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疑点重重
第433章疑点重重
这封绝笔最后还有一首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待张嬷嬷将此信完完整整背完之后,屋子里就鸦雀无声了。
倒不是被感动了,而是觉得简直可笑。
周皓泽这把年纪了还用这么低劣的手段骗张嬷嬷,而张嬷嬷居然就真信了。
这如果放到十七八岁情窦初开的男女身上倒是能理解,可这两个人加起来也有一百岁了,这不就是徒惹人笑话了么?
张嬷嬷自嘲的笑笑:“老奴将此信翻来覆去的看了十几遍,怎么也是不信他就这么没了。而且字里行间也说是为我们着想。更是提到陛下和娘娘对他的不留情面才让他这么枉死。”
冯熙瞪大了眼睛:“一派胡言!信中虽然故意误导,但也没提到任何实质性证据。皇后发悬赏令如何?陛下与南凉建交如何?与他有甚关系!更别提堂堂大周天子要抓个叛逃的王爷还要埋什么祸根?也就是你一叶障目而已!”
众人皆点头称是。
其实周皓泽这封信便是被人截了也不妨事,里面一句有用的信息没有,对于宣宗对于皇后的不过是他因着旧怨的猜测,一句实话没有。
但就是这旁人看了虚情假意的“绝笔信”逼得张嬷嬷对皇后动了杀心。
楚逸芊觉得此事最冤的便是皇后了。
张嬷嬷和周皓泽横竖也不过是一段笑话。而皇后何辜竟惹此无妄之灾?
张嬷嬷将事情一五一十说完,便不再言语。
其实昨夜便是楚逸芊不来,对于这件事张嬷嬷也不会做任何隐瞒。
这两日她是眼睁睁的看着两位大人审案的,深知这二位可不是她莫能两可就能糊弄过去的。便是她不说,这两位也能很快查出,只不过到底还是要惊扰的翊坤宫鸡犬不宁便是了。
与其这样不如她直接说了痛快,也少惹一些憎恨。
人总是这样不知珍惜。
张嬷嬷心中只有周皓泽的时候,是不在乎旁人的。所以连常嬷嬷也能陷害,连她认的干儿子也能利用,更不会在意其他宫人会不会因此受到牵连。
而如今想通之后,又忽然觉得这么多年在翊坤宫也是有不少温情的。想到自己事发之后众人的震惊和不信,她忽就觉得脸上烧得慌。更别提昨日那些被审问的宫人看向自己仇恨的目光,更是让她如坐针毡。
况且这事情说完之后,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她开始隐隐的期待,期待周皓泽有朝一日看到自己将他救出之后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虽然他一定不认为自己是救他,那又如何?在他心中应该从没想过自己能有这样的能量吧!
楚逸芊心中倒是轻松了几分,不管如何这事情就算有个了结了。而自己也不用再搅合这趟浑水了。
她本就是帮着查下毒之事,这下毒事情查清楚了,她也可以早日回府了。
现在就是要决定张嬷嬷的去留问题了。
按理说这已经认罪了,自然要移交刑部。但因为他们目前还有些事情需要张嬷嬷去做,所以还不能贸然将人投到刑部大牢。
冯熙和钟友泰商议半天,还是觉得张嬷嬷留在宫中比较方便,不容易引人耳目。皇后中毒这件事虽然在这边引起了不小的震荡,但因着早早被封了口,所以外面人倒是知道的不多。
楚逸芊一边听着他们商量后续的问题,一边就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这事情后面好像还藏着什么东西没被他们发现。
比如张嬷嬷如果只是被这封信刺激,不应该会那么偏激,正常反应不应该是悲痛欲绝么?
除非有人在旁挑唆,不然刚得知情郎的死讯怎么会突然要迁怒皇后?
人处在大悲大喜的时候都是有些冲动的,这时候旁人随便说的一句话都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个人是谁呢?
张嬷嬷虽然是老实交代了毒害皇后的前因后果,却没有提到过其他。楚逸芊倒是不怀疑她有所隐藏,只是也许她认为不重要压根没必要提吧!
楚逸芊这么想着,便忍不住想到了信中提到的那两个人。
周皓泽在信中特意提了尔朱公主不可靠,让张嬷嬷去找尔朱昊。他虽然说了是后路,但楚逸芊觉得这是故意留的伏笔。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张嬷嬷一定会去询问信中人周皓泽是否交代过什么。
但之前对张嬷嬷的行踪已经查过了几遍,她断然是没有出过宫的。那也就是说,这期间还有其他人参与?
楚逸芊本想出言提醒,但看到冯熙和钟友泰胸有成足的样子,她忍住了。
张嬷嬷确实是问一句交代一句,但没问的她统统没说。
比如周皓泽这最后一封信是什么时候送来的?
而她是在看了信之后的第几日决定对皇后下毒的?
又比如她与周皓泽是如何联络的?
是周皓泽单方面联系她,还是她有紧急事情也能通知到周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