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颂(4)
第35章颂(4)
【注释】鲁公战车上千乘,绿绳缠弓红缨矛,矛弓成对备交锋。鲁公步卒三万人,头盔镶贝红线缝,大军人多势力强。戎族狄族遭痛击,楚国徐国我严惩,无人再敢来抗衡。使你昌盛又兴旺,使你长寿又富强。老人驼背头发黄,寿高还把重任扛。让你康健又强壮,让你高寿至耆艾。千年万岁无尽穷,高寿永享无灾殃。
高大森严是泰山,位在鲁国国境中。龟山蒙山都属鲁,疆土延伸到远东。还有海滨各国家,淮夷也都来朝贡。他们全都来归附,都是鲁侯建奇功。
保有凫山和绎山,徐国也在控制中。延伸到海边小邦,治理那淮夷蛮貊。南方的蛮夷之族,没有谁人不服从。无人胆敢不听话,顺从鲁侯态度恭。
上苍赐福于鲁公,安享高寿保鲁地。据有常许两边邑,周公疆土复统一。鲁侯宴饮多欢喜,家有老母贤德妻。协调众士卿大夫,国家遂能保其土。已经获得大福祉,白发变黄乳齿生。
徂徕山上有松树,新甫山翠柏葱葱。又是砍来又是劈,丈量尺寸以待用。松木椽子粗又大,建成正殿多宽敞,新修宗庙真漂亮。大夫奚斯写此诗,篇幅漫长蕴含丰富,万民满意齐赞扬。
【鉴赏】
本诗是《诗经》三百篇中最长的一篇,全诗十章,共一百二十句,各章之间意义相互连贯,结构完整,以鲁僖公作宫为主要索材,热情歌颂了僖公的文治武功,表达诗人希望鲁国恢复其在周初时尊长地位的强烈愿望。
商颂
《商颂》是《诗经》中《颂》的一部分,共有5篇,都是祭祀殷商祖先的颂歌。其产生时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商代保存下来,一说是春秋宋国作品(宋是商的后裔)。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商颂》叙事流畅,韵律和谐,明显比《周颂》进步,所以第二种说法比较符合。
那
【原典】
猗与那与1,置我鱠鼓2。奏鼓简简,絗我烈祖3。汤孙奏假4,绥我思成。鱠鼓渊渊,觕觕管声5。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於赫汤孙,穆穆厥声6。庸鼓有,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7。顾予烝尝8,汤孙之将。
【注释】
1猗(ē)、那(nuo):都是美盛的意思。2鱠(táo)鼓:一种立鼓。3絗(kàn):欢乐。烈祖:功勋显着的祖先。4奏假:祭享。5觕(hui)觕:象声词,吹管声。6穆穆:庄严肃穆的样子。7恪(kè):恭敬诚笃的样子。8烝尝:冬祭为烝,秋祭为尝。
【译文】
多么美好多堂皇,拨浪鼓儿安堂上。敲起鼓来响咚咚,令我祖宗多欢愉。汤孙奏乐来祭告,赐我太平大福祥。拨浪鼓儿响咚咚,吹奏管乐声呜呜。曲调和谐音清平,玉馨配合更悠扬。汤孙英名真显赫,歌声美妙绕屋梁。钟鼓洪亮一齐鸣,场面盛大看万舞。我有助祭好宾客,无不欢欣在一处。自从古代我先王,已把祭礼制妥当。早晚温和又恭敬,小心谨慎做事忙。冬祭秋祭神赏光,商汤子孙天佑助。
【鉴赏】
《那》作为《商颂》的第一篇,同《商颂》中的其他几篇一样,都是殷商后代子孙祭祀先祖的颂歌。诗中设有专祀成汤的内容,却描述了商时祭祀的情形和场面,气氛虽在,章法却有些杂乱,但今天从音乐文学史的研究角度来看,可以说《那》具有比其他《诗经》作品更重要的意义。
烈祖
【原典】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1,申锡无疆,及尔斯所。既载清酤,赉我思成2。亦有和羹3,既戒既平。鬷假无言4,时靡有争。绥我眉寿,黄耇无疆。约错衡,八鸾鸧鸧5。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6。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顾予烝尝,汤孙之将7。
【注释】
1祜:福气。2赉(lài):恩赐。3和羹:熬制好的菜汤。4鬷(zong)假:集合大伙一起祈祷。5鸧鸧(qiāng):象声词,铃铛的响声。6溥将:大而长的样子。7将:奉祀。
【译文】
