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 浮-沉 - 易逸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浮-沉 >

☆、65

浮-沉65

对利欲熏心的人而言,争取和享受一场场的饕餮盛宴,便是生命之意义。至于他人及整体的利益,与他有何干系?即便心知肚明自己并无道理,但在欲望的驱使下,仍会有千万个理由劝服自己,并无畏于去往地底的最黑处。

也有些人,拥有如皓月银辉般的意志和信念,堪破一切晦暗只为光明,与黑形成了鲜明对比的,谓之白。

但这个世界,在忙忙碌碌的生活里,在谋求碎银几两和更好的生活时,游走着更多的是黑白相掺的灰。不到群山之巅,不经历紧要时刻,也许连这些灰也不清楚,自己的骨子里,是黑大于白还是白大于黑?

金生火回了衙房,一手拿着公文关上了房门,方才还带笑的脸上立时沉的能滴出水。

这几日,从太上皇李奕因病避于崇德殿不出那日起,朝堂、朝下就吹起了不太对劲的风言风语。不过这些不对劲,很快又如水花一般沉寂了下去。

但不等金生火彻底放下心,今日工部的公文,又立时让金生火警觉了起来。工部近日交割给兵部的新一批的武备,竟都没有长公主殿下的用印?!

谁都知道太上皇病了,长公主李宁玉近日正在崇德殿侍疾。但这几日,来往崇德殿与工部间的公文抄送虽量少,可却并未断绝啊。

前头猛火油才出了事,李宁玉绝没有放任工部和将作监不管的道理!除非。。金生火心头下沉,神情凝重地缓缓坐下。

工部的这份公文,让金生火几乎可以肯定,伴架在崇德殿的长公主李宁玉,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李宁玉出了问题,那被侍疾的太上皇,他还好吗?

好与不好,意味着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此刻再去看那之前忽而平息的朝堂,金生火顿感不妙。

风言风语的源头的太上皇李奕,而前两日,他才就徐恩曾和张祖荫的事告知了长公主李宁玉。也就是在那日夜里,李宁玉进了崇德殿,然后便一直未出宫!

时间若再往前推一推,也正是那日白日里,倭国猛火油之事,由陛下借着裘正恩之口,在朝堂百官见证之下有了结论!

一切的一切连在一起,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以微知著,如今被莫名压下的安静,就像是暴风雨前夕,又像短暂爆发后的欲盖弥彰。而人心一旦生了念,就定要生出事才会罢休!

金生火确定,自己嗅到了一股比感知更加准确的,风暴的味道!

脑子里一团乱麻,金生火皱着眉放下公文,松了松脖颈间处的衣扣。悬针纹紧皱的眉宇下,是沉重而晦暗的目光。

陛下继位后,和崇德殿那位的关系就有些微妙。那这一次,会是因倭国之事诱发,使得他们彻彻底底地摊开了脸面吗?这朝上朝下的不对劲,到底是来自病着的那位触底反弹,是有心人的算计,还是,来自紫宸殿的试探?

金生火拧紧了眉,依旧有些猜不透。但不论是哪一种,眼下都似乎到了迫在眉睫之际。

不想站队、不敢站队是一回事,可他金生火,真的能如同告诉顾晓梦的那样谁也不站吗?三年前,自己是怎么做上兵部侍郎的,金生火没有也不敢忘。

刘克诚用了几年,时局都大定了尚不能抹消自己的出身,自己只是三年的苦劳和功绩,就能将身上的烙印彻底抹消吗?呵,那无异于异想天开!

除了回京后坐上了兵部侍郎的事实,三年前李景诚在北境的所作所为和他的选择,已斩断了他大半改换门庭的可能。真到了时机,就是太上皇没找上他,他难道就能安坐高台看龙虎斗?就不怕被秋后算账了?

陛下高座于上洞若观火,什么事能瞒的过?不是所有前程往事,都能随时间一笔抹消的。出身呐,出身!

太上皇他当初,也许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毫无心理负担,并无召见就直接推他金生火做兵部侍郎吧?至于事后,太上皇他老人家漏了那么一点口子让他金生火知道原委,于他这个臣子而言就已是天大的恩赐了。

金生火生硬地扯了扯嘴角,深吸了一口气,擡手又将衣领上的扣子又一颗颗扣上。起身时,目光再落到那公文上,金生火神情微顿,眉心再次拧了拧。

李宁玉陷在宫内,顾晓梦顾郡主,应该要比自己着急的多吧?前两日的风声,顾晓梦应该不是一无所知才对。但顾晓梦上次离开后,却是再未问过他一点消息?

