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诗经(2)
第3章诗经(2)
紧接着,辚辚的车马,终于将路人可恶的问答摆脱;遥遥在望的株邑眼看就到,陈灵公君臣总算松了口气。“驾我乘马,说于株野”——这里摹拟的是堂堂国君的口吻,所以连驾车的马,也是颇可夸耀的四匹。到了“株野”就再不需要“从夏南”的伪装,想到马上就有美貌的夏姬相陪,陈灵公不由得眉飞色舞地高唱:“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大夫只能驾驹,这自然又是孔宁、仪行父的口吻了。对于陈灵公的隐秘之喜,两位大夫更是心领神会,所以马上笑眯眯地凑趣道:“到株野还赶得上朝食解饥呢!”“朝食”在当时常用作隐语,暗指男女间的性爱。那么,它正与“说于株野”一样,语带双关,成为这班禽兽通淫夏姬的无耻自供了。寥寥四句,恰与前文的矢口否认遥相对应,使这桩欲盖弥彰的丑事,一下子变得昭然若揭。妙在用的又是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就不仅使这幕君臣通淫的得意唱和带有了不知羞耻的自供意味,简直还能让读者窥见在车马抵达株邑之野时,君臣脸上所浮动的忘形淫笑。这样的讽刺笔墨,实在是犀利的。所以连《毛序》在论及此诗时,也不免一改庄肃之态,而语带讥刺地书曰:“《株林》,刺灵公也。淫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焉。”
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硕人其颀(1),衣锦褧衣(2)。
齐侯之子(3),卫侯之妻(4),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5)。
手如柔荑(6),肤如凝脂(7),
领如蝤蛴(8),齿如瓠犀(9)。
螓首蛾眉(10),巧笑倩兮(11),美目盼兮(12)。
硕人敖敖(13),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14),翟茀以朝(15)。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16),鳣鲔发发(17),葭菼揭揭(18)。
庶姜孽孽(19),庶士有朅(20)。
【注释】
(1)硕人:美人。颀(qi):修长。(2)褧(jiong):古代用麻类衣料做的罩衫。(3)齐侯:指齐庄公。(4)卫侯:卫庄公。(5)私:中国古时女子称其姐妹的丈夫。(6)柔荑:白茅柔嫩的芽。(7)凝脂:形容丰腴。(8)蝤蛴(qiuqi):天牛的幼虫。喻妇女脖颈洁白丰美。(9)瓠(hu):瓠瓜。犀:锋利、坚固。(10)螓(qin):一种蝉。(11)倩:美人含笑的样子。(12)盼:眼珠转动。(13)敖敖:修长高大的样子。(14)幩(fén):缠在马口两旁的红绸布。镳:盛美的样子。(15)翟:山鸡。茀(fu):车篷。(16)罛(gu):大渔网。濊(huo):象声词,形容水的声音。(17)鳣(zhān):指大的鲤鱼。鲔(wěi):鲟鱼和鱼的古称。发发:鱼尾击水的声音。(18)葭(jiā):通“假”,有疏远之意。菼(tǎn):荻草。揭:修长的样子。(19)孽孽:这里用为忧虑之意。(20)朅(qiè):英武的样子。
【赏析】
这首《卫风·硕人》中所赞女子叫庄姜,虽然诗中并没有具体描写到庄姜的容貌身段,对她的描述宽泛笼统得犹如河面上氤氲升腾而起的雾气,在诗歌的一开始,这位女子便拥有如同女神一般完美修长的身躯,身着锦衣地嫁去了他乡。
美丽高贵的卫庄姜的出嫁是隆重的,她的马车停在城郊,她的马匹雄壮有力,不但如此,随行人员也是英武高大,所带的嫁妆同样华美奢侈,那稠密的芦苇挺拔而坚固,那奔腾的黄河水奔流不息。这样的美人,怎么能让她多等待,君主应当及早下朝,前来迎接。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种美有谁人能比得上,可以说庄姜确立了千百年来美女的标准。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硕人”就是美人的意思。它的原意是高大俊美的人,由此可以想见几千年前的春秋时代,人们喜欢一种健康美,以高大丰满、皮肤白皙作为评析美人的标准。这种观念,千百年来一直被我们承认、追求,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中就说:“妇人本质,惟白最难。多受精血而成胎者,其人生出必白……”“白”是中国一贯的审美观。
庄姜和齐国太子一母同胞,是邢侯的小姨妹,也是谭公的小姨子,身份尊贵。然而庄姜不但出身高贵,还有着惊人的才华,所以卫人才这样歌咏她: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像诗中所写的美貌与才智兼备的庄姜,这样的女子在先秦时候是难得的,也是少数以诗歌留名的女子之一。《诗经》中的《燕燕》《柏舟》《日月》等篇,据说也都是庄姜所作。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氓之蚩蚩(1),抱布贸丝。匪来贸丝(2),来即我谋(3)。送子涉淇(4),至于顿丘(5)。匪我愆期(6),子无良媒。将子无怒(7),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8),以望复关(9)。不见复关,泣涕涟涟(10)。既见复关,载笑载言(11)。尔卜尔筮(12),体无咎言(13)。以尔车来,以我贿迁(14)。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15)。于嗟鸠兮(16)!无食桑葚(17)。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8)。