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悬疑世界·心魔》(5)
内尔·诺伊豪斯访谈录:阅读首先代表着放松
采访者:方玉(《不受欢迎的女人》译者)
对于德国读者来说,内尔·诺伊豪斯是他们近年来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字:自2009年以来,她的奥利弗和皮娅系列侦探小说一直名列德国畅销书榜,《种风人》、《凶恶的狼》更是位居德国“明镜畅销书单”第一位。系列第4部《白雪公主必须死》风靡整个欧洲和美国。对于很多正在奋斗中的写作者来说,内尔·诺伊豪斯的成名过程无疑是一个有点传奇色彩的励志故事:这位出生于1967年的女作家,年轻时放弃了自己在大学里的法律和德语学业,转而成为一个为了支持丈夫而牺牲自己事业的女内助。她在年近四十时,利用业余时间写成自己的第一本侦探小说,可谓大器晚成。而由于没有出版社愿意投资,最开始时,她自费出版作品,并且自己进行销售的——她曾推着手推车把自己的书送到书店。更加可贵的是,走红之后,她创立了自己的“内尔·诺伊豪斯基金会”,把自己写作收入的一大部分投入其中,免费为青少年举办各种活动,以促进他们的阅读、写作和语言能力。
内尔·诺伊豪斯的四本侦探小说:《不受欢迎的女人》、《谋杀之友》、《深深的伤口》以及《白雪公主必须死》已经由上海九九读书人公司以及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受出版社委托,《不受欢迎的女人》一书译者方玉对内尔·诺伊豪斯进行了邮件采访。
方玉:您在青少年时期就喜欢写作。您小时候一定也喜欢读书吧?都喜欢读些什么书呢?
诺伊豪斯: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简直入了迷!开始时读的当然是青少年读物,必须是情节引人入胜的书!我也读了大量关于马的故事书。现在我最喜欢读侦探小说,不过并不限于这类书籍。我也喜欢读人物传记,描写家庭故事的悬念小说。
方玉:您是家里的老二,我们中国叫“夹心饼干”,您有没有抱怨过自己没得到父母足够的重视?您怎么看您的童年?
诺伊豪斯:我有三个兄弟姐妹。我父亲的工作很忙(他曾经先后任帕德伯恩市的市长以及美茵—陶努斯县的县长),但他总是会在周末抽时间陪陪家里人。我从来没觉得自己被父母忽视。我们全家每年会一起去法国度一次假,为时四周。骑马是我生活中的平衡点,我小时候就非常爱马,而且很小开始学骑马。直到今天,除了阅读和写作,骑马仍然是我的第二大爱好。
方玉:您十一岁时跟随家人一起从德国北部帕德伯恩迁往南部的陶努斯。我知道对于德国人来说,德国北部和南部的区别相当大。这次搬家对您有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诺伊豪斯:比起我姐姐,我觉得那次搬家还不是那么糟糕,我姐姐那时14岁,因此失去了她最好的朋友。我倒觉得很刺激!我们在陶努斯住的地方离骑马俱乐部只有一分钟路程,我放学后老是待在那儿,认识了不少朋友。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当地人的方言,德国南部和北部所说的方言确实完全不一样,有很多生词,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常听不懂别人的话,尤其是那些上了点年纪,一口地道“黑森话”的人。
方玉:后来您放弃了大学里的法律和德语学业,到您丈夫的肉铺去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做法是不可思议的。您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您后悔过吗?您现在还能想象自己作为一个法官或者律师的生活吗?
诺伊豪斯:我很年轻的时候就认识了我的前夫——那时我才20岁,他40岁。他是一个成功的跳马骑手,我们是在一次马术比赛上相识的。我当时非常崇拜他!他开的不是肉铺,而是一家大型肉制品工厂,那是他的命。24年之中,我从没跟他一起度过一次假。只在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出门去参加马术比赛。我们结婚的时候,我决定支持他发展事业,而不是发展我自己的事业,因此我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我打理公司里的一切杂事,负责销售,训练他的跳马,料理家务。可是我精神上的需求却没能得到满足。我只好把空闲的每一分钟都用来写作——这是我在青少年时期喜欢做的事情。尽管他反对,我仍然没有停止写作,然后有一天,我写成了第一本书!我从来没有后悔自己放弃了大学学业。法官,律师——这些职业并不适合我。我虽然走了弯路,却实现了梦想,现在我的职业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作家!
方玉:瑞典侦探小说家亨宁·曼克尔曾在他最近的一本书里半嘲讽地评论了一番侦探小说,他说现在的人只读侦探小说,而写“严肃文学”的作家基本无法生存。您同意他的看法吗?您怎么看待侦探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呢?
诺伊豪斯:我无法同意对侦探小说的贬低,因为我认为,阅读首先代表着放松,读者潜入另一个世界,抛开日常生活,得到休息。这一点(好的)侦探犯罪小说最能做到,因为读者在阅读这类书籍时最能得到消遣。很多“严肃文学”作家日子很不好过,除非他们的作品得了什么大奖,甚至要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这些作品很少有好读的。
方玉:您也会读一些情节不是那么引人入胜但是语言优美的书吗?您读诗吗?您怎么定义一本“优秀的侦探小说”?您自己的书里面,您最喜欢哪几本?
