不知道啊?为什么有人打电话像致悼词似的?”

“嗨,没法说啥呗。你要真不知道我就你叨咕叨咕。”

“快说快说。”

“其实都是你们六合地面的事。张家林给省行老大递了一个折子,说你们打折清收有违法嫌疑。”

“什么?违法嫌疑?打折清收是顾万州时期的事情,现在都出来算是什么意思?感情刚才老大一个劲儿地说要依法经营、要依法清收是说我啊?”武勇心头一堵,刚才还在猜想老大说的是谁,没想到鞭子落在自己头上,自己还傻乎乎地不知所以,难怪刚才那几个电话听出了节哀的意味。

武勇回到六合,连夜开会传达了省行会议精神。会议结束时,武勇咬牙切齿,“你们都给我玩儿命清收!”

沉疴积弊,哪里是能一时半会儿就解决了的。

为了应对张家林报告的不良影响,武勇组织人利用周六周日两天,在宾馆封闭研讨,力争写出一篇真实反映打折清收原貌的报告。折子谁不会递啊!

陆祎负责主笔“存在问题”板块。

从六合市分行各县(市)支行2000-2001年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明细表中以及贷款收回情况可以计算出,两年期间全辖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22,216万元,贷款总户数为7000户;截止报告期,共收回贷款本金3364万元,占全部贷款额的14%;结清户数344户,占总户数的4.2%;部分还款户2120户,占总户数的29.1%。从以上数据分析,贷款回收效果和进度比较缓慢。

针对六合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管理及到期收回等情况,及时揭示扶贫贷款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便于采取更为有效的补救措施,把贷款存在的风险控制到最低程度,现具体分析存在的十个方面问题:

(一)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强迫养奶牛。

如百府市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带头养牛,每个乡镇都下达了硬指标,规定了发展养牛的户数、养牛的数量,以及新建奶站的数量。否则,乡镇负责人就地免职。因此,各乡镇都是强行给各村摊派任务。当时老百姓都预料到养奶牛本钱大,饲养不好肯定要赔钱。所以,当地流传顺口溜“和谁有仇,让他养牛”。有的乡镇养牛任务摊派不下去,就忽悠说“这养牛贷款是无偿的,白给的。”客观上给老百姓造成了一种“不贷白不贷,不要白不要”的错误思想。从而导致一些农村的“二溜子,懒蛋子”也都申请贷款养奶牛。这样的人用贷款买到奶牛,一弄到手就把贷款买的奶牛贱卖了,到手的钱早已挥霍殆尽啦!

(二)草率购牛,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奶牛产业效益。

由于养牛户缺乏经验不懂行情,有一部分人小农思想意识严重,舍不得花钱买好牛。购牛时地方干预,缺少相关专业畜牧人员的参与,凭老经验,土办法去产地购牛。如百府市买回的7000多头奶牛,都是乡镇帮助联系的,有相当一部分奶牛质量不高。根据信贷人员的贷后调查,现有奶牛平均日产奶量在30斤至40斤左右。特别有一部分在山北、河西等地购回的黄牛改良的奶牛,产奶量只有十几斤,还不够牛犊吃,养牛户收入抵不上费用支出,只有20%左右的养牛户挣钱,80%的养牛户亏损,养殖户抵触情绪很大,还款意愿极差。

(三)市场波动,价格不稳,直接导致了购牛成本过高。

1999年至2000年养殖户购入奶牛价格过高,投入成本过大。两年间,由于奶制品市场不正当竞争,牛奶收购价格上涨过快,从而导致奶牛价格暴涨。一般奶牛由原来的1万元左右上涨到1.7万元左右,有的一头奶牛甚至超过2万元。2001年以来奶牛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与1999年奶牛价格相比,下降了40%左右。现在奶牛价格降到每头1万元以下。这意味着在同样价格下,1999年买1头奶牛,而现在能买2头,使养牛户购牛的成本过高,负债过大。

(四)牛质低劣,天灾人祸,严重影响了贷款回收进度。

受牛口蹄疫等家畜疫病影响,病死或不能产犊、产奶量低的奶牛淘汰率在25%左右。1999年由于时间紧,购牛心切,各乡镇又统一外出采购,人为地抬高了产地牛价。由于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到外地购回的奶牛没有通过正常检疫,有一部分还存在布病、结核病等不能繁殖的奶牛,加之去年口蹄疫大范围传染和其他疾病防疫不及时,造成一些奶牛死亡和劣质牛自然淘汰,仅百府市黑窟镇富裕村200家养牛户就淘汰作肉食牛卖掉了70余头。养牛户损失惨重,严重地影响我行贷款的回收工作。

(五)管理粗放,经验不足,间接导致饲养户经济损失。

饲养户中85%以上都是养牛新户,他们对饲养奶牛或不懂技术或经验欠缺,仍然沿用土办法饲养奶牛。实行“一堆草、一桶水”的粗放饲养方式;有的畜禽混养、散放;有的饲料供给不足,配比不科学;有的不掌握基本疫情防疫知识;有的奶牛圈舍不清洁,奶牛生活习性规律把握不准等等,以上因素导致有的奶牛生病致死,有的母牛怀孕率低,产奶量不高,甚至有的不能产犊。由于饲养户经营管理等诸多不利因素,直接增加了饲养户的养牛成本,影响了收入水平的提高。

(六)功能不全,销售困难,严重制约奶牛业发展壮大。

养殖业服务功能不配套,销售与收购利益双方不和谐。大岗市内仅有岗下镇1个奶站,这与要求建奶站的初衷相差甚远,当初要求发展奶牛产业的乡镇都必须建有奶站。再加之当地饲养户小农意识强,牛奶价高便于储存时卖给其他用户,价格低不便于保存时卖给奶站。有的奶站“吃不饱”。红县虽有3个奶站,由于养殖户产奶量低,没有正常运行,养牛户产奶无处卖,未产生良好效益,致使186家奶牛户的902万元贷款偿还无着落。

