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看清真实的自己(2)
第3章看清真实的自己(2)
【智慧点睛】哈佛大学向来崇尚自由精神,她让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认识到自身的全部优缺点,所以专业之间的院系调整在哈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们每个人对自己都还没有足够而清醒的认识。认识自我是一个严肃而漫长的过程,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审视自己的过程。
对自身的不准确认识,不论是过高估计还是妄自菲薄,都会影响我们能力的发挥。
7.大师的底线
【哈佛心语】
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
——巴顿
【故事殿堂】
在一座深山中藏着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
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有的人想向大师求解人生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学一些武功秘籍……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出来。他挑得不多,两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装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再重挑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更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望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位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但挑水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再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智慧点睛】
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如果超过了这个底线,去做力不能及的事,那么再强健的人也会摔跤。能认识自己底线所在的人,必然可以真实地面对自己。
8.朝三暮四的贾金斯
【哈佛心语】
别人借我们的过去所做的事判断我们,然而,我们判断自己,却是凭将来能做些什么事。
——朗费罗
【故事殿堂】
这个故事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几乎无人不知:
好多年前,有人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走过去管闲事,想要帮那个人一把。
那人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部锯掉再钉上去。”于是,贾金斯找来锯子,但是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
于是他又去找锉刀。接着又发现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顺手的手柄。于是,他又去灌木丛中寻找小树,可砍树得先磨快斧头。
磨快斧头需将磨石固定好,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撑磨石的木条。制作木条少不了木匠用的长凳,可这没有一套齐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贾金斯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这一走,就再也不见他回来了。
后来人们发现,贾金斯无论学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他曾经废寝忘食地攻读法语,但要真正掌握法语,必须首先对古法语有透彻的了解,而没有对拉丁语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学好古法语是绝不可能的。
贾金斯进而发现,掌握拉丁语的唯一途径是学习梵文,因此便一头扎进梵文的学习之中,可这就更加旷日费时了。
贾金斯从未获得过什么学位,他所受过的教育也始终没有用武之地。但他的先辈为他留下了一些本钱。他拿出10万美元投资办了一家煤气厂,可造煤气所需的煤炭价钱昂贵,这使他大为亏本。于是,他以9万美元的售价把煤气厂转让出去,开办起煤矿来。可这一次又不走运,因为采矿机械的耗资高得惊人。因此,贾金斯把在矿里拥有的股份变卖成8万美元,转入了煤矿机器制造业。从那以后,他便像一个内行的滑冰者,在各种工业部门中滑进滑出,没完没了。
他恋爱过好几次,可是每一次都毫无结果。他对一位姑娘一见钟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迹。为使自己配得上她,他开始在精神品德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仍在上课的学校上了一个半月的课,但不久便自动逃遁了。两年后,当他认为问心无愧,可以启齿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给一个愚蠢的家伙。
不久他又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一位迷人的、有五个妹妹的姑娘。可是,当他上姑娘家时,却喜欢上了姑娘的二妹,不久又迷上了姑娘更小的妹妹。到最后一个也没成功。
贾金斯一直在困惑着,他之所以困惑,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失败是朝三暮四所导致的。
【智慧点睛】
每一天,我们都可能遇到对自己的人生和周围世界不满意的人,在这些人当中,有95%的人没有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也就是说,这些人之所以整天抱怨,是因为他们每天都是漫无目的地活着,丝毫不清楚自己最适合做什么,该去做什么。
如果你想成功,那么你就必须克服朝三暮四的毛病,培养做事专一的品质。
这是哈佛心理学教授对学生们的告诫,他们认为意志力薄弱是导致人生以悲剧收场的主要原因。我们在阅读之余,能否也问一下自己:我是贾金斯这样的人吗?
9.年少自负的富兰克林
【哈佛心语】
成功,是对一个有价值目标的不断显现。朝着一个方向,永远尽最大努力地工作,成功就会接踵而至。
——爱默生
【故事殿堂】
哈佛大学作为全世界众多学子向往的一流学府,能在那里读书的学子必定是出类拔萃的,因此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学生,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没有全面的认识。自鸣得意的时候总有教授善意地提醒他们别做早年的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