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收拾好相册,陈佳时走到阳台落地窗前,坐进躺椅里。
躺椅是可摇动的,她的视线没有变换,直直落在对面一栋大楼零星亮起的灯光。
身体随着躺椅晃动,陈佳时眼前有些虚焦。
何旭再一次密集的进入她的社交圈,是在她大学毕业后半年。
高端商场的客人都是小有资产的中高产阶级,她一开始就将雨歌的市场客户群体对准了这群人。
果不其然,依靠雨歌蛋糕的用料和优质的口味,很快在一小部分人中有了知名度。
这一部分人,通过口口相传,为她打开了更大的市场。
那个小门头,已经不够应付增长的需求量。
所以,她关闭了那个小店,发出雨歌将要开设线下可堂食门店的通知。
为了能囊括除服务和后厨制作外的一切工作,她选择了当初游乐园片区被拆迁后重新规划的企业孵化园区。
她选中的是一栋三层小楼,地理位置虽然比不上高端商场,但园区所在位置也并不偏僻,依靠着几个新建商场,以a市的发展速度,她相信很快这里就会热闹起来。
对于老客户,这里距离最热闹的市中心,开车也不需要很长时间。
稳定的客源已经积攒完成,除开老客源,园区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年轻人,对于下午茶的接受程度极高。
即便雨歌的价格在同类型里偏高,但她已经想好了后续的营销流程。
她不担心会因为客源问题产生经营不善的情况,除开对外一线服务,三层小楼的顶层,可以作为往后发展起来的办公区域。
办公区和经营区链接,也能保证她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加以完善。
所以她和律师在商讨后,和园区签订了十年的租赁合同,因此获得了一定量的优惠政策。
开始的一切流程,都顺利的无法想象,因为这些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唯独到了装修这一步,发生了大问题。
特意聘请的设计师是留学回来的,此前在社交媒体陈佳时就与其有交流。
装修团队却是土生土长,给出的装修方案在落实的时候,因为装修公司的层层外包,导致了方案和结果产生差异,
两方相撞,水土不服。
水电,瓦工,漆工,木工个个扯皮,对于出现的问题全都推卸抵赖。
对于陈佳时,他们都觉得长得白白净净说话温和的人好欺负,所以并不畏惧她的怒火,导致装修进度一度停滞。
在陈佳时焦头烂额之时,何旭出现了。
“这里要有一个单独的开关,这个开关是氛围灯,你把线连在一起整个店的灯都没有办法区分调节,”陈佳时一大早就来盯装修,没想到刚刚到就发现了问题。
工人翻了个白眼,“排线又不是我排的,我只负责安装,排线有问题你为什么之前不说。”
“我如果什么都能看得出来我不如自己干,我请装修公司干嘛,”陈佳时顺了口气,“装修方案是提前商讨过,你们公司觉得没有问题才开始动工。”
“从一开始水泥进场就开始出现问题,瓷砖也给我发错货,现在连一个灯的线路都能排错,每一次都互相推卸责任,你们难道不是一家公司吗?”
“砰!”工人把手里的橡皮锤扔在地上。
因为瓷砖发错货只能推迟工期的地上全是灰尘,这一下砸在塑料布上,灰尘瞬间腾飞。
陈佳时皱着眉头用右手在鼻子前面挥动几下,企图扫去灰尘。
这个工人看上去三十来岁,穿着洗的发白裤腿沾满灰尘的牛仔裤,没有版型的polo衫,拿出烟点了一只,深吸一口后边吐烟边说。
“我们还真不是一家公司,你找的是只负责统筹的外包公司,我们这群人,除了最开始和你对接穿衬衫的,都是拿的外包单子。”
“你要有问题,就去找穿衬衫的,我只负责我的部分,你给的工费到我手里都没多少了,找麻烦也轮不到我。”
看着无所谓的工人,陈佳时捏了捏拳头。
一开始确实很顺利,这家装修公司就是之前给商场橱窗店装修的公司,当时确实合作的很愉快。
所以这一次,她也就没有重新挑选。
前期探讨方案实地考察到签订合同,都很愉快。
直到第一位工人进场,她发现她很难和他们沟通,不是说工人技术存在问题,他们大多都是从业许多年的熟练工。
问题出在他们都是外包,所以都只管自己的事,不会去考虑别的工人要怎么做。
所以对于现在这个工人的言论,她不否定,他只是接单工作的工人,对于别人的问题,他的确不需要负责,所以陈佳时并不打算找他的麻烦,解决问题需要找到源头。
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她就和装修公司反应,那边嘴上一直都答应的很好,也说会给她解决,然后一直拖,直到今天预定的装修时间已经过半,整栋楼都和毛坯没两样。
陈佳时拿出手机,准备再给装修公司打电话,耽误时间耗费的不仅仅是精力,还有每一天睁开眼睛就消失的钱。
此前小橱窗时期攒下来的,基本全都投进去了,她暂时不打算向父母开口。
或许是知道陈佳时一打电话准没好事,装修公司没人接,她不死心又打了一次,结果照旧。
陈佳时有些生气了,遇到问题她可以理解,可是逃避问题令她不齿。
只安装了园区自带玻璃门的门口,传来脚步声,因为堆了太多材料,来人脚步深一脚浅一脚。
陈佳时转头看过去的时候脸色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