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认真专注
第3章认真专注
敢于对机会说no
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个兔子,一会儿抓那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马云
只抓一只兔子
马云:我们坚持专注,我们专注电子商务,前十年我们专注电子商务,后十年还是专注电子商务,我们前十年专注中小企业,未来十年我们还是专注中小企业,因为只有专注中小企业,专注电子商务,才能让我们长久,因为中小企业需要我们,因为中国电子商务和全球电子商务需要我们。
200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十周年庆典在杭州黄龙体育馆盛大召开,两万多名阿里巴巴集团员工和亲朋好友共同出席了这一庆典,马云在庆典上发表了十年感言。
在大会上,马云重申了阿里巴巴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坚持专注,我们专注电子商务,前十年我们专注电子商务,后十年还是专注电子商务,我们前十年专注中小企业,未来十年我们还是专注中小企业,因为只有专注中小企业,专注电子商务,才能让我们长久,因为中小企业需要我们,因为中国电子商务和全球电子商务需要我们。”
在马云看来,专注做一件事非常重要。马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在于他的专注,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到处打游击,分散精力,他势必不会有大的作为。
在一次谈话节目中,有一位创业嘉宾向马云提问说:“我曾经经营了一年的酒店,没干一年就关门了。接着发现房地产开发热,买房子的特多,就卖起了整体橱柜和卫浴,做了五年,没想到的是不但没挣到钱,反而做赔了。前些日子也关门了。总之,倒霉的事都让我摊上了,家庭也因此不和谐了。现在因为本钱问题,也不敢再盲目投资了。我这几天发现山寨手机利润还可以,开个手机店可以吗?还有新绿洲地板,很有卖点,它是曲线地板,我做个市级代理,我感觉还可以吧?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我到底该怎么做呢?跪求马总支招。”
马云回答说:“你没有入错行,是心太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永远追在市场之后,追在今天最赚钱的行业之后,看到这个行业有钱赚,跳进去了,而不是看到这个行业,你觉得这个行业我可以做得更好,你有独特的方法,坚定不移地相信我能为这个行业做出独特的价值,为这个行业的客户做出独特的价值,如果你这样想,就可以坚持走下去。
“你这样做就像猴子掰玉米。先跟说你一个坏消息:你这样的做法肯定要失败;再说一个好消息:绝大部分的失败企业都是因为不够专注。没有信仰,没有坚信市场,看到别人赚钱就进去,很多人也都看到也都跳进去了,这个市场就变小了。如果你没有想清楚为客户创造什么独特价值,为了什么而坚信,可以坚持多久,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爱的事业,还是会失败的。”
生活中,其实有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看到什么生意好做就去做什么,看到什么生意赚钱就去做什么,而从来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喜欢做,是否真正专注地去做了。对此,马云给出的建议是:做事情一定要专注,相信自己可以创造出独特的价值,可以做不一样的事情,这样才能成功。千万不要去怪行业,天下没有不好的行业,要怪的话只能怪自己,怪自己没有正确地做事,没有做正确的事。
马云的专注绝不是只表现在口头上,而是表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上。从阿里巴巴成立至今,马云就一直在专注做电子商务。十多年来,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马云从来没有放弃。
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马云的第一个构思就是,通过互联网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帮助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到底需要帮助哪些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呢?马云认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是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不到30年时间,中国中小企业比较多,大量的中小企业需要非常快的商业信息,非常快地做生意。所以,阿里巴巴觉得应该帮助这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企业。因此,当时马云的定位是——为中国以及未来全世界的中小企业服务。
