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江山为聘(二更)
第311章江山为聘(二更)
谢家军渐渐逼近大凉国都凉州,大凉皇帝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大厦将倾。开始还有一些臣子不以为意,给皇帝宽心,他们抱着侥幸心理就是武将不懂治国,百姓是大凉的百姓,到时候重金悬赏煽动百姓抗敌。
没想到前太子太傅乔德曜携子投敌了!那谢怀信也不如他们想的那样攻下城池就掳掠金银鱼肉百姓,反而有条有理的开始任命地方官员,安抚各地百姓。
百姓图的无非是个平安,管他谁做皇帝?
大凉皇帝开始日日早朝,可大半江山已经到了谢怀信手中,右相给皇帝出主意,让皇帝暗中给乔德曜送信,希望乔德曜里应外合毒死谢怀信。
皇帝虽然不甘和愤恨乔德曜的行为,但还是决定一试,只是他还是拿着皇帝的架子,居高临下的谴责了乔德曜父子的行为,最后承诺如能迷途知返,念在往日师生情分,对叛国投敌的时期不予追究。
乔德曜看完之后久久没有言语,如果说之前是失望,如今倒是有些释怀了。这样的皇帝怎么能勤政爱民?
乔德曜把信扔到一边便不想理睬了,可乔德曜的孙女,乔明远的独女乔雅安却咽不下这口气。她自幼跟随祖父父亲博览群书,熟读诸子百家,也经常会与祖父讨论时局,乔德曜常常夸赞自己孙女,若要是男子,堪当宰辅。
乔雅安很快就回击了,她只是冷静的如看客一样阐述了大凉从开国到盛世再如今摇摇欲坠的过程。
大凉朝廷没等来乔德曜的回信,却等来了一封洋洋洒洒的《告天下书》
“大凉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体力和人口都不占优势,是以从崛起强盛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历史;
当朝的文治武功和经济繁荣,是几代皇帝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结果,当今皇帝基本上是坐享其成。
而当今皇帝对国家对先祖未存敬畏之心,一味贪图眼前的奢侈享受,追求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而上行下效,贪贿公行,吏治日废,奢侈淫靡、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的歪风邪气愈演愈烈;而奉公守法、勤俭节约、清正廉明的正气反而日益孤立。
官场明明十分腐败,当今皇帝却一味装聋作哑,粉饰太平,不听劝谏。
朝廷奢靡腐败的必然后果,就是加大对百姓的压榨和剥削,致使广大民众生活日益贫困。
奢侈必然导致贪婪,骄傲必然走向懈怠,最终因贪婪而腐化,因懈怠而落后,使盛世如过眼烟云,最终滑向衰落。
谢怀信的入侵不过是剥开了李氏王朝繁荣升平的盛世外衣,暴露了其腐朽和虚弱的本质。
今日若亡国非谢氏之错,是李氏王朝因腐化而衰败懈怠、落后挨打,最后在不间断的外敌入侵和内部变乱中彻底覆亡的必然结果。”
这封信并不是直接送到大凉皇帝手中的,而是公开贴到了各州府。
当朝腐败,皇帝无能,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就算是满腹牢骚也不过是敢私下说说,哪有这么白纸黑字写出来的?就连那些愤世嫉俗的书生都不敢,偏偏乔雅安就这么做了。
这篇文章一出,大凉皇帝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扯下来了。
而谢怀信看完之后如醍醐灌顶,他如获至宝的让人将这封告天下书抄下来,将文章内的引经据典小心的用笔勾出来,再去找相对应的史书查阅。
一篇一千多字的《告天下书》竟然引用了二十几本史书典故,这乔雅安居然如此博古通今!
谢怀信兴致勃勃的去找乔雅安请教了,因着年龄相仿又不打算入朝为官,对李氏朝廷也没有任何顾忌,乔雅安谈论起来就比乔氏父子更加放得开,对于很多事情还带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谢怀信大喜,乔德曜虽然博古通今,奈何谢怀信也不过是最近才开始恶补经史,很多时候对于乔德曜的话他是半懂半猜,现在有乔雅安这么辅助解读他就理解的更透彻了。
越是接触谢怀信就越觉得欣赏,到后来就连乔明远都看出来谢怀信看乔雅安的眼睛里面充满了柔情和爱慕。
乔氏父子与自家女儿谈过之后,便与谢怀信摊了牌。乔家仅此一女,不舍得送她入那吃人的深宫。
谢怀信是真心求娶,一次深谈之后,他对乔氏父子做出了郑重承诺:愿以江山为聘,登基之后以后位迎娶乔雅安,终生不纳二色,如有违誓,来日必遭千刀万剐。
乔氏父子终究还是答应了。
喜不自禁的谢怀信在第二日堂会上便对众将士公布了这件事,不出三日,半个大凉都知道了谢怀信之后要立乔氏女乔雅安为后,且不纳妾。
不管是谢家军还是大凉百姓和观望的那些名仕对于这件事都是乐见其成的。大凉如今就如谢怀信的囊中物,乔氏女做皇后还能替大凉子民多做一些事;且南凉与北魏一样,甚信鬼神之说,谢怀信发下如此重誓,显然是对乔氏女珍爱至极。
张巍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开始深深的怀疑,难道谢怀信一开始就是冲着乔雅安去的?毕竟这时候与大凉大儒联姻是非常正确的政治抉择;但不论如何,自己也不能再碌碌无为了!
于是,张巍柏便给岌岌可危的李氏王朝下了最后一剂猛药。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谢怀信要以江山为聘的风波还没过,又发生了一件让大凉保皇派痛心疾首的大事。
备受宠爱的长公主带着所有家眷离京避祸去了!
其实早在三个月前,就有朝臣开始上折子,请大凉皇帝迁都。
而很多平日不被皇帝看在眼里的四品五品官员也早早的开始做准备了,有变卖京中产业的,有将父母和家眷送往其他州府的。但是碍于朝堂稳定和面子上的忠君之心,这些事情都是私下里进行的。
毕竟安全一些的州府都是已经沦入谢家军手里的了,将家产全部送到谢家军占领的州府可不就是变相的投敌?
当那么多大凉国都官员家眷陆陆续续的到了谢怀信领地的时候,当地新上任的官员来问谢怀信是否接收,谢怀信豁达的笑道:“趋吉避凶人之本能,如今谢家军在的地方便可保一方平安,于这乱世这便是福地,既然他们求福泽庇佑,我等岂可拒之门外?”
这便是将话挑明了,若来我谢家的地方求庇护,便是进了我谢家阵营,成了我谢怀信的子民。
即便如此,也没有人退回国都。毕竟谢家军不抢劫啊谁知道李氏朝廷最后会如何疯狂呢.毕竟这个皇帝还有其他王爷手里还有禁卫军和府兵。
但三品以上的大员却是没敢明目张胆去谢家领地的,他们也是在观望,不知道朝廷会不会放行也不知道谢家会不会接收;毕竟这些可都是位高权重也是贪污腐败最严重的权臣。
没想到,第一个走的居然是长公主!!!
就连不喜张巍柏做派的谢怀信也不得不承认,张巍柏这招釜底抽薪简直如神来之笔。
压倒李氏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掉了下来。
大凉皇帝每日早朝的时候看到地下跪着的人日渐减少,不得不承认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