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诗经(5)
第6章诗经(5)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晋代潘岳的《悼亡诗》很出名,其实在表现手法上是受《绿衣》影响的。如其第一首“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寝兴何时忘,沉忧日盈积”等,实《绿衣》第一、二节意;第二首“凛凛凉风起,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等,实《绿衣》第三、四节意。再如元稹《遣怀》,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云:“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全由《绿衣》化出。可见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实为后代开无限法门。邶风·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
终风且暴(1),顾我则笑,
谑浪笑敖(2),中心是悼(3)。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4),
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5),
寤言不寐(6),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7),
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注释】
(1)终:既。暴:疾风。(2)谑浪笑敖:戏谑。敖,放纵。(3)悼:伤心害怕。(4)惠:顺。(5)曀(yi):天阴且有风。(6)寤:醒着。言:助词,无实义。寐:睡着。(7)虺(hui):雷声,象声词。
【赏析】
男子初见女子就对她笑容满面,夸夸其谈,一副潇洒浪漫的样子,而女子对此却有忧伤无法言说。她觉得爱情,是一件应该严肃的事,就算一个人原本性格活泼,一旦遭遇爱情,也应该变得庄重起来——严肃对待爱情这样生命中重要的事情。
而《终风》里的这个男子,戏谑轻薄,尽管见识广博,谈笑风生,但女子要的是一份真诚的爱情,而男子的感情似乎并不那么令人感到安稳。爱情与调情的区别之处,就在于爱情是需要全身心地付出,而调情则是一时的,或者抱有其他目的的。
调情只能让感情陷入困境,而爱情则可以把平凡变伟大,把瞬间变永恒。《红楼梦》里“共读西厢”那段,贾宝玉跟林黛玉说“我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城倾国的貌’”之时,也正是宝玉心情暴躁不安的时期,整天无事可做,穿梭于众多姐姐妹妹之间,讨好献殷勤,他对黛玉的这句话怕也不是出于真心,在敏感的黛玉看来,确实是调情之语。黛玉也只好一边恼怒一边掉下眼泪,怕也是《终风》里那个女孩子一样的悲凉。等到宝玉最终确定自己真爱黛玉的时候,那时的调情自动转化为了爱情。
《终风》里的女子,不知道是不是历来争执而又没有明确的庄姜,不管是不是这位女子都没有白流苏与黛玉幸运,到最后她也没有把调情化成爱情,他抛弃了她,并且不再回来,尽管他曾经给她带来那么多的美好。她对于这一切也心知肚明,然而现实让她无能为力,只能一个人承受伤害。
关于《终风》中男女主人公最后有没有结果,诗人没有继续说下去。“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在这样刮风打雷的夜里,会想起谁?还希望谁想起自己?李清照曾慨叹:“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或许是《终风》所要表达的思想。
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习习谷风(1),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2),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3),无以下体(4)。
德音莫违(5),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6),薄送我畿(7)。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8)。
宴尔新婚(9),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10)。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11),毋发我笱(12)。
我躬不阅(13),遑恤我后(14)。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无,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15),反以我为雠(16)。
既阻我德(17),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18),及尔颠覆(19)。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20),亦以御冬。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21),既诒我肄(22)。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23)。
【注释】
(1)谷风:东风。(2)黾(min)勉:努力、勤勉。(3)葑:蔓菁,即大头菜。菲:萝卜。(4)下体:根。(5)德音:夫妻间的誓言。(6)伊:是。迩:近。(7)畿:门槛。(8)荼:苦菜。荠:芥菜。(9)宴:欢乐。(10)湜湜(shi):水清见底的样子。沚:底。屑:洁。(11)梁:鱼坝。(12)笱:鱼篓。(13)阅:容纳。(14)遑:空闲。恤:顾及。(15)慉(xu):爱惜。(16)雠:同“仇”。(17)阻:拒绝。(18)育恐:生于恐惧。育鞠:生于贫穷。(19)颠覆:患难。(20)旨:甘美。(21)洸(guāng):比喻发怒的样子。(22)诒:遗留。肄(yi):辛劳的工作。(23)伊:只有。塈(ji):爱。
【赏析】
在《邶风·谷风》中,一个弃妇陈述自己被弃的痛苦,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写出丈夫的变化和对自己命运的悲叹。
开篇说道在山谷的大风声中,在漫天的阴雨中相互立下不离不弃不忘记的誓言。本以为誓言很重,哪能料到比风还轻,当日的野菜再难吃也甘之如饴,只要是快乐的姻缘,任何苦难都可以吃得消。但是好景不长,在男子境遇好转之后,就立刻爱上了别人,之前同甘共苦的妻子成为了他的负累,成日拳脚相加,于是引出了妻子无限的哀怨。也就是“宴尔新婚,不我屑以”。看着丈夫和别的女子喜结连理,原配只能苦苦忍耐,但这样还不够,丈夫还要对旧日的妻子诽谤中伤,不让她去自家的鱼塘,不让她碰自家的鱼筐,让她无处可去、无处可待,丝毫没有顾及旧日的夫妻情分。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可能原先是晴朗好天气,之后顿时凄风苦雨,一种悲愤、凄凉的意境跃然纸上。中国古典诗词最擅长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这阵风雨的效果极好,诗的忧伤基调、女子的哀怨形象随之而出。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谁说苦菜苦了,比起女子的痛苦,吃苦菜都像甜菜一样。人是莫名其妙的动物,当一种更大的刺激代替了先前比较小的刺激的时候,小的刺激就微不足道了。在这里,女子因为被抛弃的痛苦远远胜过了苦菜的痛苦,吃起来竟然有几分甘甜,可见她的痛苦有多深。女子似乎没有一点地位,她对丈夫好言相劝,应该思念旧情,把自己收留,几乎是苦苦哀求。《谷风》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尾,但想来丈夫是不会念及当日的恩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