烈烈先祖神在上,大吉大利有洪福。永无休止赏赐厚,到达时君这地方。先祖神前设清酒,佑我事业得成功。再把肉羹调制好,陈设齐备又适当。没有争执很庄重。赐我平安得长寿,神灵赐我百年寿,满头黄发寿无疆。车毂裹皮辕雕花,八个鸾铃响叮当。祭告神灵献祭品,我受天命广又长。太平幸福从天降,丰收之年满囤粮。神灵光临受祭飨,降下幸福无限量。冬祭秋祭神赏光,成汤子孙永祭享。
【鉴赏】
这是一首殷商后人祭祀祖先的乐歌。全诗一章二十二句,分四层铺写祭祀烈祖的盛况。开头四句点明祭祀烈祖的缘由在于他洪福齐天:接着八句写主祭者献“清酤”、“和羹”,作“无言”的祷告,表现了主祭者的恭敬虔诚:再后面八句写助祭者所坐车马的奢豪华丽,以此衬托出主祭者身份的尊贵:最后以两句祝词做结,点明了举行时祭的是“汤孙”。如此首尾呼应,增加了本诗结构的完整性。
玄鸟
【原典】
天命玄鸟1,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2。方命厥后3,奄有九有4。商之先后,受命不殆5,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旗十乘,大是承。邦畿千里6,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7,来假祁祁8。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9,百禄是何10。
【注释】
1玄鸟:黑色的燕子。2正(zhēng):通“征”。(3)后:君主,这里指众诸侯。4奄:包括。5殆:通“怠”,即懈怠。6邦畿:疆土,边界。7来假(gé):指四方诸侯前来朝见。8祁祁:纷杂众多的样子。9咸宜:都认为合适。10何(hè):通“荷”,承受。
【译文】
上天明令燕子降,生契建商降人间,住在殷地广又宽。古时天帝命成汤,征服四海治四方。昭告部落各首领,九州土地商占遍。从前商朝诸先王,接受天命无灾殃,武丁孙子有福祥。孙子武丁多贤良,成汤事业能担当。大车十辆龙旗扬,满载黍稷供祭享。千里国土真辽阔,百姓居处得平安,开始据有四海地,四海诸侯来朝商,来朝人多纷且忙。景山四周绕黄河,殷受天命最适当,百样福禄都占全。
【鉴赏】
这是一首祭祀殷代祖先的乐歌。诗中写商的“受天命”治国,写得渊源古老,神情庄严,并成功应用了对比、顶真、叠字等修辞手法,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长发
【原典】
浚哲维商1,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篲方将2,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3,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天帝是祗4。帝命式于九围。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5,何天之休。不竞不6,不刚不柔。敷政优优7。百禄是遒8。
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9。何天之龙。敷奏其勇10,不震不动,不不竦[11],百禄是总。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12],莫遂莫达[13]。九有有截[14],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15],降予卿士。实维阿衡[16],实左右商王。
【注释】
1浚(jun)哲:明智。2有篲(song):古代一国家名。3率履:遵循礼法。4祗:敬畏。5缀旒:表章。6(qiu):急。7优优:宽厚温和的样子。8遒:汇聚到一起。9厖(páng):厚。10敷奏:施展开来。[11](nǎn)、竦:都是恐惧的意思。[12]蘖(niè):树木被砍后新生的枝丫嫩芽。[13]遂:草木生长之称。达:苗生出土之称。[14]九有:九州,九域。[15]允:确实。[16]阿衡:即伊尹,辅佐成汤征服天下建立商王朝的大臣。
【译文】
英明睿智商始祖,上天久已现祯祥。上古时洪水茫茫,大禹治理遍四方。外与大国定疆界,幅员由此广且长,有娀少女正青春,天帝送子生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