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以点带面
有这么一个笑话,丈夫听说妻子有外遇,设计报复。一夜乘妻子熟睡,在妻子胸上擦上浓缩鼠药。
第二天夜,妻子迟归,丈夫问何故,妻子悲愤交加地说:“我们领导被人下毒身亡了!”
丈夫问:“知道是谁干的吗?”
妻子说:“凶手挺狡猾的,通过什么途径投的毒连警察都没法查出来,不过已有线索了,正在调查三v鹿、圣元奶粉。”
丈夫问:“为啥?”
妻子说,领导咽气时曾说:天那!世上还有放心奶吗?
这个笑话,讥讽的是产品质量问题,是说当年三鹿奶粉事件。
任何企业,任何品牌,如果不注重产品质量,最终的结果,都会被市场淘汰。
所以,范蠡对自己的日化产品质量要求十分严格。
日化产品,第一个要求,肯定是能够把脏东西等洗干净,这就需要很好的活性剂,也就是活性物质。
比如洗衣粉,大家看到的白色粉末,学名叫母粉,其实只是起到了蓬松和吸附的作用,而真正能够把衣服洗干净的,则是附在母粉上的活性剂。
有些人说洗衣粉或者洗衣液没有泡沫,就不是好产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要想有泡沫,可以添加一种增加泡沫的化学剂,这和洗的干净和洗的不干净,没有直接关系。
还有不懂行的认为,洗洁精粘稠的就是好洗洁精,这也是一个误区,洗洁精的粘稠度,是和粘稠剂的多少有关,而粘稠剂并不能洗干净碗筷,洗干净碗筷的,是活性剂。
至于洗衣液,就不用说了,只要添加的活性剂够量,也是没问题的。
其实,大家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洗衣液和洗衣粉的关系,很多人认为,洗衣液要比洗衣粉好,因为比较贵。
洗衣液只是最近炒作起来的概念而已,一公斤洗衣液的成本,要比洗衣粉便宜的多,而且,一个家庭如果一个月需要30元的洗衣粉,那要是改用洗衣液的话,至少需要70元。
而效果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什么高级和低级之说,消费者只是被某企业这样“教育”了多年而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华夏国的消费者对日化产品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要洗的干净这一点了。
消费者更需要洗的安全。
洗的安全,又是什么意思呢?
洗衣服也好,洗碗也罢,最后,都需要用手去洗或者整理吧,而且,很多衣服,穿到身上,是和皮肤接触的,于是,人们就要求日化产品,不能伤皮肤。
这就是现代人们对日化产品的第二个要求。
最后一点,就是现在人对穿着十分讲究,很多人的衣服,价格动辄就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套,于是,人们就要求日化产品还不能伤衣物。
比如,一个人要洗家里五千元一套的西装,你就是免费送给他一瓶售价19.9元的洗衣液,他都不会要。
他肯定去买七八十甚至一百多元一桶的高档洗衣液。
看似简单的洗衣粉、洗衣液等日化产品,背后的消费理念,还是十分奥秘,十分有科学内涵的。
另外,由于华夏国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日化产品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范蠡首先要求杨浦和彭峰一定要设计好配方,并做到“洗的干净、不伤手、不伤衣物,保护环境。”
然后,又再三叮嘱毕俊凯,在生产过程中,一定严格把握质量关。
只有质量过硬,才是市场成败的关键。
在销售方面,范蠡决定,先以点带面,然后在四面开花。
具体步骤是,先在阳信市打开市场,然后向周边城市辐射,同时,在全国的重点区域,开始预热。
销售渠道方面,也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渠道,就是通过经销商,向大中型超市、便利店连锁、农贸市场、小店等门店供货。二是通过团购、社区平台、电商、直播带货等进行直销或者开发此类经销商。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当然,因为阳信市属于大本营,经销商就不必开发了,而是通过工厂直接供货。
阳信市的超市连锁,有两个大系统,一个系统名叫百家超市,在阳信市及周边城市,有大店31家,社会生活超市19家,是阳信市规模最大的连锁超市。
另一个系统名叫希雅百货,拥有千米以上的门店22家,也是以阳信市为主,周边城市为辅,是阳信市规模第二的连锁超市。
除了以上大型连锁超市之外,阳信市还有一个巨无霸的便利店连锁,叫美一佳便利店,总有五千多家连锁便利店。
整个阳信市的零售业,基本上被以上三家垄断了,至于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要想在阳信市的零售业分得一杯羹,那要比登天还难。
因此,范蠡的日化品牌,要想在阳信市取得去突破,并不是和红杉集团等成熟品牌的竞争,而是对三家连锁超市的操控。
百家超市的配送模式是“统采单配”,就是超市总部统一采购,然后再由供货商单个门店配送,这就要求供货商每个门店进行配送。
希雅百货的配送模式是“单采统配”,就是每个门店采购,供货商收到订单后,把货物送到总店,再由总店配送到各个分店,相对来说,这种方式,对供货商比较方便。
美一佳便利店的配送模式是“统采统配”,就是超市总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
经过分析,范蠡认为,暂不和百家超市合作,因为前期的成本太高。
在和何美红商量之后,范蠡决定,先让何美红以正常的业务人员身份,拜访希雅百货和美一佳便利店的采购人员。
在双方把进场费、促销费、价格、促销等谈的差不多的时候,范蠡再过去和他们的老板亲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