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容诗棉赶回1号院(1) - 喋血奇迹 - 辰龙在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喋血奇迹 >

第191章:容诗棉赶回1号院(1)

容诗棉在猴子和银子以及大老郭陪同下向1号大院赶去,父亲容天尊和母亲容鞠氏没有和容诗棉同行;他们说城里热,在乡下住上一段时间再回去。容诗棉拗不过父亲的执着,只好一个人上路。

自从在紫荆村实验种植高产棉花以来,容诗棉很少回到城里来;天宝市跟容诗棉小时候生活过的大城市上海尽管还有差异,但已经够繁华了。

1937年天宝市成为国民政府的大后方后,四面八方的人一下子涌来100多万;为了使逃难过来的同胞有一方居住之地,关锦麟主张启动了万间房屋建设计划。

万间房屋建设计划就是在天宝市的8个行政区域内,修建10000多顶房屋;应验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跟关锦麟的万间造房计划竟是如出一辙。

关锦麟出任国民政府大后方总督都以来,将原来只有5000多人的天宝小城镇;很快扩建成8个行政区——天台观、金鸡河、姜炎堡、十里桥、卧龙庙、观音山、太寅寺、北首岭——的大城市。

大老郭驾驶着小汽车经过天宝市的北首岭、卧龙庙、十里桥、金鸡河、天台观;尔后驶进驶进1号大院的所在区姜炎堡。

这一路上,拔地而起的大型建筑、万间房屋使容诗棉热泪盈眶;关锦麟把大后方建设在天宝市的提议仅仅运作了3年,一座新型城市便就傲立在大中华的腹地;成为向前线输送物资和武器装备的王者之地。

容诗棉应接不暇地观看着大后方的宏伟建筑,小汽车已经来到1号大院门前。

容诗棉问了银子一声:“银子,前面那座阔卓的大院是不是你说的1号大院?”

“是呀,这就是1号大院!”银子欣欣然说着:“师父原来在世府大院办公,现在住宿办公容纳一起,都在1号大院!”

容诗棉听银子如此说,便让司机大老郭把车停下来;说她要下去走动走动。

银子不明事理地看着容诗棉道:“师母,我们已经到家了;你还走动什么?”

容诗棉莞尔一笑:“到家了才要走动啊!奴家两三年时间一直在乡村,如今回到城里来;更应该走动走动!”

容诗棉说着已经拉开车门,大老郭只好把车停下来。

容诗棉下了车,猴子和银子跟着她下了车。

容诗棉之所以要下车走一走,是因为他对这座宅子十分好奇;未曾入住先看看周围的风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容诗棉迈着轻盈的步子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伫立一边的猴子便道:“师母那您先在这里看着,猴子跟银子回报师傅给您收拾房间!”

容诗棉回应一句:“你俩回告关子可以,可是房间还是奴家自己整理,不劳驾二位!”

容诗棉的话说得生分,中将总都督的夫人是应该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何况她是容氏大家族的小姐,早应该锦衣玉食仆人随身。

但容诗棉和关锦麟结为夫妻后生活一直简朴,仿佛两头老黄土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牛的一生十分勤奋,默默耕耘,辛劳不休;除了为生存吃点草之外并没有别的需求,别说锦衣玉食;就是粗布麻衣也不舍得穿一件。

这就是关锦麟跟容诗棉探讨奉献精神。

关锦麟说:“现在是国难当头,如果没有奉献精神,我们这个民族就会完蛋!人说汉唐以后无中国这话不假!”

容诗棉最能理解关锦麟的心境,他本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棉业处的主任;日本人发动卢沟桥事变后,关锦麟挺身而出在保定救治伤病员;主动请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伤兵转移天宝市;国民政府没有一点辩驳批准了关锦麟的大后方建设意见,才有了一座日新月异的新城市。

容诗棉一直认为,关锦麟的奉献精神深深鼓舞着她,才使她扎根积石原试验成功丰产高产棉花。

容诗棉的奉献精神也是父亲容天尊留她的宝贵精神财富。

容天尊身价上万亿,在上海一站稳脚跟,每年春节期间,便让伙计抬着银元桶给流落上海的无家可归者施舍;那些被容天尊救过的贫民都呼他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人们敬奉在神龛里的一尊泥像,但容天尊却是活灵活现的一个人。

容天宗在关锦麟动员下来到天宝后,投资数千万元在渭河上架起通途容公大桥;将天宝市的河南跟河北连接一起。

市长田宝怀要在桥头给容天尊立石碑表示纪念;但容老坚决不同意。

容老的话言简意赅:“容天尊是炎黄子孙,财富是从社会取得的;就得原原本本回报社会!”

容天尊投资几千万元修建容公大桥,一日三餐的生活却极其简单,一个馒头一碟咸菜就是一顿早餐。

容诗棉从小受父亲影响,生活上也是十分简朴。

她跟爹娘住紫荆村,吃菜用粮都是自己耕种;从来也不多花一分钱,但对紫荆5村的贫穷庄户容天尊却慷慨相助。

容诗棉站在1号大院的门口遐想一气,便把目光四处扫去,只见1号大院所处的位置十分优雅。

1号大院位于清江河跟渭河的交汇处,南依秦岭北望千山;渭河由西向东奔涌而去;清江河由南向北直流而下,两河交汇的l形地带里是建筑古朴的1号大院。

目视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清江河汇入渭河的恢弘气度,容诗棉真真体味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道理。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清江河出自秦岭山脉的崇山峻岭,秦岭植被茂盛;水流山涧几乎不带泥沙;汇入渭河后一路清澈如镜。

渭河就不一样,发源于鸟鼠山东向流淌时经过陇东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到了天宝城西几乎成为一条泥河,水质浑浊;夹杂了太多污垢。

清澈跟浑浊在这里合二而一汇聚成黄河最大的支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田宝怀能在如此地天独厚的地段给关锦麟修建公馆,足见他对关锦麟的敬重。

容诗棉凝望着奔腾不羁的清江河跟渭河,再看看阔卓大气的1号大院,心中便就泛起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容诗棉跟关锦麟恋爱是在留学英国期间。

当时容诗棉是个涉世未深的姑娘,尽管做了几年医生,可是社会经验十分缺乏。

但容诗棉在英国和关锦麟相遇后,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

关锦麟当时25岁,容诗棉24;很快,他们成为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

但24岁的容诗棉对父亲容天尊安排她上英国留学却耿耿于怀,抱怨父亲让弃医学农。

关锦麟这才知道容诗棉来英国前已经是个外科大夫,在上海的教会医院从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