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都市之梦》(8) - 刘玉民作品全集 - 刘玉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零四章《都市之梦》(8)

大地之手

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作战时,哪怕伤痕累累、精疲力竭,只要一接触地面,一接受母亲的爱抚,就能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无尽的能量,化险为夷、所向无敌。后来他被宙斯的儿子赫拉克拉斯举到半空,才战败身亡。斯大林曾经把党比做安泰、把人民比做地母盖娅,他说,只要党永远不离开人民母亲,就能所向无敌,立于不败之地。革命如此,建设也如此。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建设如果离开了人民母亲的热忱和历史主动性,实在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人民城市人民建”,由此成了响彻云霄和风行一时的口号。但那口号的出处——发明权和版权的归属,多年却众说纷纭,成了一桩疑案。

天津人当仁不让。说的是某年某月某日,外环路开工在即,但囊中羞涩,市长李瑞环把一批当地实业界的首脑人物请到一起,说:我请你们吃麻花,你们帮我出资修外环路。一顿麻花下来,果然集得了可观的数目。实业界的头头脑脑们说:李瑞环的麻花真够贵的,一根值好几万。为这件事天津人议论纷纷,许多人上书中央,告李瑞环强行摊派、一平二调。事过不久,国家主席李先念到天津考察时,李瑞环特意请他题写了“人民城市人民建”几个字,并且制成巨型牌匾,竖到外环路工地现场……

济南人理由充足。图书馆里有报纸,资料室里有材料,档案馆里有照片。那还是“文革”前的一九六四年前后,段毅担任济南市委书记时,城市建设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全市几十万群众一齐上阵搞街区建设,修街巷,铺马路,清垃圾,挖淤泥。两年治理大小街巷两千余条,市里只出了三四十万元。一九六五年七月三十一日人民日报头版,以《济南居民自己动手建设城市》为题发表消息,并刊登了《做城市的主人》的编后文章。“文革”前这个传统一直被保持和发扬着,国家有关部门也特意到济南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北京人不肯认帐……

西安人有根有据……

好在这起有关发明权和版权的纠纷,并不涉及侵权和经济利益,各方尽可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问题的关键倒是在于,哪儿的巨人安泰能够始终不离脚下的土地,哪儿的地母盖娅,能够施展出更加让人惊叹的神通。

地母盖娅,愿你永远高举你的双手!

省长与省直机关的干部们

游济南不游趵突泉、大明湖是遗憾,游济南不游环城公园同样是遗憾。环城公园自北而南、自西而东、自南而北,把五龙潭、趵突泉、黑虎泉、大明湖连成了一个整体,被誉为济南姑娘脖子上的一串绿色项链。游人有兴,泛一叶小舟顺流而下,尽可领略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描绘的诸多场景情趣。

环城公园原本是老城的护城河,多年失修和自暴自弃,使河道淤积污染,两岸被居民单位随意瓜分占用完毕。一九八三年秋,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在一份剪报上写下了“西安建了环城公园,济南能不能办到?”一行批示,由此拉开了环城公园建设的帷幕。

环城公园的拆迁和建设牵扯到方方面面,更加当时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拆迁实行的是“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建设实行的是“按人头包资金包工程量”,单靠济南市的力量和权威显然远远不够。动员大会预定梁步庭亲自出马,但事到临头,梁步庭被青岛“小交会”缠住手脚,只好打电话让省长李昌安代表他出席坐镇。

李昌安其时正在泰安检查工作,接到通知后立刻驱车返程,恰好在动员大会开始前几分钟,准时到达会场。

参加会议的有山东省、济南军区、山东省军区和济南市各有关单位的领导人,通知发出了一千多份,实际到场不过五百多人,使一个偌大的会场显出稀稀拉拉、冷冷落落的样子。会议进行,李昌安悄悄吩咐有关人员清点人数。清点的结果,缺席的绝大部分是省级机关各厅局和下属单位的领导干部。

轮到李昌安讲话了。

“今天我们在这儿开的是环城公园动员大会。环城公园是济南市的工程,是全体济南市民的工程,当然也是省直机关和下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工程。今天省直机关缺席的不少,这说明这些单位的干部对环城公园认识不足,对济南市的工作不支持。散会以后,通知没有到会的单位的主要领导人,明天上午到省政府补课,两天以内必须向省委省政府写出书面检查!”

讲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第二天补课准时进行,两天以后,几十份书面检查送到李昌安面前。李昌安逐个审阅,发现某司法单位既没有参加会议也没有写来检查,当即让秘书查问。那个司法单位被迫送来报告,说是会议通知被不知什么人传丢了。李昌安郑重地写下了一行批示:立案侦察,看看这里到底是什么问题!

