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天门洞王国伦求生(4) - 喋血奇迹 - 辰龙在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喋血奇迹 >

第144章:天门洞王国伦求生(4)

有一种成语叫望梅止渴,说的是有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讨伐张绣;骄阳似火,天气热得出奇,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有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更使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还晕倒在路边。

曹操见状,担心贻误战机心中很是着急;可是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

曹操毕竟是聪明人,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附近可有水源?”

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不过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曹操脑子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兄弟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

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将梅子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干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

王国伦现在不是望梅止渴,而是视物止饿;剥了皮的3只青蛙肉和白里透明的野鸡蛋就搁在石窟的屋地上,王国伦的饥饿感竟然不是那么迫切。

王国伦镇静自若地将小铁锅架在土炉子上,给炉膛里塞满柴禾。

不对,不能叫塞满柴禾,应该说是给火炉里续上穰柴禾;因为一般的点火程序是先点着穰柴禾,穰柴禾引着硬柴火;锅里的凉水才能被烧得沸腾。

水沸腾了也叫滚开,滚开了的水才能将生食煮成熟食。

王国伦是奉天城里人,二十世纪上半叶城里人的孩子跟现在城里人的孩子大相庭径是要受点苦的,起码要会做烧开水甚至做饭这些细碎活。

因为二十世纪上半叶跟二十世纪下半叶大不一样,二十世纪上半叶城里人的日子很苦;乡下人倒比城里无产者的日子好过。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城里人确实是牛皮哄哄了,那是因为政策让他们吃了商品粮。

吃了商品粮的城里人可以凭商品粮这个金字招牌购买农村人得不到的特供商品。

譬如香烟洋酒桂花糖,譬如洋布棉布花花布;譬如粮票布票棉花票,譬如油票煤票豆腐票;譬如糖票醋票酱油票。

这些农村户口奢望的生活必需品,城镇的商品粮户口一项不落的全都有。

这样一来便就人为地让吃商品粮的城里人成了新贵族,时时处处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造成了社会极大的不公,以致社会道德大滑坡;贪污腐败成风成浪。

二十世纪后半叶,农村人总是教育自己的子女:长大后一定要跳出农门去吃商品粮,只有吃了商品粮才能做官为宦飞黄腾达。

以至于吃不上商品粮的农村人拿钱买商品粮,有反动者便就大放厥词,真不如xxx统治时期。

把户口分成商品粮和农业粮,将人分为城里人和农村人;致使社会狡猾颓废,农村人和城里人成为两级社会对立起来。

直到最后有高人点破迷局方才才改邪归正,但成百上千的农民兄弟已经为两级分化买了单受了不知多少苦。

王国伦身处的抗日战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还没有商品粮一说;也不分农村人和城市人,在那里居住就是那里人。

王国伦的父母是破产农民,只能在奉天城里摆个小摊点打发日子,因之王国伦从小就学会烧火做饭。

现在,在石泉县天门山这座山洞里,王国伦将盛满水的小铁锅架在土炉子上;便给炉子下面塞了些穰柴禾用火镰开始打火。

火镰的运用恐怕要追溯到原始社会,火镰是古人用于取火的工具,是人民大众每日都要用到的生活器物。

为了迎合不同层次的使用人群,工匠在制作火镰时,常会将使用者的习惯喜好糅入到器物当中,以此彰显主人的身份地位及情趣需求。

由于火镰都是手工制作,少有重样,其中的一些精品极富艺术造诣;甚至有珍贵材质作为装饰点缀。

古人对于即时取火的工具,有过很多探索;火镰就是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无数次试验后形成的实用性器物。

火镰的原理与今天的打火机相似,是用一块钢片与燧石剧烈摩擦,由此生热迸出的火花引燃火绒就能使用。

为便于击石取火,火镰须有一定的硬度,故多用精钢制成;为操作时更为应手又多是制成刀刃状,故名火镰或火刀。

火镰具体诞生的时代已不可考,至宋代火药被发明,火镰的使用价值也随之大幅度提高;不仅是百姓日常生活的用具,一些火器也须借助火镰击发。

《水浒传》第84回有这样的表述:自有引火的药头、火刀、火石、火筒、烟煤藏在身边。

这样的表述说明宋时的火镰就已具有军事用途,宋时发明的火器绝大多数要经过火镰点火才能发射出去。

及至明末清初烟草传入中国,火镰更是成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不仅家居必备,还增加了随身携带、随时取用的需要。

这一时期的火镰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增添了大量个性化的设计。

如火镰的体量大小,敲击火石的朝向,都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喜好定制。

普通的火镰,除刀刃部分外都会用皮革包裹起来,方便使用者持握、敲击取火;顶端位置还设有系绳的孔扣,可用绳子悬挂在身上或装入特制的荷包中。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而一些世族贵胄、富商大贾为了彰显身份和富贵,用金银或白铜制作火镰的持把,上面雕饰各种吉祥图案,或者镶嵌玛瑙、红珊瑚、绿松石之类的宝石,使之炫目耀眼。

一些悬系火镰的绳带,也是用银子打造连缀而成,极显奢华之气。

在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当中,火镰于实用性之外,还有着身份道具的作用。

在清代,火镰还是定亲的聘礼之一,以寓娶媳贤淑,能够尽心侍奉翁姑。

搁在天门石窟土炉子跟前的火镰是装在一只荷包里面的,荷包上绣一对鸳鸯戏水;十有八九是鲜儿奶奶送给爷爷的定情物、

爷爷用荷包装上一干点火用具——火刀、火石、火绒搁在石窟之中,一来是做应急之用;二来是对奶奶的纪念。

王国伦将荷包拿到手中看了几眼放在一边,用左手的两根手指头捏住火石火石上压着火绒;右手挥动弯刀一样的火镰对着火石击砍起来。

“咔嚓咔嚓”的声音在天门石窟中响起来,持久而深远。

火镰击砍在火石上的力道终于迸溅出火花,火花点燃着火绒冒起道道青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