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独自坚守 - 行长驾到 - 林外秀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行长驾到 >

第21章独自坚守

满桌热热闹闹,大岗镇在红县纵深处,道路坎坷,平日里少有中支的人来,这工作组阵容够强,管钱管枪管检查的都有,刘主任施展百般功夫,连敬带劝支撑热闹场面。陆祎端着酒杯敬酒,和大岗分理处综合员赵富相谈甚欢。这小伙子和陆祎年龄相仿,接老父亲的班,是大岗分理处自己培养起来的。

赵富父子两代人对分理处感情极深,在水灾最严重时刻,镇上人都撤离了,赵富主动留守分理处办公楼,坚守岗位七天。

大水来临之前,刘主任组织人把电子设备和会计档案都搬到了三楼,用木板钉死一二楼门窗,在办公楼外围筑起沙包墙,带领全部工作人员撤离,赵富执意留守。

刘主任上车前叮嘱,“院里和一二楼不用你管,淹就淹了,这地方十年十旱,今年这水也大不了,一两天水过去我们就回来了。”

天不随刘主任愿,大水呼啸而来,红县14个乡镇场160个村,受灾面积百分之八十,洪水肆虐一片汪洋,水里冲锋舟天上直升机,哪里能见到道路?

通讯中断、交通中断,想回大岗接赵富是做不到了。撤离时留下的粮食倒是够吃,蔬菜恐怕不够。

七天后,交通恢复,红县支行行长齐大力带队赶赴大岗分理处。赵富一身迷彩服,正在二楼往外清理淤泥杂物。

“赵富,下来让我看看,零件都全乎不。”齐大力大声吆喝着,掩饰内心焦急。独自坚守七天的员工,好样的啊。

“唉,你小子没见瘦,怎么瞅着像是胖了,不会是水泡的吧?”刘主任打量着赵富。

“呵呵,吃肉吃的,胖了。”

“肉?哪来的肉?冰箱也不能用,这大热天的,又这么大水,你哪来的肉?”

“头两天我吃的白菜,第三天飘过来一支活羊,我用杆子勾过来卸了羊腿,第四天飘过来两块门板做的筏子,我用两条羊腿跟筏子上的农民换了只活鸡,还用丝袋子兜了条鱼,呵呵,肉吃多了,胖了。”

“胡闹,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洪水里的东西咋能随便吃,你一会跟我们回县医院,全面体检,不能大意了。”

齐大力挽起袖子,和带来的青年突击队员一起搬垃圾、除淤泥、全面消毒,天将黑时,分理处恢复了干净、整洁面貌,架设调试设备,成为大岗镇恢复营业最快的金融机构。

“现在水、电、交通、网络都不通畅,你们要克服困难,坚持营业,只要大谷银行的门敞开着,就是对稳定民心、稳定社会的最大贡献。”

大谷银行各乡镇网点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营业,满足了受灾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政府对大谷银行红县支行灾后金融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赵富独自坚守分理处抗洪的先进事迹在《六合日报》发表,传为美谈。生死面前,有如此乐观、积极的态度,的确让人佩服。被采访时,赵富紧张得把裤子都揉出褶子了,“我家父子都端大谷银行的饭碗,守护家园,有啥好说的。”

直到离开红县,冬姐也没能知道“魏援朝”是谁。不过也没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

百府县长桥分理处,陆祎掐着销毁清册大声念起止年份、册数,综合员于二愣子,满头大汗从小库房往出搬传票、报表,徐强站在门外空地,拿着同样一份清单核对,金顶撑着丝袋子点数、装袋。冬姐站在更远一点地方,观望。

四个人都带着口罩,冬姐还在头上罩了个纱巾,她很是讨厌这个尘土飞扬的活。几十年的传票散发一股子霉味,微微有点儿辣眼睛。

只有于二愣子什么防护措施也没带,他觉得戴口罩喘不上气来。长桥分理处待销毁的档案不多,下午再干一会儿就可以收工了。

中午,分理处主任王北国弄了一桌子农家菜,“咱这地方不比城里,就这农家菜是自个院子里的,保证没污染。各位领导,没什么好东西,将就一口吧。”

冬姐白了王北国一眼,“相声听多了,怎么就‘领导没什么好东西’了?挺大个人不学好,净整这些没用的。”

王北国讪讪不语,一脸尬笑,他是知道冬姐的炸药脾气的,得罪不起。

陆祎岔开话题,指着于二愣子的手指头问,“你就这么吃饭啊?赶紧再洗洗。”

众人闻言望向那双无措的手,指甲缝里黑乎乎的全是泥,冬姐下意识往后躲了躲,好像那两只手有辐射似的,“抓紧抓紧,快去洗干净了。多打点香皂,对了,出纳不是配了消毒洗手液了么,你用那个洗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么多年,谁知道有啥毒素啊!”

陆祎朝着于二愣子的背影喊,“等我一会儿。”

“你干啥去?洗手也监管啊?”冬姐甩出一句。

“我去取一瓶消毒液,咱们都好好洗洗。”

“对对对,快去,你不说我都忘了这茬了。得好好洗洗,要是得个啥病可犯不上了。”冬姐很注意自身保养啊保健啥的,美好生活等着她恣意享受,咋能不多活几年!

中午没喝酒。徐强酒量不行,冬姐保养身体早就不喝酒了,冬姐不喝,别人也没敢坚持。农家菜的确新鲜,跟菜市场买的相比,那股本真味道刺激着人的味蕾,这才让人想起,原来这个菜应该是这种滋味。

下午还是老队形,坚持片刻就可以收工了。

“等会等会,先被扔。”冬姐尖叫着一个劲儿摆手。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什么情况?

冬姐走到散落在地上的一摞报表,伸脚踢了几下,几张花花绿绿的纸片从一本报表中抻出身段。

钱!

“快看看,多少?”即使是钱在眼前,冬姐也不愿伸手去捡,她是真的嫌弃这个冒烟咕咚的环境,包括这环境里的一切。

徐强弯腰捡起钞票,数了数,“1280,这在当年可不是个小数啊。”

“这是谁的呀?这么不小心,好悬烧了。”

“我看看啊,‘计息科目余额表’,保管期限5年,86年的,制表人王北国,唉,北国,是你的不?”徐强一问,王北国懵了。想了一会,不确定。

“没印象啊。”

“这就是当初谁攒的小金库,挣钱不往家里交,跑不了制表、复核的这两人。”

议论纷纷,制表人王北国不确定,复核人去年就病逝了。完了,无人认领!

晚上,工作组没有按计划回六合市,冬姐、徐强、王北国、于二愣子坐上了麻将桌。

“这个好办,1280,一人320,最后归谁就凭手艺了。”艰难地搓了几圈,最终确定了“1280”的归属。

最终大家都把手里的花纸片扔在桌上,“反正也是无人认领的,放分理处食堂改善生活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