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转折之年,一路看涨的互联网神话开始跌落。当时的阿里巴巴命悬一线,没有后续资金,没有盈利模式,到处都是质疑和谩骂。而当时互联网最热门的是短信业务和游戏业务。前者以新浪和搜狐等中国门户网站为代表,在短信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后者以盛大网络的陈天桥和网易的丁磊为代表,更是日进斗金。于是有人劝马云,放下电子商务,改做其他赚钱的东西。但是马云抵挡住了诱惑,依然初心不改,坚持要继续做电子商务,于是就有了他对孙正义所说的那句话:“孙先生,我还是这个梦想。”后来,孙正义对外界夸赞说:“在众多的企业家当中,马云是唯一一个3年前对我说什么,现在还是对我说什么的人。”
马云有一个著名的“抓兔子”理论: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个兔子,一会儿抓那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只抓一只兔子”,这就是专注。在马云心里,企业经营管理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但心里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那就是自己想做什么,想改变什么,经商者只有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后,才能形成专注于一个领域的经营思维。多年的经商经历使得马云深深懂得,不能只追求时尚,不能因为什么生意赚钱就跟着去凑热闹,这非常不利于企业健康的发展。
在很多时候,我们离成功总是差那么一点,是我们的能力不够吗?不是!那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不够专注。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同一时间想要做的事情越多,单个事情上分得的精力也就越少,因此也就什么都做不成。而对于企业来讲,所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只有做到了专注,才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运用在一点上,才能够实现最理想的资源分配。
马云高效课堂
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取得成功不是因为想得太少,而是因为想得太多。很少有人能够同时做几件事情还把每件事情都做好。只有专注地做一件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将其做好。
不能把波音747的引擎放到拖拉机里
马云:在你的公司还不够强大时却想要聘请高端人才,就好比将波音747的引擎放到拖拉机里。即使引擎放得进去,但要知道拖拉机是永远飞不起来的。
在企业中,只有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并且专心去做自己的事情,整个企业的效率才能大大提高。马云说:“没有一个组织的架构是完善的,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任何一个新诞生的组织一定犹如婴儿,长得既难看,问题又不少。但阿里13年的经历证明,阿里人总能以自己全心投入,使得我们每次的变革都超过预期。”
在建设阿里巴巴这个团队的时候,马云是非常投入和用心的。为了使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马云特意将阿里巴巴集团分成了25个事业部。马云是个武侠迷,于是,他给每个事业部都取了一个金庸小说中的名字。25个事业部具体分工如下:
一、姜鹏(三丰)分管:商家业务事业部、共享业务事业部、阿里妈妈事业部(展示广告、p4p、淘客联盟)、一淘及搜索事业部;
二、张勇(逍遥子)分管:天猫事业部、良无限事业部、物流事业部(天网)、航旅事业部;
三、张宇(语嫣)分管:数字业务事业部、综合业务事业部、类目运营事业部、消费者门户事业部、互动业务事业部;
四、吴泳铭(东邪)分管:无线事业部、音乐事业部、旺旺与客户端事业部;
五、张建锋(行颠)分管:聚划算事业部、本地生活事业部;
六、陆兆禧(铁木真)分管:信息平台事业部、数据平台事业部、云os事业部;
七、王坚分管:阿里云事业部;
八、叶朋(傲天)分管:b2b中国事业部(cbu);
九、吴敏芝分管:b2b国际事业部、b2c国际事业部。
“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这是《淮南子·兵略训》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马云深谙此道,所以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马云对这些部门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力争使每位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金庸的题字:“善用人才为领袖要旨,此刘邦刘备之所以创大业也。愿马云兄常勉之。”
