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关于方向
股份制改造不是万能良药,要知道完成财务重组不等于经营管理的担子减轻;激励机制完善不等于员工收入大幅提高;注重人均效益不等于大规模撤并机构和裁员;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但不等于全体下课;上市成功不等于股改成功。大谷银行必须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在加快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形成合力。
对于银行来讲,基础管理最为重要。投资银行业务更注重交易的达成,但对于大谷银行这么大的商业银行,做成一宗两宗交易是没有用的;功夫只能下在公正透明的制度建设、用人标准、完善的工作流程上。
现在的策略相对于把所有者应当做却又难以做到的事情交给国内外的资本市场,把监管问题外包给海外监管当局。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是否必须上市,什么时候上,存在许多争论。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上市很有必要,企业上市在改善治理结构、加强监管、信息透明、统一业绩评价标准等方面将发挥很大的作用,但上市并不是改革的全部。
对于中资银行把钱借出去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当中资银行以非常低的利率,不考虑风险和股东回报,大量放款的时候,监管层面更多的要考虑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
尽管从数据来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已经连续两年下降,但是,不良贷款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若剔除政策性剥离因素和新增贷款稀释效果的影响,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实际上是不降反升。
在中国银行市场上有这么多不良贷款的情况下,外资银行有什么必要一定要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呢?中资永远用自己的观点考虑问题,外资永远是“狼”。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陆祎自有一定之规,大谷银行太平县支行的战略取向就是经营稳健、效益优良、服务最好。
所谓经营稳健,就是在三年时间里,不出重大案件,不出不良贷款,没有重大责任事故。在速度与质量面前,把质量放在首位;为了保证质量,陆祎宁可放弃速度。
在风险和发展面前,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宁可发展速度慢一些。因为明年也许能把握住住机遇,在4万亿出笼的时候,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把资产业务做出规模,使支行拥有优选贷款、优选项目、优选业务的基础。
所谓效益优良,就是在三年内,实现存款20亿、贷款10亿、盈利超过2000万元的目标。所谓服务最好,就是在太平县银行同业,大谷银行太平县支行的服务口碑、业务品牌、员工素质都要向“第一”这个目标努力。
陆祎制定了大谷银行太平县支行关于经营发展模式的二次转型。经营转型不但是大谷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也是所有银行业的共同课题和方向。其核心内涵,是优化资本配置,提高经济资本效率,降低资本成本。也就是除了严格控制可预期风险之外,用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化的产出。
二次转型对县域支行尤其重要,因为一旦业务模式形成以后,调整和优化既需要时间,又需要成本。
陆祎的策略就是业务规模见基础,追求低风险,不惜牺牲效益回报最大化的追求。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从控制风险向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转型。”
今年是八月份履新,数据无所谓,重点是明年业务经营和战略发展。支行现在已经没有了生存基础,生息资产几近于无,业务发展一波三折,忧喜交集,是支行各专业,各个团队的付出与努力。
陆祎懂得,领导者应该学会信任和欣赏,应该感谢团队,他也很想打造出一支能够争取荣誉的团队。
那么今年支行是否可以喘息或盘整了呢?这个答案是明确的,各国有银行的发力,股份制银行的残杀,新进银行饿狼式的争夺,都不允许支行有丝毫的松懈和懒惰。明年支行的第一重点工作就是坚定不移抓存款。
举全行之力把存款推进到新台阶,彻底解决分行的生存问题。
今年支行存款和贷款能达到这样的指标,既有全行上下努力的结果,但也有市场机遇,更重要的是有同业的追赶和竞争,某种意义上,陆祎要感谢同业,是他们凶猛的竞争,逼着陆祎快跑。
那么,在这种市场情势下,拥有核心产品,超越同业是很轻松的。明年全行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增存款,拼命地抓负债。集中精力,从年初开始就抢抓存款,争取一季度新增对公存款市场份额占比50%以上。
关键是对存款客户的细分,弄清存款源头。把存款排出名单来,有目标,有方法,有针对性地去争夺。首先,要抓机构存款,还是要抓县、区、乡镇各级财政。
各级财政还是存款的主要来源,这类贷款成本低,稳定性较好。还要抓社保,抓住房公积金,抓各类保险和基金,争夺稳定性、成长性好的存款,形成支行的存款底子和基础。
把握实体经济作为存款周转的基础。组织精兵强将,把把别人的优势学到,把支行的特色和优势再融合进去,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再有就是绑定贷款企业下游客户,把握银监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项目融资管理办法》三个办法出台的机遇,既要把握信贷资金流向,控制了贷款风险,又增加存款和结算量,提升收益与贡献度。
利用新增贷款和存量贷款,向实体经济的调整,向中小企业盈利水平高的客户群调整的机遇,争取更多的有效客户,形成物流与资金流,主要是扩大结算量。整合结算会计流程,梳理环节,打通汇路,辅之以电子银行,形成支行的结算优势,至少要没有劣势。
结算客户、结算的资金流和业务量是支行短板。这是全行工作的又一个重点,也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早一天做好,早一天主动,早一天做优,支行就能早一天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