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较劲儿 - 行长驾到 - 林外秀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行长驾到 >

第268章较劲儿

“发放贷款不能单独靠风电项目,链条太长,成功概率不高,到现在为止,六合市行都没有营销成功一户。其他商业银行都是总行对总部营销,大谷银行是省市行对分公司,力度不够,总部一个令就和他行对接去了。咱们就跟紧市行,市行指示营销哪户就营销哪户。”陆祎一针见血,把吕茂捧着抱着的风电大项目扎漏了气。“太平县支行的贷户还得是涉农的个人和个体,整个太平县都没有几户像样的企业,营销精力还是放在,优质的农户,个人生产经营,以及信誉良好的杂粮杂豆收购户和个体工商户。客户部做一个调研,摸排市场,提交一个可行性营销方案,下次行长办公会研究。”不管是你不会干,还是不愿意干,总之,方向错了就得纠正过来。工作不是游戏,耽误一时影响一年甚至几年,这事客气不得。

吕茂嘎巴几下嘴,没有说出来什么。他也知道,陆祎对风电项目的判断是正确的,这种项目耗时耗力耗信心。

“清收的事不能单打独斗,可以和丰收卡、电子银行业务一起进行,支行费用有限,得计算着花,不能一个业务跑一趟花一份钱,一是费用吃紧,没啥余粮。二是人员吃紧,忙不过来。”陆祎调阅了前两个季度的财务传票,对支行的费用开销有个大体了解。吕茂分管的客户部,每一项业务开展都对应着报一份费用,不客气地说,去茅房小解报一次费用、回来取卫生纸再去一次解大手,再报一次费用,手机落厕所了去取再报一次交通费,报销名目面面俱到,勤倒腾集腋成裘。

“陆行,那我们安排一下,一起下乡人多,交通费、餐费也多啊。”

“先纸上谈兵吧,拿出个方案,详细规划一下,争取下乡效果最大化。”陆祎接住吕茂的话茬,不管你想怎么干,拿出方案,确定费用和成果,付出和产出不成比例就不要下乡浪费费用了。

第一次行长办公会,陆祎把控住了局面,正副之间的潜规则,夏虎征和吕茂还是不敢破坏的。陆祎也是掐准了二人的七寸,想进步的人是不敢破坏职场规矩的。

陆祎挑了几个人选,对投放小额农户贷款进行调研。太平县辖16个乡镇6个场站、172个村、692个自然屯。陆祎部署征求各乡镇老农贷员建议,并与地方各部门沟通,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经行务会确定小额农户贷款投放的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

重点投放区域四个,太平镇、两间房镇、兴旺镇和风力镇;非重点投放区域也是四个,二龙镇、绿草镇、鹿场镇、绿水镇;剩余8个乡镇作为调查发卡区域。确定4个乡镇为重点投放区域,主要原因是风力镇有支行营业网点,太平镇是支行所在地,两间房镇和鸿兴镇距离支行30公里,贷款发放后管理半径小,易于管理;确定4个非重点乡镇主要是因为该4镇虽然距离县城较远,但经济环境相对较好,具有快速发展潜力。其余8个乡镇作为调查发卡区域,主要原因就是距离支行营业网点远,管理半径过大,鞭长莫及。

对于发放贷款额度问题,在行务会上有了第一次激烈对抗。

“陆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户贷款额度。咱们这么多人下乡,声势浩大,一户农民就发放一万元贷款,这不是闹着玩儿么?这传出去有损大谷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的形象啊。信用社一户农民放五万贷款,咱们就不放五忘也得放四万、放三万啊!再说,省行的文件也说是每户发放三到五万啊!我坚决不同意一户只能放款一万,一户一万,完成发放计划得放多少户啊?那工作量得多大啊?”吕茂脱下西服,卷起衬衣袖口,大有一较高低的气势。

“吕行长,你说一户放四万、放三万,那么你调查一户农民有多少地?一亩地产出是多少净利润是多少?”决策要有依据,如果每户农民的种植产出能够覆盖负债,那么不要说三万四万,五万也行啊。关键是,结论得有依据。

“我没调查,这还用调查么?信用社也是金融机构,他都替咱们调查完了,他能放五万就有放五万的依据,这么多年都这么发放贷款,不也挺正常的么?”吕茂的“借智”理论,听起来很有道理。都是金融机构,基础逻辑是一样的。凭什么他能放五万,你陆祎就要说只能放一万以下?

“信用社放五万的依据是什么?你调查了么?是每户都是五万还是个别大户五万?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有多少?他们是清收不良还是借新还旧?”陆祎的问题让吕茂很恼火。

“陆行,信用社怎么管理、怎么处理不良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咱们不是在研究怎么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么?扯信用社干什么?”

“不是我扯信用社,是你说的信用社替咱们调查完了,能放五万就有放五万的依据,我问的就是你说的这个信用社依据是什么?有么?”

“没有。”吕茂怒气冲冲,你刚在百府市支行被农贷员告,灰头土脸地跑到太平县支行来,你有什么本事在这指手画脚,今天,我就要坚持每户放款三万、四万,我看你有什么能耐否定这个方案。

吕茂有吕茂的打算,他在太平县支行分管信贷业务多年,自信对太平县信贷市场认识颇深,如果在这件事情上胜出陆祎,在市行武勇那里可是个大大的加分项。

陆祎可没想这些,他想的是信贷资金安全问题,太平县支行多年来没怎么发放贷款,一旦打开口子,信贷员良莠不齐,怎么控制信贷风险可是头等大事。决不能过几年再清收今天形成的不良!

前几天,陆祎找了农业局长梁满仓,对太平县县域的农村耕地及农民收入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县里文件显示,太平县这三的年财政收入分别为6920万元、10400万元、11744万元,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现在,平均每公顷耕地产值在5700元,平均每户农户产值17300元,人均产值5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60元。由于农村人口收入低,在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时,一定要控制贷款风险。”陆祎的数据让夏虎征和吕茂愣住了,这些年也没用政府的文件资料开会啊。

“全县没有一亩水田,省行文件里说的是种植水田的贷款标准每户三至五万元发放,太平县的情况不符合这个条件。按照农民耕地和收入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每户贷款金额一万元,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风险可控范围之内。”陆祎看着三位副行长,“你们说呢?”

“我认为陆行分析的对,借智也得借官方的,信用社的东西咱们还是不了解,他们放五万的理由咱们不知道。但是政府的文件资料是贴近实际的,农民收入这么少,放款五万,靠耕地收入肯定是还不上的。”夏虎征在和吕茂明争暗斗中吃过亏,此刻跳出来对准吕茂狠狠踹了一脚。

“温行长,你看呢?”

“我对太平县情况不了解,红县以水田居多,执行省行文件政策没问题。不过,太平县都是旱田,的确不适合省行关于水田的信贷政策。我觉得陆行的考虑是负责任的,不论是对单位还是对个人,审慎一些还是对的。”温如意的表态,让吕茂无话可说了,无论如何,自己都反对不了三个人,况且,成绩固然重要,处分可是万万要不得。说实话,吕茂对于一户农户的耕地到底得有多少投入、有多少产出,是完全不知的。心里没数的人是不敢硬杠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