诺伊豪斯:是的,我不是非侦探小说不读。不过我很少读诗。对于我来说,如果一本侦探小说里的人物(尤其是反面人物!)让我喜欢,让我感到有趣,我能跟他们同悲同喜,那它就是一本优秀的侦探小说。我比较喜欢有深度、难以捉摸的人物,心理变态的作案者或者变态的连环杀手不是我的菜,这种人我受不了。我自己的书我最喜欢《与鲨同游》和《深深的伤口》。
方玉:我的印象是,每两个德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在读侦探小说。德国电视里播放的侦探电视剧也很多。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这些电视剧的主角往往是40岁以上的人。您觉得这是因为事实如此呢,还是这些电视剧的观众主要是这个年龄群的人?您觉得您的读者主要位于哪个年龄段?是男读者多一点还是女读者多一点?
诺伊豪斯:我没有确定的“读者群”!我的书单单在德国销量就非常大,那么必定有很多很多人在读我的书。在我的读书会上,我会看到各种年龄段的人——而且男人女人都有——我为此感到非常开心。显然我的写作风格是男女老少皆宜的。
人们对侦探作品确实非常喜爱,无论是书还是电视。当然,一个探长或者办案人员总得有点职业经验吧。因此一部侦探作品的主角在四十岁上下就比较合理了。不过也有些侦探系列的探长年纪更大。比如您提到的亨宁·曼克尔,他喜欢把自己的主人公描写成年老有病、不抱幻想的人——这让我在阅读时感觉特别失望。所以我不怎么喜欢他的书。
方玉:最开始时,您期望过自己的作品会取得成功吗?如果柏林乌尔斯坦出版社没有注意到您,您认为您的书还会取得今天的成绩吗?您怎么看待作者和出版社,以及作者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呢?
诺伊豪斯:对于我来说,当我手里捧着自己的第一本书时,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了。自己写的、自费印刷的书。我自费出版了三本书(后来又经过出版社出版),而且自己把书送到书店,通过口头传颂、当地媒体的正面报道以及我自己的努力,我的读者越来越多。但是一段时间后,我的能力达到了极限,如果没有乌尔斯坦出版社,我不会一跃成为畅销小说作家。如果一本书一年卖不出两万本,那出版社就会把这本书从他们的书单里取消掉。这个行业是非常艰难的,作者和出版社压力都很大,因为就德国来说,市场上一年会出七万本左右新书,其中很多是译本,来自比如美国一类的国家。在哪儿都是钱的问题,这一点到处都一样。
方玉:有人认为“主流”文学通常很无聊,读这类书毫无益处,您怎么看?
诺伊豪斯:我不能认同把“主流”跟“无聊”并列起来的说法。对于我来说,“主流”书籍是那些能够娱乐读者,可以吸引要求不那么高的读者来阅读的书。在我看来,能够吸引人们阅读,这一点极其重要。特别是年轻的读者,他们需要像《哈利·波特》以及《暮光之城》这类书,因为如果必须阅读歌德、席勒、卡夫卡、舒本豪尔或者尼采的话,他们会觉得无聊,认为阅读是一件无趣的事情。
方玉:从2005年开始,您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版一本新的侦探小说,同时,您还在写关于马的故事的青少年读物,还要四处旅行,参加读书会,您创立了自己的基金会,回答每一封读者来信。您的勤奋和精力都让我无比佩服。这些事情您是怎么做到的?对您来说,一个畅销书作家的人生是不是有时候有点过于紧张了?
诺伊豪斯:是的,我必须完成的事情很多,让我几乎力不从心。一开始我默默无闻,写作不过是我的爱好,是一项副业。如今它已经成为我的职业。“内尔·诺伊豪斯基金会”的宗旨是促进青少年的阅读、写作以及语言能力,这是我非常关心和重视的事情,因为我觉得,视阅读为无聊、无意义,甚至把阅读看成是浪费时间,这种倾向只能导致整个社会的愚昧化。而今天,当年轻人进入开始工作后,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清楚达意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无论是口头还书面。我创建基金会的目的就在于此,这方面,我的生活伴侣——他是基金会的董事长——还有我的家人和朋友都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方玉:您能跟我谈谈您的基金会吗?你为什么会创建这个基金会呢?
诺伊豪斯:我参加过很多学校和托儿所举办的读书会,我发现,愿意读书的青少年越来越少。我希望能够唤起年轻人对书籍的好奇心,让他们知道:书籍是美好的、正面的东西,它们能激起好奇心,让人在头脑里建立起自己的世界。我并不反对电脑和网络,它们让很多事情变得比以前容易得多,但是重要的是你不能把它们当成你生活中唯一的爱好!
方玉:您会向孩子们推荐什么样的书?您最喜欢的儿童书籍,特别是德国儿童书籍,是什么?
