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正夏时情意阑珊话说,小鸠儿把那说话……
第51章正夏时情意阑珊话说,小鸠儿把那说话……
话说,小鸠儿把那说话软绵绵的老头从桑树林里搀出来,十分厌烦,刚要辞别,那老者心下感激,对着纯朴的乡情实在佳赞,又兼喜欢这个生龙活虎,且有点脾气的小伙儿,就把拇指上的玉扳指撸下来,要送给小鸠儿。
小鸠儿低头皱眉看看那绿沉沉的玉戒指,也难怪,小鸠儿也是个乡愚,虽然读了二年书,可是底子抽不掉,说道:“谢谢爷爷了,没什么,怎么能拿你东西。”
那老者瞅了小鸠儿一眼,笑道:“傻孩子,拿着吧,爷爷喜欢你……这东西抵你一年的庄稼呢。”
小鸠儿眼前一亮,而后竟默默接在手里。老者轻轻摩挲着小鸠儿的头发,笑了笑,便走了。
小鸠儿听那老者的话,把那扳指拿在手里细细观赏,瞧不出什么好坏,看那老头穿的人五人六的,这绿戒指即便是假的,也值不少钱呢,放在嘴边一吹,又塞进腰里,不题。
慧娥见小鸠儿回来,脸上挂着笑意,便问道:“高兴啥哩?这么一大会子,那人是谁……”
小鸠儿说道:“谁知道是哪儿跑来的老头,假迷三道的。”小鸠儿也动了心眼儿,把扳指一事瞒的死死的,不言语一个字。
慧娥于是没有追问,又说道:“再吃一个烧饼吧,那边还有杏……”
小鸠儿又拿了个烧饼,没滋没味的吃了半晌,不在话下。
慧娥伺候完他们两个爷们,遂带着芸路,挎着篮子,复归家里去,刚刚走至尼姑庵门口,见几个年老的尼姑站在门口,送着一辆翠幔的香车,想必是刚才那个老人的马车,轻轻远去,飘着一路尘埃。
尼姑庵住持走上前来,招呼道:“阿弥陀佛,施主又来给你夫婿送饭了。”这边说着,一伙儿小尼姑过来逗着芸路玩,胳肢的他又笑又躲。
慧娥笑道:“天气热,给他们爷们送点干粮和水。”隔了会儿,又道:“那老人家是谁?刚才从后门出去,摔倒了,我还让小鸠儿扶他。”
尼姑打个稽首,微笑道:“你年轻,又不在这个村里长大,不认得他……怕是你家宋高也不认识呢。”
慧娥问道:“是谁呢?派头不小呢……”
老尼说道:“想想,你公公该认得。这老人迄小就进了宫做太监,当了大半辈子,熬到在长公主身边服侍,如今长公主远嫁出去了,就放他回乡养老,赏了无数的金银财宝……阿弥陀佛。”
慧娥看那老尼的艳羡的样子,笑了笑,说道:“他和你老人家怪熟的,也不进村,单在你这里坐坐。”
老尼说道:“说嘴哩!人常说,衣锦还乡,那是升官发财了……他这样不男不女的太监,没脸进村,生怕乡民笑话他呢,所以就到我们尼姑庵坐坐,远远的看了几眼,就走了。你看他只带了一个马夫过来,也不敢大摇大摆的,生怕惊动乡民。恁这样了,还嫌我们尼姑庵里阴气重,所以他刚才出后门小解去了,断不在我们庵里方便。”
慧娥摇头叹道:“怪可怜的。”
老尼姑冷笑道:“才不呢,这人狠着呢。你想想在宫里几十年,如今能享福了。刚才我听他言语,他如今在镇上住,买了一座三进三层的大宅院,这还不消,还谋划着在你们村买地呢t,往后谁也别想着买地了,都得落在他手里,成了他的佃户。”
慧娥心下一惊,冒了一阵子冷汗,心想以后别再想买田了,可是被这阴阳怪气的老头买走,不知会弄出什么怪事呢。
