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山东竹枝词》(3)
济南竹枝词泉水
青龙白虎下南山,
当头偏遇火成关。
揭地掀天喷珠玉,
七十二泉称大观。
济南泉水闻名天下,在不过几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汇聚了几十个名泉,不仅中国,即使走遍世界也难得找出第二个城市来。泉水的形成得益于泰山北麓丰富的地下水。当那些地下水沿着石灰岩所构成的大大小小的孔道,一路潜行来到济南时,突然遭遇火成岩的阻挡,于是激流上涌,众多泉眼和泉群便形成了。济南古来就有七十二名泉之说,其实单是市区内的名泉就不下一百处。众多的泉水和泉群,构成了济南特有的地理和人文景观,成为济南最大的一笔财富和资源。
泉城
傍水临池兴桑麻,
人泉相依好安家。
古来都说济南好,
泉是城魂人是花。
一个城市的形成离不开地理和人文方面的原因。有人说济南是因为泉水才引来了众多人群,逐步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大都市的,我觉得有道理。依山傍水安营扎寨是军事常识也是生活常识,起码是在远古和城市兴起阶段,泉和泉水的作用是无可代替的。闭上眼睛,放开思绪,我甚至可以看见当年济南的先民们围在泉水旁且歌且舞的情形。这当然不是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历史肯定是这样走过来的。不是吗?
趵突泉
泉涌若轮说千年,
一池欢水诗百篇。
非但景色十分好,
甘露泽润万家田。
趵突泉是济南的群泉之冠,平地喷涌、腾跃于水面之上的三股泉水,吸引了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双眼睛。但窃以为,欣赏世间第一等景物单凭眼睛是不够的,得靠心——靠心灵的感受和领悟;用眼观之则浅、则短,以心感之则深、则远。譬如趵突泉,若只以眼观之则感叹几声、赞美几句也就过去了;倘若以心感之悟之,即使事过多年或者远隔千里,只要眼睛一闭思绪一凝,那喷涌的泉水就会花一样地在你面前开放,使人如饮甘露如沐甘霖,甚至于进入心旷神怡、全身通泰的境地。此时的趵突泉不仅可养人耳目,亦可滋润心田、助长灵苗了。这样说或许有点玄,但确是我的真实体会。
黑虎泉
谁见黑虎城中生?
咆哮日夜如雷鸣。
护城河中增岁月,
冬生热雨夏播风。
黑虎泉位于济南环城公园南隅的护城河岸边,泉源处于悬崖下一深三米、高两米、宽一点七米的天然洞穴内;洞口由青石垒砌,内有巨石盘曲伏卧,上生苔藓,犹如猛虎深藏;泉水从巨石下涌出,发出震天轰鸣,酷似虎啸。黑虎泉是济南四大名泉之一,也是济南四大泉群之一。明朝诗人晏壁有诗云:“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
珍珠泉
人称珍珠有线穿,
串串层层用劲翻。
水宫儿孙忙吹泡,
世间父子竞相观。
珍珠泉位于泉城路中段原德王府、今省人大常委会院内。泉池呈长方形,面积一千二百四十平方米,四周设有汉白玉雕刻的石栏。池中泉眼甚多,串串银珠自水底翻涌而上,有如万斛珠玑千层雪玉,令人不胜欣悦。此诚为世间之“珍珠”也。
石上泉
古诗有句道山阶,
五龙潭边怕湿鞋。
清泉涓涓石上流,
顽童赤脚呼阿爷。
五龙潭是济南四大泉群之一,也是面积最大、水眼最深的泉池之一。石上泉位于五龙潭北侧,在不下几十平方米的地面上,泉水透过石板或地砖漫溢而出,淙淙汩汩,令人喜不自胜。十几年前我写《都市之梦》时,曾经亲眼目睹了几只喜鹊在石上泉中洗濯羽毛的情景。如今石上泉已经重修,每到夏日人们争相而至,挽了裤腿脱了鞋袜,尽情地享受人泉相亲的乐趣。
王府池子
道是王府实民园,
不尽泉涌呈奇观。
冬暖夏凉绕细雾,
赢得健儿满池欢。
王府池子属于珍珠泉泉群,因为明时位于德王府院内故得此名。清时废德王府为巡抚衙门,王府池子才“流落民间”,所谓“旧时王府院中池,流落民间百姓家”即指此也。王府池子泉眼旺盛,池水面积与趵突泉不相上下,游泳者四时不断。
百脉泉
百脉汇聚五梅开,
才女诗情汩汩来。
休说绣江水色浅,
研墨从容写凤台。
百脉泉位于章丘市龙泉寺南侧,因“百脉沸腾,状若贯珠,历落可数”而名之。百脉泉池长二十六米,宽十四点五米,深两米。池中数不清的泉眼喷珠吐玉,有如雪梅怒放,令人目不暇接。宋代文学家曾巩称:“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泉为魁,东则百脉为冠。”明代戏曲家李开先亦有“水劲无过济,脉泉更著名”的诗句。百脉泉泉群是绣江河的源头,泉群中的墨泉亦为人所称赏。李清照纪念园位于百脉泉公园内。
泉边人家
门外泉塘窗前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