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杨彪的担心 - 穿越成汉献帝,还好我有模拟器 - 天青上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0章杨彪的担心

第150章杨彪的担心屯田这件事情毕竟太过重要,所以大司农提交上来的屯田事项被张明修改了一遍又一遍。

比如一开始的分成比例是朝廷六成,百姓四成,但是张明觉得百姓所获较少,动力不足,所以就将其调整为双方各五成。

五天之后,一份可以执行的屯田方案就已经做好了,虽然还有很多细节没有包括,但已经不影响屯田大局了。

由于屯田至关重要,张明将大司农亲自派到了河东郡,同时还给朱儁传达了一条消息,让他暂时不用回长安,在河东郡积极配合大司农的屯田事业。

两天时间,马钧不负所望的做出了曲辕犁,有了这东西,接下来,农民开垦土地要容易许多。

这段时间,由于最严耕牛保护令的执行,越来越多的达官贵人为了吃上一口牛肉居然跑到了弘农郡,一时间,弘农牛肉贵,不过这种事情,让杨彪很是头疼。

毕竟连皇帝在一些重要场合在以身作则的将牛肉换成了羊肉,下面的大官又有谁敢冒风险呢。

杨修身在宫中,跟着陛下去过太多场合,在这些场合下,只要有宴席,所有宴席上都是没有牛肉的。

听说,长安城有一世家孩子想吃牛肉,偷偷的让人杀了一头牛,结果这件事情就被锦衣卫发现,然后告诉了长安令,长安令当即将其抓捕,果然在他家中发现了牛肉。

经过长安令的审理,这个世家孩子就被处以流放之刑,这件事情引出了巨大争议,一时间,人人都不敢吃牛肉,杀牛,即使是死去的牛,也只能就地掩埋。

不过对于那些死去的牛,朝廷会发放一些补贴,防止那些农夫铤而走险,毕竟一头牛基本就等于一个农夫的全部家当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些世家子弟才跑去了弘农郡,毕竟最严耕牛保护令只限制在三辅地区。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即使是杨修,也已经察觉了,因为这些世家子弟,达官贵人来到弘农郡,很少有不去杨氏串门的。

甚至连身在长安的杨彪每天都能收到许多封来自家里的信,基本上内容都是谁谁谁来拜访了家里,很多人的名字,杨彪甚至都没有听过,但谁让杨彪地位高,而且还是弘农郡的主家呢。

“阿父,怎么了?”杨修刚从宫中回来就看到了满脸愁容的杨彪。

“修,你来看看,这是第二十封家中的来信了。”说罢,杨彪指着桌子上的信件。

杨修将这些信件一一的打开,内容并没有什么不妥,很明显,他明白,杨彪担心的并不是这些信件内容。

“阿父,你是担心陛下因为这些信件,而怀疑您结党营私吗?”杨修缓缓的说道。

杨彪抬起老迈的头,看着自信满满的杨修,他知道,杨修在陛下身边非常得宠,所以脸上一直都是欣悦的笑容。

“阿父,不会有事的,现在你是太傅,百官之首,儿子又是陛下身边的红人,而且那些去家中拜访的人,都只是一些普通的官员而已,他们即使想要与阿父结党营私,阿父还看不上他们呢。”杨修不屑的说道。

别看去弘农杨家拜访的人很多,但其实真正的一些大官都非常避嫌,他们即使会去弘农郡食用牛肉,也不会去杨家拜访。

“修,有些事情,即使为父是清白无辜的,但只要给人留下了这种印象,那为父就难辞其咎。你一定要记住,在官场上,切忌步步小心,不要妄自揣度圣上的意思。”杨彪语重心长的说道。

杨彪对于自己的孩子杨修,总是不遗余力的教授他多年来的为官经验,尤其现在他的儿子在陛下身边,虽然一时得宠,但谁能保证时时得宠呢。

“那阿父要怎么处理?”杨修羞愧的低下头说道。

“你代父回家一趟,让家中的人闭门谢客,同时将杨家的一半耕牛让人带到长安,就当是为陛下尽一些绵薄之力吧。”杨彪叹息的说道。

“是,阿父。儿,这就去宫中向陛下请下假。”杨修说道。

“去吧。”杨彪点了点头。

杨彪让管家送走了杨修,而他则在书房里默默的看起了书,现在的他终于体会到老朋友王允的难处了。

自从王允下台之后,也就还剩杨彪这些老友还经常去拜访了,以前趋炎附势的那些人现在早就已经没影了,一想到这里,杨彪就害怕他有朝一日也步上王允的后路,因此他事事小心。

荡寇将军徐荣花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总算是将三辅地区的起义势力全部清理的干干净净,而且他每次经过一个县城,都会按照朝廷的指令留下一部分士兵取代原有的县令私兵。

所以等徐荣回到长安的时候,原本的三万士兵现在只剩下两万左右,而他则将这些士兵安置在城东的军营,本人则选择前往皇宫面见陛下。

“陛下,臣徐荣不负所望,完成了陛下交代的任务。”徐荣躬身说道。

“徐将军,辛苦了,此次荡寇情况如何?”张明点了点头问道。

张明想要彻底掌握三辅地区,首要任务就是砍掉依附于这些地区的私兵力量,因为这些私兵会严重阻碍情报力量的渗透,甚至连锦衣卫组织都没办法安插进去。

“陛下,这些贼寇势力并不强大,臣将大军分成了几组,同时推进,这些贼寇听闻到朝廷军队到访,顿时就慌了神,有的甚至逃到了附近的山上,但还是被臣的军队剿灭。”

“不过即使臣多路推进,但依旧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陛下的任务,臣有些惭愧。”

“但是,臣在各地安置士兵时,居然有少数县城县令试图反抗,那些试图反抗的县令,臣已经将其带回到了长安城,等待陛下的发落。”

“臣在每座县城留下了两百个士兵,这些士兵都是臣手下的精锐,有他们在,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徐荣一五一十的说道。

“徐将军,此次任务你完成的不错,朕很满意,至于那些反抗朝廷诏令的县令,你将他们交给廷尉处理就行。”张明沉声道。

“徐将军,记得去军部报道一下。”张明吩咐道。

“是,陛下。”徐荣说完便退出了高门殿。

如今三辅地区所有的县城总算清除了全部的私兵力量,接下来的赋税情况应该会好上许多吧。

张明至今还记得,当初他想要降低赋税时,最大的阻力就在于这些地方县令,他们以私兵防备的名义,导致朝廷始终没办法真的降低赋税,即使降低,也只不过是一些零头而已。

现在总算如那些县令所愿了,在以后,地方上将再也不会有县令私兵,只会有朝廷的士兵,而且这些朝廷的士兵只接受朝廷的俸禄和管理。

等这些县令习惯之后,张明会撤回一部分士兵,然后将锦衣卫组织安插到地方,彻底完成对地方的控制。

有的事情,欲速则不达,总要给这些县令适应的时间。

至于徐荣,短时间,张明并没有其它安排,他只能让徐荣继续在城内训练士兵,不过徐荣军队的原有编制需要打乱。

这并不是张明信不过徐荣,而是徐荣军队长时间跟随着徐荣,已经培养出深厚的感情了,对于朝廷而言,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如今朱儁大军在河东郡屯田,吕布大军在河南尹防备,长安城内除了禁军和亲兵,还有军部管辖的一万士兵以外,剩下的就是徐荣的部队了。

不过这件事情并不着急,张明可以慢慢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