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山东竹枝词》(6)
淄博竹枝词齐国故城
东方大国姜田齐,
宫城民园六十稀。
倘使当年得重现,
天下临淄无人媲。
齐国故城位于淄博市临淄区,东傍淄河西依系水(今泥水河),北靠平原南对牛山稷山。齐国故城在历史上存在了六百三十多年,是当时少有的繁华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南北近九华里,东西七华里有余,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廓城;小城在大城的西南方,南北四华里余,东西近三华里,是国君居住的宫城。两城总面积达六十余平方华里。
殉马坑
地下烈马六百匹,
千乘之国雄风知。
战鼓一擂腾空起,
胜似陶马在关西。
临淄殉马坑位于齐国故城东北部,系春秋时期齐景公墓地的一部分。殉马坑呈“u”形,东西各长七十米,北面长七十五米。仅1982年发掘的西面南端三十六点五米,就见殉马一百零六匹。按此密度推算,全部殉马当在六百匹以上。
韶乐
齐都之音韶乐煌,
夫子三月肉不香。
尽美尽善陶人意,
国富亦须精魂扬。
韶乐大概要算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了,传说为虞舜所作。《论语·述而》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又称赞说:“尽美矣,又尽善也。”齐国故城中有“孔子闻韶处”。
蹴鞠
不信足球出古齐,
千年说来总觉奇。
不是蹴鞠传西域,
哪得今日天下靡。
有关“足球发源于临淄,是从齐国的蹴鞠演变而来”的说法多年前即有耳闻,但总不以为然。2007年晚秋我到临淄时,特意走进足球博物馆,对蹴鞠的发展历史和足球的由来进行了一番考察,结论却是无可置疑的。足球是当今社会最受民众关注的体育项目之一,足球源自于齐鲁,亦可称为一大贡献也。
瓷都
五大瓷都说淄博,
百处窑炉千处歌。
而今更向全世界,
陶艺瓷花竞婀娜。
淄博是中国五大瓷都之一,早在距今八千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就开始了陶瓷生产,到唐宋时已颇具影响;寨里窑的青瓷、磁村窑的黑釉瓷、博山窑的绞胎和彩瓷等都曾名噪一时。改革开放以后,淄博的陶瓷业取得长足发展,已逐渐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瓷都。
彩陶
凤凰涅槃久有传,
火中泥土结华丹。
名师更得巧手做,
人间捧出五彩园。
博山彩陶源远流长,许多年前,陶瓷生产还处于国营和集体化体制下时,我曾专门到博山彩陶厂做过考察。这次去博山也还是没忘了彩陶,遗憾的是彩陶设计和生产已经分散化个体化,再也看不到当年的规模和场面了。好在参观陶瓷展览馆时,那里五彩斑斓、美不胜收的彩陶精品让我感到了安慰和鼓舞。
刻瓷
金刚妙笔手中拿,
只把瓷盘当纸画。
画得瓷盘成国礼,
五洲四海称奇葩。
刻瓷始于清代,据说最早只是为了给皇帝刻点诗词之类的东西。淄博的刻瓷艺术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如今已经汇集了不少刻瓷艺术家和一大批刻瓷艺术精品。二十几年前,为采访一位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刻瓷艺术家我曾专程去淄博,亲身领略了刻瓷艺术的魅力。
鼻烟壶
人称大师不为巫,
细看作品是烟壶。
银鹤如云因虎惊,
道是妙曼出险突。
在淄博参观鼻烟壶展览时看到一幅作品,正面是一群飞翔的白鹤,如云似雪动人无比,画的右下方则是几棵老树和几只跃动的老虎。画上的题语是:“一切美好的事物背后都饱含着不利和危难。”驻步品味,画里画外确有几分哲理和深邃的成分。人称画者为艺术大师,吾信之也。
中国陶瓷馆
古往今来有细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