士之耽兮,犹可说也(19)。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0)。自我徂尔(21),三岁食贫(22)。淇水汤汤(23),渐车帷裳(24)。女也不爽(25),士贰其行(26)。士也罔极(27),二三其德(28)。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29)。夙兴夜寐(30),靡有朝矣。言既遂矣(31),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32)。静言思之,躬自悼矣(33)。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34)。总角之宴(35),言笑晏晏(36),信誓旦旦(37),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释】
(1)氓(méng):指农民。蚩蚩(chi):同“嗤嗤”,笑呵呵的样子。(2)匪:同“非”。(3)即:就,靠近。(4)子:你,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淇:淇水,卫国的河流,在今河南省北部。(5)顿丘:卫国的邑名,在今河南清丰。(6)愆(qiān)期:拖延日期。(7)将(qiāng):愿,请。(8)乘:登上。垝(gui)垣(yuán):坍塌的矮墙。(9)复关:诗中男子所居之地。(10)涟涟:眼泪不断的样子。(11)载:又。(12)尔:你。筮(shi):用蓍(shi)草占卦。(13)体:卦象。咎(jiu)言:凶辞。(14)贿:财物,指嫁妆。(15)沃若:茂盛的样子,喻女子年轻美貌,像水浸过一般有光泽。(16)鸠:斑鸠,一种鸟。(17)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18)耽:迷恋。(19)说:同“脱”,摆脱。(20)陨:落下。喻女子年老色衰。(21)徂(cu):住。(22)三岁:泛指多年。(23)汤汤(shāng):水势浩大的样子。(24)渐:浸湿。帷裳:车厢两旁的布幔。(25)爽:过失。(26)贰:偏差。(27)罔(wǎng)极:多变,反复无常。极,准则。(28)二三其德:三心二意,德行不专。(29)靡:无,不。室劳:家务。(30)夙(su)兴夜寐:起早睡晚。(31)言:助词,无实义。既遂:言生活既已过得顺心。(32)咥(xi):讥笑。(33)躬自悼:独自伤心。(34)隰:低湿地。泮:同“畔”,边。(35)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头发的样式,这里指代童年。宴:欢乐。(36)晏晏:欢愉的样子。(37)旦旦:清楚明白。
【赏析】
《卫风·氓》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先来品味诗中所述:
我和他从小在一起嬉戏玩耍,留下多少愉悦美好的回忆。后来,他们家搬到了很远的复关,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一天,他突然拿着布到我们家来换蚕丝。看到他憨笑的样子,我知道他是以换丝为由头来见我的。果然,他说这么些年来他的记忆中一直抹不去我的身影,希望我能嫁给他。我家种桑养蚕,他家缫丝织布,都是勤劳人家,他从小忠厚善良,正是我的意中人啊。可是,女孩子的羞涩,让我不能直白地答应他。我说:“还早呢,过些时候再说吧。”
送他回家,一程又一程。见他闷闷不乐的样子,真让人心疼。我也顾不得矜持了,就告诉他:“不是我故意拖延时日,你要找个好的媒人来跟我家里说呀。”看到他还是为难,就干脆说:“看把你着急的!你容我做些婚嫁准备,到秋凉了来迎娶我吧。”
他这一来,唤起了我的情思。他走后,我没有一时不想念他。多少次,我登上高处眺望,期待他的到来,却总是一次次地失望,一次次地落泪。
有一天,他终于来了。我远远地跑过去接到他,说笑着一起回家。他又是龟板又是蓍草地占卦卜算,大吉大利,一切如愿。还等什么呢?我让他赶快驾车来带上我的嫁妆举办婚事。
婚后几年,我没有哪天不是早起晚睡,辛勤操劳家务,即使再苦也没有怨言。我不知道我有什么过错,但他待我远没有从前那么好了。未嫁时信誓旦旦说要爱我一辈子,嫁过来才几年就经常对我发脾气。原想和他白头到老啊,可这个样子白头到老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种处境,我跟谁说啊。娘家人不了解事情真相,也只是讥笑我。静下心来想想,只能暗自神伤。
既然他违背誓言不念旧情,这样的婚姻就让它终结吧!
这首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正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成婚。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殊途同归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个社会的不平,使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以说是过去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
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维鹊有巢(1),维鸠居之(2)。
之子于归(3),百两御之(4)。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5)。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