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西施阿姐的亲事,办得仓促了些。
接下来几日,三媒六礼的,巷子里每日都有热闹瞧。
文定第二日,陈竭夫妻不知怎的,从巷子里搬了出去,听说是那新郎官给人买了个大宅子。
让人心觉奇怪的是,红婶却是没搬走,与街坊一道帮忙布置院子喜房。
哦,陈良也没走。
这几日家里有喜事,他的小兜兜总是塞得鼓鼓的,不是装着饴糖蜜饯儿,就是旁的零嘴儿,惹得巷子里的小孩儿豔羡。
他也不护食,给小伙伴们分着吃,惹得满巷子里都能听见道谢声,和他们奔跑着玩闹的开怀笑。
晴娘听闻自家闺女传回来的话儿,倒是心里惴惴不安。
她幼时被卖去做奴仆,过了十几载,嫁了个屠户,之后虽说是被还了身契,当了管事娘子,儿女双全,夫妻和睦,但细说起来,非是能当全福人的好命。
晴娘只当是他们将要成婚的夫妻不好寻全福人,特意过门去,想与西施说道说道,她可替他们去问问隔壁巷子那全福娘子。
进门来,却是正巧遇上了郑英带了几个奴仆过来。
“晴娘子。”郑英怪规矩的行了一晚辈礼。
晴娘面上神色複杂,这几日光是听说,今儿倒是见着人了。
上面见,还是在牢狱,那时这人有多少锋芒,眼下便有多少乖觉。
晴娘索性将事,三言两语的与他说了,“西施这边上无长辈,请全福人这事,我可替她跑一趟。”
“哦,那倒不是,”郑英言语直接道,“说起来,您算是我们的媒人。”
晴娘:……
多谢。
但也不必。
不过,对方全然不忌讳,晴娘也不好再推脱。
正月十三。
一早,巷子里便热闹了起来。
晴娘作为全福人,与梳妆娘子早早便过来了。
大红的喜服用衣杆撑在一旁,梳妆桌上一侧摆放着精致华美的冠子。
巷子里几个新嫁的阿嫂瞧见,不免又豔羡几句。
寻常姑娘出嫁,是不戴冠子的,几只金钗绾发,已经是顶顶体面的了。
不过,那新郎官瞧着大有来头,文定礼也好,聘礼也罢,皆不是她们出嫁时可比的,豔羡罢,便也不多想,只瞧着梳妆娘子替新娘子打扮。
可一衆街坊,瞧见那吃喜酒的宅院时,险些眼珠子没掉出来。
天老爷啊。
他们这些泥腿子,竟有朝一日也能出入这贵府?
府宅在城北,不同得月巷子的逼仄,这边便是路都比别处宽敞,门庭阔气,张灯结彩,便是连门前两座威风凛凛的石狮子上都挂着红绸,只见那门匾上,龙飞凤舞的两字——李宅。
梁娇娇瞧见,与姜芷妤咬耳朵,“那新郎官不是姓郑?”
姜芷妤抿着嘴巴没说话。
心想,这李姓,多半是西施阿姐的。
巷子里,谁都不知西施阿姐原本名姓,可那位定是知晓的。
门外瞧着气派,入了内,院落假山,亭台楼阁,添了些雅致。
姜芷妤姐弟与晴娘见过王府,神色间倒是未变。
旁人就不同了,一路行来,一路打量,豔羡得眼都红了。
“我滴亲娘啊,这得多少银子啊。”
“今儿算是开了眼了,日后出去也能与人吹嘘两句,嘿嘿~”
“这般大的宅院,哪里是两三日能收拾出来的……”
姜芷妤竖着耳朵听,听得这句,心口一跳。
对哦。
她侧头,压着声音问那引路的小丫鬟,“你来这宅院多久啦?”
谁知那小丫鬟也是个机灵的,闻言噗嗤笑了声,也压着声音回:“姑娘是想问,主子何时买的这宅子吧。”
姜芷妤脸色稍窘。
“约莫半年啦,”小丫鬟笑着说,“我们都是主子捡回来的,从前伺候在上京别院,去岁秋里时,被主子遣来此。”
姜芷妤‘哦’了声,囫囵点脑袋。
预谋已久啊。
那时西施阿姐在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