诺伊豪斯:我个人是哈利·波特的大粉丝!我非常喜爱j.k.罗琳的想象力,她以此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我自己没有孩子,但是我的生活伴侣有个六岁的女儿,她对有些书特别着迷,比如《小巫婆》、《小精灵》、《会飞的星星》等等。
方玉:您的侦探小说情节引人入胜,人物生动,您的灵感起源于何处呢?
诺伊豪斯:我的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我用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我观察人群,倾听他们的讲述。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开始塑造人物形象时,眼前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动作行为。可惜的是,如今能够倾听他人讲述以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越来越少有了。对他人的责任心,自我克制的态度,对于集体的信念,这些品德让我怀念。我愿意付出。这种付出,对我来说就是基金会,我把稿酬的很大一部分投入到这个基金会。同时,我也在赞助和支持各种类似的其他公益活动。
方玉:您的书在韩国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听说您还去韩国参加了读书会。翻译您的《不受欢迎的女人》时,我曾经有过顾虑,担心中国读者是否能够理真正解您书中的玩笑以及您笔下“典型的”德国人物。您书里的故事发生在一个马场,在中国,马的角色通常与德国马场里的马大相径庭。您觉得这会是一个问题吗?您的韩国读者对您的书反映如何?
诺伊豪斯:迄今为止,我还没去过韩国,很遗憾,我当时由于健康原因,不得不谢绝了他们的邀请。我自己也不是很肯定,其他国家的读者对我书里的玩笑话,甚至我人物的语言到底能够理解多少,各国翻译们对这些东西怎么进行传输。这在骑马运动不普及的国家,肯定是很困难的。因为作为读者,你无法跟书里的人物感同身受。不过我自己很喜欢张戎的《鸿》,描写的是一个中国家庭从古代到现代的故事。还有郑念的《上海生死劫》,说的是文革期间作者的亲身经历。那是一个对于我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充满异国风味,虽然有时很难理解。但是这一类书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它们扩展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对我的书在国外市场的销售抱有希望——特别是亚洲市场。我非常紧张而兴奋地期待着中国读者的反馈!
方玉:我看过德国二台拍摄的电视剧《白雪公主必须死》。说实话,我有点失望,两个主人公都比我想象的至少年轻十岁。您本人对这部电视剧满意吗?您觉得为什么编导会把两个主人公塑造得那么年轻呢?这跟市场有关吗?
诺伊豪斯:我觉得“白雪公主”拍得很差,不精彩,又长,还很简单……反正就是差。演两个主角的演员确实太年轻了。作为作者,书能被拍成电影电视,是一种荣誉。但是也很危险,因为你要亲手交出你的“宝宝”,而且从此对他毫无左右能力了。所以我很能理解对这部电视剧感到失望的读者。对了,《不受欢迎的女人》的电视剧我已经看过粗片了,这部戏比“白雪公主”拍得好多了,更忠实于原著,更细节化,对话很精彩,处理得也很有悬念。看来电视的拍法也可以不一样。
还有,我听说有人要为亚洲市场拍一部“白雪公主”的电影,使用亚洲演员。目前一家韩国电影公司正在谈判中。
方玉:太有意思了!我还真想看看黑头发黑眼睛的皮娅和奥利弗是什么样子呢!您会不会写完奥利弗和皮娅侦探系列之后,有一天写出一本完全不同的书来,就像j.k.罗琳那样?
诺伊豪斯:是的,我会的——我现在就在写了,主要是为小姑娘们写的关于马的故事。但是明年我会出一本独立的书,内容是家庭故事,跟《与鲨同游》一样,故事发生在美国。为了让我的读者知道,这不是一本奥利弗和皮娅侦探小说,我会匿名出版。我很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受到欢迎。
方玉:很有意思啊!您是不是想以此来测试一下您的读者,看他们是因为书的本身还是因为书上写着畅销作家的名字才买书的?
诺伊豪斯:不是,这不是原因。我只是想让我的读者知道,这不是一本奥利弗和皮娅系列侦探小说。如果他们买了我的书,回家后发现,印着内尔·诺伊豪斯的那本书的内容和他们所期待的内尔·诺伊豪斯不一样,他们会很生气的。总而言之,这样做是对人们惰性的一种妥协。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方玉:您去过中国吗?您对中国的印象如何?您想对中国读者说几句话吗?
诺伊豪斯:我还从没去过中国!我对这个国家感到无限好奇,我的一个好朋友多年来一直住在上海,太太是中国人。他讲的事情总是会让我惊奇不已。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欧洲有些人对中国的看法仍然是老掉牙的老一套,这些看法根本不符合事实。你们国家巨大得不可思议,让我有点胆怯!而且我到了中国基本上就是个文盲,因为作为一个欧洲人,一个德国人,我在那里什么都看不懂——看不懂报纸,也看不懂路牌。
我非常希望中国读者们会喜欢我的书!也许有一天会我会收到去中国做读书会的邀请,那我会非常愿意踏上旅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