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上元节,是这年节最后的热闹了。
“哎——”
姜芷妤叹了这下午第八遍气。
“做什麽,我不是在嘛,”梁娇娇吃着烤柿子道,“再带上姜小二,也很热闹啊。”
许清荷那日晚归,许是吃了酒又吹风,染了风寒,今日还在吃那苦兮兮的药。
姜小二在旁烤火,等着搓汤圆,闻言点点头,“我可以。”
姜芷妤:“哦。”
冷漠无情。
正月十七,金陵新任知府大人到了。【】
正月二十,祝湘调任回京。百姓依依不舍的将其车马送出了城。
这都是姜芷妤跟许清荷说的。
病来如山倒,许清荷风寒久久不愈,连着吃了几副汤药了还未见好。
姜芷妤觉得,怕是许婶儿不会煎药,失了药效,将这活儿揽了去,日日替她送药来。
她走后,许清荷在房中沉默良久。
翌日,当值去了。
三月初,金陵城中一名为‘团茶’风靡一时。
料峭寒意消融,春回大地,万物複苏,正是踏春的好时节。
文人墨客,曲水流觞,好不雅致。
只那往日美酒,如今倒是换了茗茶。
时人多品草茗,素来自诩君子之风的文人,瞧见那印着梅兰竹菊形制的团茶,怎能不钟情?
金石玉器,俗不可耐。
茶酒诗词,林下之风。
“哈哈哈哈……”梁娇娇笑得前俯后仰,“那些人若是知晓你钟爱金玉之物,不知可还能夸得下那句‘林下风致’?”
“很好笑吗?”姜芷妤瞪她道。
梁娇娇捂着肚子缓了缓,还是憋不住,“委实好笑啊。”
姜芷妤斜她一眼,兇巴巴道:“你在这儿做甚,回你家玩儿去。”
她是个俗人,却偏生做这雅士的生意,每每装的辛苦,梁娇娇竟然还笑话她!
哼!
团茶最先出现,便是在诗社雅集。
文人论诗词,整日不休。
姜芷妤央着许清荷,挑了她休沐的一日,去了那雅集。
竹帘落下,便是一处静室。
二人坐下,伺候的人将茶具、炭火送来后,便躬身退下了。
许清荷替她将矮桌上摆好的炭火点着。
姜芷妤将一块团茶拿出,置于火上烤,淡然垂着眸子,听着隔壁男子或清泠或低沉的论诗声传来。
烤得茶香散出,团茶微蜷缩,她用钳子夹至油纸複又包好。
听得隔壁似是有人嘀咕了句,“这是什麽茶,好香。”
片刻,声音被那讨论声压下。
姜芷妤恍若未闻,待得那团茶失了滚烫,置于矮桌一侧的小小石碾中轻碾,研成细末,将釜置于炭火上,添了她自个儿用竹筒带来的朝露。
其间,许清荷并未出声,静静瞧着她有条不紊的动作。
短短时日,阿妤变了许多,在她身上,恍惚间,许清荷好似瞧见了沈槐序的影子。
也或许,早就变了,只是她方才惊觉罢了。
十六七岁的姑娘,身形抽条发芽,性情也是。许清荷想,阿妤是在长大。
一沸,除杂。
二沸,投茶。
“哪里来的茶香?隔壁吗?”
“这是什麽茶?当真好香。”
“我方才便闻到了……”
三沸……鱼上鈎了。
“嗅得兄台茶香扑鼻,不知可腆颜讨一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