在任何一家企业中,员工的能力都是有区别的,这就像发动机和螺丝钉一样,企业虽然需要能对企业产生变革性影响的发动机型人才,也离不开兢兢业业为企业奉献的螺丝钉型人才。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他的重要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的潜能:让腰粗的人背土——不伤力;让腿粗的人挖土——有劲;让驼背的人垫土——弯腰不吃力;让一只眼的人看准绳——不分散注意力。
在聘用员工的时候,马云主张找最合适的员工,而非最“天才”的人才。他曾经认为,如果员工能够拿到mba,则意味着这个人一定是个很优秀的人才。但后来的结果证实,此类人才并不尽如人意。因为这个教训,到现在马云都对mba意见颇多,他说:“当你有一个傻瓜的时候,你会很痛苦;你有50个傻瓜是最幸福的,吃饭、睡觉、上厕所都是排着队去的;你有一个聪明人时很带劲,你有50个聪明人实际上是最痛苦的,谁都不服谁。”
马云曾说过要将80%的mba开除。他语气坚定地说:“要么送回去继续学习,要么到别的公司去,我告诉他们应先学会做人,什么时候你忘了书本上的东西再回来吧。如果你认为你是mba就可以管理人,就可以说三道四,那就错了,所有的mba进入我们公司以后先从销售做起,六个月之后还能活下来,我们团队就欢迎你。”
马云希望mba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他说:“mba自认为是精英,精英在一起干不了什么事情,我跟mba坐在一起,他们能用一年的时间讨论谁当ceo,而不是谁去做事。”
马云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在你的公司还不够强大时却想要聘请高端人才,就好比将波音747的引擎放到拖拉机里。即使引擎放得进去,但要知道拖拉机是永远飞不起来的。”
从马云语录中,我们可以看出,马云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是非常专注的。阿里巴巴只用那些与阿里巴巴价值观保持一致的人。马云曾在阿里巴巴的内网上发布了一个长帖,告诫阿里新人,要相信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和理想,“如果不能,那么请离开”。马云还说:“其实阿里文化是你的选择,你选择了这家公司,就要融入进去,让这个文化按照你来适应你,太累了。我想告诉大家,这谁也做不到。这家公司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它的文化确实很强势,不是文化来包容你,而是你去适应这个文化,并且进入这个文化以后去完善它,去丰富它。”
因为专注于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并且用这种价值观和文化来指导员工,对员工进行考核,所以阿里巴巴团队才产生了较高的团队凝聚力,才形成了高效的团队工作氛围。
马云高效课堂
凡事因为专注而富有成效,任何分散注意力、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做法都是低效的,而且将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此刻做的事,就是你一生中最大的事
马云:我只想告诉大家,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今天手上的每个工作、每个项目。它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网页、网站,不是一条可看可不看的新闻,而是有可能让别人花上七八个月去努力钻研的东西,如果最后发现这个是假的,就会让他们非常失望。我希望下次再参加icbu会议的时候,我们专业一点,认真一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一定要做什么,一定不做什么。
2011年6月13日,马云在icbu员工大会上讲:“今天的阿里至少可以再大一千倍,能不能做大是在于我们有没有创新,有没有坚强的执行力,我们脸上笑眯眯的,下拳要狠,干活要认真。”
阿里巴巴能有今天,自然离不开马云的奇思妙想,但也离不开阿里巴巴每位员工高效的执行力。这一点,我们从淘宝网的创建历程中就能看到一二。
2003年,ebay易趣两“易”联合,开始称霸中国c2c市场。
2003年3月的一天,阿里巴巴公司内有10名员工被悄悄地叫出办公室,来到一间云集了包括马云在内的公司众多高管的办公室。他们是一个个陆续被叫进去谈话的,每个人进去之后,都被马云严肃地告知:“公司有一件秘密任务需要你去完成,如果你愿意去做,那么就在桌上这份文件上签字;如果不愿意去做,那你可以离开办公室。但无论是否愿意,你都必须承诺保密,如果你签了这份协议,那就必须单独与一个团队工作一阵子,甚至连家人也不能告知。”
这到底是一件什么神秘任务呢?虽然这10个人对自己到底要去做什么都毫不知情,但出于对公司的信任,他们都在上面签了字。签完字后,马云才开始一字一顿地宣布这件神秘的事情:“我们决定进军c2c市场,跟ebay正面交战,你们去做一个像ebay那样的c2c网站。”听完这句话,这10个人都惊得目瞪口呆,不过更让他们惊呆地是,当他们问到做这个网站的期限是多少时间时,马云的回答:“一个月,30天之内你们让这个c2c网站上线,最后期限是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