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诗经(1)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 - 雅瑟 舟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章诗经(1)

第2章诗经(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既有标题,又有内容的现存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在内容上《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

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关雎鸠(1),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

参差荇菜(3),左右流之(4)。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5)。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6)。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7)。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1)关关:鸟鸣声。雎鸠:一种鸟,相传此鸟情意专一,生死相伴。(2)逑:配偶。(3)荇菜:一种水草。(4)流:即求。(5)寤寐:醒来和入睡。(6)思服:思念。(7)芼:摘取。

【赏析】

这首《关雎》是《诗三百》中最著名的一首,诗的内容很单纯,描写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以及追求不得的苦恼与哀愁。古时被认为是歌颂“后妃之德”的,但后人一般视为周秦爱情诗的典范。

在盈耳的鸟鸣声中,在清脆的和鸣中,我们似乎不经意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来到这片长满荇菜的沙洲,观望到两千多年前的淑女与君子的缠绵爱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田野之中,空气清新,雎鸠和鸣,河水微澜,古朴单纯的情愫就以这样的暖色调渐渐氤氲开来。河岸之上,徘徊着的小伙子,对着河心开始发呆。密密麻麻的荇菜如翠玉凝成,青青成茵,它们的茎须在流水的冲刷下参差不齐,涟漪缠绵。那个勤劳美丽的姑娘已经闯进他的心怀。姑娘穿着和荇菜一样色泽的罗布裙子,在水边采摘青青的荇菜。荇菜上开着黄色的美丽小花,和她一样自然、美好。夜深的时候,“求之不得”的思念与忧愁令小伙子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在先秦时期,各地都有民谣,或者叫风。《诗经》中的“风”的意思就是各地的民歌,当时有专门的采集者到各地去收集歌曲。《汉书·食货志》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农忙时,周朝廷就派出专门的王官(就是采诗官)到全国各地去采集民谣,目的是了解民情。

从《关雎》可以看出,先秦之时,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相思之情坦率,毫不掩饰自己的愿望。现代人在面对真爱时,相对古人来说有时反而少了那份勇敢。“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这也成为历代相互倾慕的青年男女表达内心感情的一种方式,众所周知的就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千古佳话。司马相如在卓府的一曲《凤求凰》,换来了卓文君不避世俗,紧紧相随。

《关雎》的美妙,不仅美在窈窕,美在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相思想念,美在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希望,更美在最初时的那份在河之洲、左右流之的不可得。“文似看山不喜平”,《关雎》有这段“不得”,整首诗一下子鲜活丰富起来。

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说美都是散发着淡淡的哀愁。《关雎》所体现出来的美,天生带了一份哀愁,淳朴而高贵。

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葛之覃兮(1),施于中谷(2),维叶萋萋(3)。

黄鸟于飞(4),集于灌木(5),其鸣喈喈(6)。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7)。

是刈是濩(8),为絺为绤(9),服之无斁(10)。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

薄澣我衣(11)。害澣害否(12)?归宁父母(13)。

【注释】

(1)葛:麻,又叫夏布。覃(tán):指蔓生之藤。(2)施(yi):蔓延。(3)萋萋:茂盛。(4)黄鸟:黄雀。(5)集:栖止。(6)喈喈:鸟鸣声。(7)莫莫:茂盛的样子。(8)濩(huo):热水煮物,即将葛放入水中煮。(9)絺(chi):细葛布。绤(xi):粗葛布。(10)斁(yi):厌。(11)澣:洗涤。(12)害:通“曷”,何。(13)归宁:回家安慰父母。

【赏析】

《毛诗序》中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美德的。后妃出嫁前“志在女工之事,躬俭节用,服瀚濯之衣,尊敬师傅”,就是为天下的妇女做个好榜样,大家跟着学,达到教化目的。但我们更愿意相信诗中这位欢乐劳作的女子来自民间。关于这首诗的理解,觉得没有比余冠英先生的释义更清澈而又让人动心了:葛藤枝叶长又长,嫩绿叶子多又壮。收割水煮活儿忙,细布粗布分两样,做成新衣常年穿。女子的劳作并不稀奇,《诗经》中的劳作处处可见,劳作与风雅相结合才是风景。

孔子曾说过,《葛覃》唱的是先民最初的志向,看见美好的事物溯本思源,穿上衣服想起辛勤劳作的女子,这是人人都有的朴素情感。作为男人,穿上“她”用心制成的衣裳,不管是一件貂皮大衣,还是一件简单的粗布衣服,那种直抵内心的温暖就是一股无法替代的力量。

先秦女子朴素的劳作一直流传,即使是贵族女子,在出嫁之前也须“十年不出……学女事,以共衣服”。葛布粗裳的简单生活虽然没有丝绸般的光彩和华美,却是柔软坚韧,悠远绵长。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寥寥数语,便是一个梦境,一种境界,空谷流传,数千年后,可爱的劳作者在葛藤间的歌唱,依然悦耳动听。连以古板著称的经学家们也认为,《葛覃》中是以葛藤来比喻女子的缠绵柔情,以葛叶来比喻女子的容颜美貌,以黄雀的歌唱比喻女子的纯真与欢乐。割来葛藤浸沤多日,剥下葛麻织成葛布做成新衣服,女子任劳任怨从不说辛苦,生命如此简单,这正是此诗的动人之处。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2)。

之子于归(3),宜其室家(4)。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5)。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6)。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1)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2)灼灼:指桃花盛开,色彩鲜明的样子。华,即花。(3)之子于归:这位出嫁的姑娘。(4)宜:和顺。室家:夫妇,现多指家庭。(5)蕡(fén):肥大。(6)蓁蓁:叶子繁茂的样子。

【赏析】

桃树茂盛美如画,花儿朵朵正鲜美。这位花一样的女子要出嫁,祝福你家庭和美!

桃树茂盛美如画,果实累累结满枝。这位花一样的女子要出嫁,祝福你早生贵子!

桃树茂盛美如画,绿叶茂盛展光华。这位花一样的女子要出嫁,祝福你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