李宁玉不会放任顾郡主不管,而李宁玉,亦不该是毫无准备地自投陷阱!那么,顾郡主近几日安静异常,是知道了什么,亦或者是,她已在背地里做了什么?

顾晓梦和李宁玉的关系鲜少人知道,他如果能掌握顾晓梦的动作,必是一重保险吧?亦或者,可当做投名状。。

待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之际,事到临头再做抉择可就晚了!所以,他到底该怎么做。。

......

再是占尽上风的局势都有被翻盘的危险,看着危险的局势,就更不能听之任之了。

想见的人近在同一座城,却又远在那城中城里。顾郡主虽不与金生水一样茫然,但却是仍有一腔忿忿和不满。只是眼下见不到李宁玉,顾郡主也唯有将骤然生出的,强于往日数倍的胜负欲,全都投入到破局之中。

不过,除了暗中调动李宁玉的那些人手补充李宁玉的计划,她是不是,还能做些别的?只思索了片刻,顾晓梦就有了决断。

“什么?请见大晋太上皇?在这时候?郡主,这是不是,唐突了点儿?”尽管屋内别无旁人,戴笠还是警惕地瞥了一眼四周,脸绷紧着,眼底闪过一丝惊疑不定。

顾晓梦微微一笑,大方坦荡成竹在胸地微微颔首。“没错。戴副使你没听错。我们草原汗国作为友好之邦,本郡主作为一个晚辈,代替父王去探望一二,应该不算唐突,也不难办吧?”

戴笠望了眼顾晓梦,眉头皱起想说什么,舌尖下压又极力按耐了下去。“郡主,这不是能不能办的问题。。”

停顿了片刻,戴笠默默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面上尽量保持着风度和温和。

“郡主,大晋朝堂内部都对太上皇李奕的病情颇有些三缄其口讳莫如深。我们此时去挑破这件事,就等于是掺和进大晋内政。这对我们草原汗国而言,并无益处,还反可能因此粘上大麻烦!”

顾晓梦闻言眉头挑了挑,但却丝毫不为所动。

戴笠眉心不由再次蹙起,目光闪了闪,想到了什么的戴笠忽而轻声问道:“郡主,您该不会,是想去见那位大晋长公主,李宁玉吧?”

尽管放低了声音,安静的房间内,依旧清晰可闻。闪烁不定的目光,更是暗藏着试探、怀疑、不安等等情绪。

不怪人怀疑,自来了这京都城,顾晓梦便常弃了使团与李宁玉待在一处。这,是几日光阴便能生出的心血来潮吗?顾晓梦,还是他们一心为汗国的顾郡主吗?若三年前她们二人便是什么不可言说的关系,那王爷知道吗?

三年前四部的那场动乱。。某个念头一闪,戴笠心口一凉。龙川肥原那令人恼怒的大胆猜测,是不是极可能,并不全是挑拨离间?

顾晓梦眉眼擡了擡,嘴角又上扬了几分。“戴副使要这么说,也没有错。”

戴笠脑袋里翁的一声,眼皮骤然一跳。跳到嗓子眼的心,猛然又沉了下去。

“您,您真的。。”得到想要的答案,戴笠却有些无所适从地再度发出疑问。这是因顾晓梦的坦诚而生出的不敢置信,是在冲击之下,下意识想要挽回什么。

怎么能,怎么会?!这世间,这世间。。

顾晓梦像是没看到戴笠的神情,没听出戴笠话里潜藏着的意思。两手指节交叠起,顾晓梦微微一笑,轻声而不失力量地道:“上次我在宫中被李宁玉带走,李宁玉便与我说起了猛火油之事。本郡主主张,吾草原汗国身为最早与大晋建交的盟友,其条款该有别于其他附属国。”

柳眉上扬,顾郡主往身后的椅凳背上靠了靠,锐利的眼底转而露出几分恣意,几分散漫。

“李宁玉她应下了,并希望我支持压下倭国的事以做条件。不过眼下,她躲在宫里不出来算怎么回事儿?李宁玉若是做不了主,我还白费力气和她做什么交易?”

“不过戴副使,您说那位太上皇是不是该比长公主李宁玉说话更有分量?您说,他会不会,更期望和我汗国合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