(七)放款扎堆,重复贷款,导致大谷银行贷款回收难度大。

在扶持奶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大谷银行执行扶贫贷款利率政策,有的农户受利益驱动,认为养牛可以迅速致富,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贷款上规模。如百府市支行当年发放养牛贷款时与当地研究,一个养牛户只能贷款5万元,结果有部分养牛户除了以自己名字贷款外,还用非养牛户顶名贷款。有的在我行贷款的同时又想方设法从信用社贷款。百府市致富村养牛户李亮,2000年用自己名和他人名在大谷银行贷款26万元,又在信用社贷款8万元,共买14头大牛,8头小牛。后来检疫发现2头牛是布病,3头牛是结核,5头病牛由村上调走,仅换回2头牛。加之不会饲养管理,牛奶产量低,每年入不敷出。由于没有生活来源,爱人远走他乡外出打工,17岁女儿因生活所迫辍学,也不得不外出打工。由于大谷银行和信用社重复贷款,信用社贷款利率高出大谷银行贷款利率1倍,这种情况下,贷户有钱都是先偿还信用社贷款。

(八)半径过大,鞭长莫及,管理成本增加贷后管理难。

目前六合市分行每个县(市)支行基层营业网点仅剩1个。如百府市支行基层营业网点只剩下北部黑窟镇一个办事处,而百府市支行发放的8684万元的扶贫贷款,涉及全市30个乡镇,覆盖面广,涉及贷户较多,最远处距离市内120多公里,贷后管理工作跟不上。这种“撒大网式”的放贷,客观上增加了管理成本及贷后管理难度,一名信贷员最多的管4个乡镇贷款。支行本级的信贷人员不仅要负责市内消费贷款的发放和管理,还要管理和清收发放到农村的扶贫贷款,从实际情况看不利于贷后管理及贷款的回收工作。

(九)成本过高,约期不当,贷款到期收回难度大。

贷款约期不合理,养奶牛的成本过高,收益期长,不利于贷款的回收工作。各行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期限最长为三年期,按养殖成本计算,贷款约期达不到一个养殖周期。粗略计算一头牛每天成本支出,不算人工也要支出20元,一年需要支出7200元。一头牛按现在产奶量平均每天产奶38斤计算,收购价格是每市斤0.875元,每天毛收入在33元左右,每年产奶期10个月,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去掉费用支出,年纯收入在0.28万元左右,三年纯收入在0.84万元左右。用销售牛奶偿还贷款,在借款期限内不具备偿还能力。而一头小母牛从出生到产奶的周期是34个月,在借款期限内也见不到明显效益。按平均收益水平推算,一头奶牛还款周期应在6年左右,养牛户三年内全额偿还贷款确有实际困难。另外,贷款约期三年,到期一次还本的,期间信贷员几乎与贷户没见过面。贷户信誉观念、偿还意识已经淡化,有的贷户甚至产生错觉,认为大谷银行的贷款不要了。由于各行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集中在9至12月份到期,按目前养殖效益看,大部分养牛户不具备还款能力。只能依靠种植业,而9至11月份农民的农作物没有上市,依靠种植业偿还贷款在时间上又来不及。因此,到期贷款不良率将达80%左右。

(十)行政区划变更,贷款未变更管理权,贷后回收新官不理旧账。

红县粮储镇于2001年末划归六合市西城区管辖,由于行政区域重新划分,贷后管理过程中当地不积极支持配合,贷户存在侥幸心理,有趁机逃债思想。

陆祎对大谷银行六合市行的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管理及到期收回等情况分析得环环相扣,还在文末提出了几点建议。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一是对已到期贷款区别不同情况,适当办理展期。

针对养牛户的家庭状况,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对经济条件比较好、信誉程度比较高的养牛户,贷款到期后可以为其办理展期,以减轻其还款的压力。

二是加强管理,灵活掌握清收办法,做到应收尽收。

对于正值产奶期有收入来源的奶牛户,贷后管理要跟上,信贷员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与贷户协商敲定还款时间,签定还款计划,做到少收、勤收,应收尽收。对于约期三年一次性还本付息的贷户,也要采取灵活措施,避免因集中到期,造成回收压力。各行抓紧细化做好贷款清收工作,管片信贷员要抓住时机及时收回贷款。

三是搞好协调与沟通,利用行政手段进行清收。

做好乡村社干部及奶站负责人的思想工作,利用行政手段协助清收。信贷人员应和乡村干部搞好关系,互相配合,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促进贷款的清收进度。

四是利用司法力量,借助外力依法清收。

针对有还款能力,不配合清收的钉子户、赖债户,借助法律力量实行依法清收。有选择的起诉一批钉子户、赖债户,达到警示震慑的作用。

五是合理配备人力,增加清收队伍力量。

针对贷款涉及乡镇较多,清收力量不足问题,整合人力资源,配足配齐包乡信贷员。按照平均2个乡镇或100个贷户配备1名信贷员的标准配备清收人员,使贷后管理工作跟得上,管到位。

六是落实责任,做好贷款的归属管理工作。

由于红县粮储镇行政划归六合市西城区管理。六合市行调度两家支行,尽快把粮储镇贷款划归西城区支行管理,以解决管辖权不在当地带来的麻烦,更有利于和当地的协调和沟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贷款损失。

武勇的报告在省行老大那得到了好评,有理有据有部署有动作,张家林给武勇下的这个夹子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得以消除。

但是,武勇和张家林的隔膜由此产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