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周皓泽“绝笔”
第432章周皓泽“绝笔”李公公快步迎上楚逸芊,真心道:“县主快些回去休息。夜里露重,当心着凉。”
楚逸芊轻笑:“无妨。好歹不负所望。”
李公公不敢接茬,只是快步跟在楚逸芊身后,将楚逸芊送回之后才回了翊坤宫。
第二日一早,楚逸芊和林如雪便到了翊坤宫。
皇后已经从小李子口中得知了经过,见楚逸芊面上淡淡的疲惫便吩咐常嬷嬷:“去给芊丫头端杯参茶来。”
楚逸芊连连摆手:“娘娘切莫如此。臣女年纪尚且,这些时间还是熬得起的。倒是那参茶一杯下去,怕是臣女要受不住了。”
皇后笑了:“倒是本宫糊涂了。”
楚逸芊见皇后的气色比前几日好些了也放心了许多。她正在斟酌怎么和皇后禀明张嬷嬷的事情,皇后却先开口了。
皇后仔细打量了楚逸芊两眼,才语带赞同道:“芊丫头,这几日你忙前忙后的本宫看在眼里,也知道你此次功劳不浅。先是不许那张嬷嬷说话,将周府的情况说的清清楚楚不由得她怀疑同意开口;再是言语挑衅引她说出通敌暗号;最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让她主动配合行动。环环相扣,可谓妙极!”
蒋婉容站在旁边笑眯眯的看着楚逸芊也是与有荣焉。
皇后看了看婉容,问道:“婉容,你觉得如何?”
蒋婉容就有些莫名紧张了。这是她未来的婆婆,更是一国之母。这种问题看起来是随意,但应该也是要考校她之后是否能胜任这皇子妃吧!
婉容略一思索便笑道:“臣女觉得芊儿对此事是真真上了心了。对于一个拿虚无缥缈的爱恋当做信仰和支撑的女子来说,先逼她看清现实,再让她从怀疑到愤怒到重新审视自己这段感情,乃至最后的证明自己。与其说芊儿是用了计策,不如说芊儿是真的替娘娘着急,将那张嬷嬷的事情掰开了揉碎了的想了一遍又一遍,这才对症下药。”
楚逸芊有些动容。
皇后的夸奖固然是荣宠非凡,但一个女子在审案中如此脱颖而出到底是福是祸还未可知;而蒋婉容这番话倒是将她的所作所为解释的极为合理。
楚逸芊有些赧然道:“婉容姐姐说的极是。臣女怎会审案?也还是如雪在旁与臣女仔细商议了之后,才决定从张嬷嬷最在意的地方入手,试试看能否撬开她的口。而昨夜的事情,也是因为陛下另有打算,这必须要张嬷嬷主动配合。臣女这才孤注一掷决定试试。臣女在此案中并没起到什么作用,唯一的作用便是因为是女子,而且与张嬷嬷多见过几次,比两位大人更容易对话而已。”
皇后但笑不语。
楚逸芊又道:“昨夜开始想用那周皓泽的性命打动她,谁知那张嬷嬷居然不为所动。想来昨日下午刺激的狠了。后来便只好从她自己身上下手,这才让她勉强同意。娘娘就莫要夸我了。这事情也是险些办砸呢。”
从翊坤宫出来之后,楚逸芊觉得有些头痛。
她开始理解赵欢了。
赵欢其实是宣宗为周雁萧培养的未来骨干,最近更是做了不少旁人不知道的事情。可赵欢从来是不远不近的态度。
事情会尽心竭力做好,但私下却不曾释放个人情感。
伴君如伴虎,楚逸芊深深理解了这句话。
虽然如今这事办的漂亮,但楚逸芊莫名就想之后要近而远之了。
林如雪见她一路情绪不高,也知她心中烦恼什么。便只是默默的跟在她身边,陪她往审案的地方走去。
因着昨日得知的信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后宫下毒案,更因为昨晚楚逸芊已经做通了张嬷嬷的工作,所以这审案的进度也加快了许多,外面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布局,容不得他们在这宫中磨洋工了。
冯熙上来便问这次给皇后下草乌毒之事。
张嬷嬷没有任何隐瞒,一五一十便说了个清楚明白。
周皓泽给张嬷嬷的最后一封信便是一封绝笔。
只是这封信被张嬷嬷悲痛之中撕了个粉碎,她不信好好的人说没就没了。所以冯熙等人并未看到这封唱念俱佳堪比戏文的绝笔信。
秀玲:
见字如面。
今日这封信怕是今生我与你的最后一次联系了。想到灭顶之灾即将再次到来,我心中无有惧怕,唯有深深的后悔。
穷极一生,我还是未能兑现给你的承诺,与你相伴终生。
你之前也曾问过我为何掳走嘉敏县主,往日怕你心中负累没有直言,而今左右没有实现,便当个笑话讲与你听。
我今生归国已无望,如今已年过花甲,总要为身后事做些打算。周府家产虽然算不得什么,却也是当时你帮我拼命护着那钥匙我才能后半生衣食无忧。
如今每每想起,心中愧疚难当,思念难当。
于我眼中,周府的一切都是你我共有。之前便与你提过,让你从娘家挑两个机灵能干的子侄送来,能护送这两人入南凉且帮衬他们站稳脚跟的怕便只有赵欢了。
或许京中还有其他青年才俊,但我已经不再是京中人,又岂能相识?
而赵欢前两年便将生意做到南凉,我便想着好歹与他家长辈也算相识,攀个旧情许能助我这一臂之力。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几次相约未果,赵欢应已知晓我身份,怕我招揽或策反。我无奈之下,铤而走险派人带走了楚逸芊逼他相见。
只是未曾想到这楚逸芊竟得皇后如此看重,居然发了前所未有的全国悬赏救回县主。赵欢虽然很快就来了,但随之而来的也有老五夫妇的怒火。
时至今日我都不知皇后什么时候联系了南凉的乔皇后让她接见了楚逸芊挑拨离间,更不知道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在我府中埋下祸根。
昨日建元帝的龙鳞卫已经来了,以造反之名查抄周府,虽还未拿我下天牢,但想来也不过是明后日了。
此次灾祸皆为我贪心作祟,奢望留下我们的家,奢望百年之后有人为你我二人供奉香烛,没想落得如此结局。
我走以后,你要好好活着,莫要为此迁怒皇后,你这个人从来都不会花言巧语。宫中行事本就艰难,切莫在为我感情用事,平白惹我担心惦念。
回首半生,虽大业未成此生无憾。
时也命也,终是强求不得。
成王败寇,老五夫妇如此赶尽杀绝我也无半句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