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弄巧成拙
第310章弄巧成拙
不得不说谢怀信还真是合该去做天子。一般来说皇帝都是从小培养的,太子是未来的储君,是国之本,其素质高下与国家的安危兴衰密切相关;因此他们从小就要接受治国理政和御下之术,好让未来帝王拥有能快速接手国家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
而谢怀信虽然没有接受过这些教育,但他在角色的快速转变之后就在行军打仗之余翻看史书,学习历朝历代的治国理论;也因如此,他也才刻意的放慢了侵略的速度。
开始谢怀信只是约束士兵不扰民,后来他开始发现他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并不是攻占城池,而是如何安稳过渡迅速安抚民心。
张巍柏最擅察言观色,谢怀信说一句话在他脑中都会转八个弯,他有预感,面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少年将军不久之后就是新的大凉国君;
既然之后要做臣子就必须有揣摩圣心的觉悟,是以,他给谢怀信找来很多大凉内部的管理制度和律法典籍,谢怀信虽然不喜他的急功近利,但是这也都是目前他最需要的。
其实张巍柏也不想这么着急,他本意还是想强撑着却做一个满腹才华的智囊,只是因着陈元帅的不作为,张巍柏很多计策也就用不上了。
最开始他计划通过朝廷的内应将陈元帅寻个错处撤了职,又或者从军中发展内奸;没想到陈元帅士气大减无心恋战。这就完全没必要。
细算起来除了军粮上使绊子,后面张巍柏竟然也没帮上其他什么忙。毕竟行军打仗他是一窍不通的;谢怀信对张巍柏的态度也从开始的热情和频繁召见变得慢慢冷淡起来。
张巍柏急的满嘴是泡,就照着如今的情况来看,谢氏登基之后自己撑死是个五品官,眼看着一寸寸逼近国都,立功机会越来越少了,怎么能不急?
看到谢怀信终于察觉了自己手中的城池治理问题,他觉得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处,他不遗余力的帮谢怀信从大凉翰林院和六部内部找来各种制度和律法,看到谢怀信拿到这些之后对自己态度明显好转,他这才放下心来。
大凉的管理制度和律法对于谢怀信来说只是参考,目前他最需要的是治理国家的人才,他手中都是北魏武将,贸然调职去当大凉地方官显然是行不通的,不仅擅长领域不同,连当地风土人情都不一样,谢家军好容易在大凉有了些民心,他不敢去试。
而大凉目前的官员,不提也罢。说起来他们迅速得了民心,还是在百姓的抗议下斩首了一些贪官污吏呢!
从当地选拔出身清白的青年才俊是最佳,但武将他会挑,还能上手去试试深浅,这文臣他怎么挑?就算考校也需要他自己先懂个大概才行啊!
谢怀信便让人暗中去查当代大儒,他不会治理但是他可以学。
谢家军在大凉已经一年多了,虽然还未扎根,但总比开始的时候去摸查一些情况容易许多了;很快下面就推荐了几个人出来。
谢怀信一眼就看中了乔德曜和乔明远父子。
乔德曜满腹经纶,名冠四海,大周大学士刘谦的父亲看过乔德曜的著作曾对人言:“乔德曜好学而无常家,博通内外图典,为大凉大儒”。
就连张巍柏送来的那些制度律法有很多都是乔德曜参与编撰的,谢怀信怎么能不激动?
乔德曜在大凉太上皇做太子的时候就是太子少傅,后来太上皇登基,他入内阁辅助太上皇打理朝政多年,看透了大凉外戚当道官场腐败黑暗,自己却无能为力便生了退意;恰好太上皇新立太子之后,他便提出多年操劳身体有恙,求退隐致仕;
太上皇苦劝无用,便让他去做了太子太傅。
乔德曜思量再三还是答应了,一则皇上虽然念旧情,但那毕竟是天子,不能再推拒;二则他也希望太子能在他潜移默化的教导下在将来亲政之后能对朝堂做一些肃清整治;
可这届太子着实是太难带,纵然乔德曜通经史、晓天文;又有多年治国、安民之经验,也架不住太子不学啊!
太上皇是性子温和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的不作为纵容了外戚当道,但他好歹听劝;
这太子则变了个性子,任你说破天,孤只爱美人,只喜玩乐,国家大事不是有臣子么?
乔德曜再次心灰意冷。
在太上皇下了禅位诏书,太子登基前一个月,乔德曜再次请辞回老家赋闲种田了。
乔德曜走的时候就只带了自己历年的俸禄,御赐的宅子和其他封赏他一律没要,只道太子登基用度无数,愿将区区薄产赠与太子,愿太子今后积极进取励精图治。
此举一出,众人皆赞乔德曜乃为师楷模。只有乔德曜心里知道,他这便是与大凉朝廷彻底了结清楚了。
乔德曜府中只有一妻,膝下唯有一子,儿子乔明远六岁时入小学,九岁能作诗,为人聪明、记忆力强,人称“神童”,精通《五经》;成年后的他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律。性情闲雅温和,却从不随波逐流,与其父一样有自己的坚持和骄傲。
乔德曜致仕之后,已经登基的新帝曾来邀请过乔明远入仕,但乔明远只道父亲身体不好,要伺疾不得远离;新帝也不过是做个样子,好让人知道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乔明远推拒,他也就没再坚持。
谢怀信看到这乔氏父子的生平激动难耐,要是请得动这二人对于自己来说不亚于如虎添翼!
只是毕竟身份不同,要请到这二位,须得拿出百分百的诚意。
于是谢怀信便在乔德曜老家附近的州府安营去拜师了,他没有用金银利诱也没有用武力威逼,只靠着自己的以诚相待和虚心求教慢慢打动了乔德曜。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而乔德曜也看得清识务,大凉的李氏朝廷已经完了,若真的想为国为民做一些好事,还就只能从谢怀信身上下功夫了。
开始听闻谢怀信去打听乔德曜父子了,张巍柏整个人都慌了;尤其那个乔明远,那才是原版的“神童”,自己小时候所谓的“西洲神童”也不过是被人说有几分乔明远的天分而已!
张巍柏以为谢怀信是看到律法和制度上面署名的才去请的乔德曜,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弄巧成拙。他马上暗中联系人出手想暗杀乔氏父子,奈何谢怀信一早就做好了保护工作;
后来得知乔德曜答应了收谢怀信为徒,张巍柏更是惶恐不安。乔氏父子归附之后大凉其他读书人应该很快也会投入谢氏阵营。
局势越来越不可控了,如果自己还想博个前程,就必须要做乔氏父子做不到的事情!
没曾想还没等张巍柏想到对策,又发生了一件他始料未及的事情,让他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茶饭无心,坐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