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山东竹枝词》(14)
日照竹枝词良港
得天独厚海路通,
良港数点八面风。
江淮红粟达神京,
转运都由石臼行。
日照古来就是天然良港,历史上曾经云帆出没、商旅云集,成为南北货物运转的要冲。这当然得益于石臼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域广阔、水深底清的自然条件。日照之能够成为今天这样一座现代化的港城,也与此密切相关。
新港
开放最得风气先,
日元贷款第一篇。
鲸吞龙吐今益壮,
欧非亚美一气连。
几近三十年前,石臼港(现日照港的前身)成为全国第一批接受日元贷款的重点项目,并且吸收日本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建设时,曾经引起了很大轰动,我也几次动念要到工地上去深入生活和采访,只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才未能成行。今天的日照港早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可以把整个世界连通一气的大型港口了。
港城
日出初照东海滨,
新城落落天地间。
莫道人少城池小,
游人如织正光鲜。
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不仅历史悠久、名胜众多,自然风光也相当秀美,是理想的旅游、度假、休养之地。走在日照的街头,你会觉得空气格外清新,道路格外宽广,环境格外安静,心情格外放松。因此,北京、济南的不少人都在日照买了房子。
浮来山
山不在高有仙名,
水不在深有龙灵。
三峰都是天外客,
一睹百年不虚生。
浮来山位于莒县城西八公里处,北为“佛来峰”,西为“浮来峰”,南为“飞来峰”,三峰鼎峙并且都伴有动人的神话传说。浮来山虽无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秀,却以特有的清静优雅和得天独厚的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游人纷沓至来。
银杏王
远看山峦近似楼,
史称化石不计秋。
根深直可通东海,
豪气更得逼斗牛。
浮来山上有个定林寺,定林寺里有棵银杏王,树高二十六点三米,周粗十五点七米,树龄三千五百多年,号称“天下第一银杏树”。银杏王参天而立,冠盖数亩,气象万千。1994年为了创作长篇小说《羊角号》,我曾专程去浮来山瞻仰过银杏王,并在荒凉的山寺里过了一夜。正是那一夜,我被银杏王的传说深深打动了,由此才有了《羊角号》里那棵火烧不死、雷劈不倒、水淹再生的老白果树。银杏王真可算是我的“福星”呢。
刘勰
少年夜梦思圣贤,
中年矢志有鸿篇。
老来燔发隐山野,
轰轰烈烈天地间。
刘勰是莒县东莞镇人,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早年家境贫寒,但笃志好学,梦中见到过圣人。后寄居江苏镇江南定林寺,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三十二岁时开始写作《文心雕龙》,历时五年终于得成。梁武帝时历任奉朝请、东宫通事舍人等。晚年出家,法号慧地。刘勰另有《灭惑论》、《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等流传于世。
牛角号
或曾狩猎南山坡,
或曾破敌卷洪波。
或曾祭天告民苦,
或曾狂舞向天喝。
牛角号出土于莒县陵阳河,陶制。1994年我在莒县博物馆里见过。长篇小说《羊角号》的名字就是从牛角号中化生的。
五莲山
五朵莲花天地生,
奇秀不减雁荡峰。
山寺钟鼓经年久,
秋色满眼流金风。
五莲山位于五莲县东南部,方圆十三平方公里,主峰高五百一十五点七米。唐宋时代,五莲山就有佛事活动,明万历年间,蜀僧明开和尚在此定居,后因为皇太后治愈眼疾,得皇上敕赐:“山曰五莲,寺曰光明。”五莲山遂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山之一。
杜鹃花
早知杜鹃生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