慧娥着实忐忑,又散散淡淡和老尼姑说笑了几句话,便带着芸路回家了,不在话下。
这一整日,慧娥听了那老尼姑的话,心里不自在,做事也虚头虚恼。
傍晚,宋高和小鸠儿扛着家伙事儿回来,在院子舀水哗啦啦洗了洗,慧娥伺候他们爷们吃了饭,两男子汉也都乏了,早早要歇息。宋高抱着芸路回屋,独剩慧娥一人在院里坐着,待着无趣,就把他们爷们脱下来的脏衣服洗了洗。
夜里,那月光如水,淌淌的干净,院子里净如深潭,慧娥掀水浣衣,心里祈祷,愿那老太监是个善人,千万,万千,别整治乡民。
洗完衣服,慧娥洗了把脸,也要上炕睡去了,一回屋里,见芸路那小家伙光着屁股,趴在宋高的肚子上睡了,宋高也睡着了,父子俩也不知道盖张布单。
慧娥轻轻把芸路抱了下来,放在草席子上,拿着蒲扇扇了两下子,月光从窗户穿过,方方正正落在草席上,还有点亮。
慧娥翻身动了几下子,把宋高惊醒了。
宋高闭着眼,嘴里缓缓嚼了嚼,朦胧道:“怎么现在才睡?”
慧娥说道:“把小鸠儿的衣裳洗了洗。”
宋高又道:“他恁大的孩子了,让他自己洗吧。你不累?”
慧娥说道:“我也没干重活,他也累了一天了,别计较了。”夜深寂寂中,模模糊糊中听到邻院小段的闺女嘤嘤哭泣,慧娥又笑道:“你看有个闺女多好……”
宋高累得狠,依旧答道:“那咱们还要个闺女?”
慧娥忙道:“可不敢啊!有这两个小畜牲够受了,如果再生个儿子,可放在一起淘吧!”
宋高笑了笑,把手伸过去,抓着慧娥的手,没有说话。
慧娥感受他手掌里粗糙的痕迹,圆滚的骨头,越发觉得天长地久似的,滚滚的疲惫和欣慰袭上身来,却又无限惆怅,一头滚进宋高怀里。
宋高笑道:“怎么啦?”
慧娥轻叹道:“怕……”
宋高把她的抓得愈紧,十指交成一柄,说道:“怕什么……有我在呢。”
慧娥喉咙咽了咽,眼角隐隐湿润,便没在说话。
刚刚过完麦,田里稍微轻松了一些,磨坊里的生意又开始了,有几家子人要磨面,有的是新收的麦子,要磨新面,有的是娶媳妇或是家里添了人丁,也要用面。
慧娥也帮着宋高在磨坊里干活儿,宋高一边往碾子里倒麦子,慧娥就在一旁赶着驴,屋里烟尘雾天的,芸路也跟着在一旁凑热闹,暴的满头满脸都是土,像个小泥猴似的。
不一时,慧娥正在碾子下面扫麦麸,外面进来一个人,慧娥扬头一看,竟然是大魁。宋高也停住了手中的活,不悦的说道:“劳驾官人在外面,这里土大,别脏了你的衣服。”
慧娥也冷冷淡淡的说道:“你怎么来了?这里怪脏的,外面说话吧。”说着一迳带着他出来了,看他一身华贵的衣裳,头发梳得光溜溜的,不知要做什么。
慧娥说道:“你有事?”
大魁笑道:“没事,路过看看,生意还好吧……”
慧娥说道:“凑合着能干。”
两人正说着话,那边张媒婆来了,笑嘻嘻的,看着大魁说道:“哟!大相公收拾的真排场,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慧娥笑道:“张妗子,你老没事了?”
张媒人指着大魁说道:“这大相公托我给他说媒,这不是有了好人家,我忙来给他说了……让他在这里等着,我们这就去相亲。你看他这么好的人,多少黄花闺女抢着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