一次会议、几十份检讨,在省直机关和济南市上上下下引起了强烈震动。自此,环城公园工程一线绿灯,省直机关和下属单位的干部们,对济南市城市建设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个体户与“双大功团”

北京有个龙须沟,济南也有个龙须沟;北京的龙须沟又脏又臭,济南的龙须沟又臭又脏。

济南的龙须沟叫做工商河。

工商河是济南开商设埠以后,为了便利水上航运,由济南工商界筹资,人工开挖的一条与小清河首尾勾联的河道。那时小清河内鱼虾欢跃、篷船往返,工商河内也是鱼虾欢跃、篷船往返。后来小清河内鱼虾绝迹、污水横流,工商河内也随之鱼虾绝迹、污水横流。而由于工商河地势平缓,上下游落差极小,市内污染物大量倾入,很快便成了藏垢纳污、蚊蝇孳生、臭气熏天的地方。沿河几百个单位、十几万居民苦不堪言。八六年三月,济南市委、市政府毅然发动了工商河治理战役。

战役的基本形式是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成千上万的市民和工人、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开上了第一线。清淤垒堤最艰巨的时刻,解放军某部“双大功团”奉命投入了攻坚作战。

这是个闻名遐迩的英雄团队,其时刚刚从老山前线凯旋归来。全团官兵中有九十六人负过伤,五十三人身上还带着弹片,七百二十三人患有长期蹲猫儿洞所造成的综合疲劳症。部队足足一年半没有休整过,三十八名同志婚期已定,八十九名同志批准休假探家,另外还有二百八十名面临复员的老兵,急需回家解决“个人问题”——那是部队干部战士对于找对象、结婚的特有专用名词。但面对工商河治理的需要,人民城市建设的需要,指战员们退掉了车票,推迟了婚期,带着伤疤、弹片、病痛,一路浩歌开进济南,开进半腰深的污泥臭水里。

工商河被震动了,百万济南市民被震动了。一群群少先队员送来了茶水、锦旗,一伙伙街道办事处的老妈妈,送来了鸡蛋、毛巾。有时一辆汽车驶来,卸下几百斤西瓜随即就驶走了,战士们连一声谢谢也没处说去。

那天早晨,二连的战士们刚刚从帐篷里爬出来,一辆三轮车带着满满两筐油条、两桶甜沫,便出现在他们面前。

推车的是一对三十二三岁的夫妻,男的姓杨,女的姓赵。

“解放军同志,吃油条啦!”男的高声喊着。

副连长王仲远应声走过,问:“多少钱一斤?”

“俺这不是卖的,是送给大家当早点的!”女的也亮开了嗓子,那嗓子好甜好亮,一听就像是饭店女老板招呼客人的声音。“还有甜沫!甜沫是咱们济南最有名的!你看,有菜、有粉丝、有豆还有花生米,可好喝啦!”

王仲远又惊又喜,说:“这怎么行!咱们解放军哪兴白吃白喝的!”

男的说:“这是我自己饭店里做的,我自愿送来的,跟你们无关!”

女的说:“怎么是白吃白喝?你们给俺们挖河挣金了挣银了?”

王仲远还要说什么,一碗甜沫、几根油条已经塞到他手里。二班长孙修泉和一群围拢过来的战士,手里也立刻被塞得满满的。

“油条——甜沫(左口右来)——”自那,每天早晨这对夫妻都准时出现在工地上,连风天雨天也从没间断过。

建委主任与厂长们

“要想富,先修路”,乡村如此,城市也如此。地处济南西北部的天桥区,多年里一直把修路作为造福群众、促进经济繁荣的拿手好戏。

修路是好事,资金是难事。作为市区中心圈以外的道路,市里至多给一点鼓励性补助,大量的、主要的要靠区里自己解决。

区里偏偏穷得可怜,只好把眼睛盯到住区内的企业身上。住区企业也真够意思,否则济洛路、堤口路、北园路、无影山东路等大大小小十几条道路,压根儿还是没有影儿的事。

九一年,无影山中路西段被列为区政府计划为群众做的十件大事的头一件,区长李华理出任指挥,副区长阎丰兴出任副指挥,建委主任李焕文自然只有打头阵的份儿。

“咱们修路还不是为了大家?路修好了,对厂子和大家都有好处嘛。”李焕文抓的第一件事是集资。大小是个建委主任,加之人熟道理通,铁路局、交通厅、煤炭厅、汽车制造总厂等大单位好不痛快。济南第一印染厂生产不景气,工人只发百分之七十工资,李焕文原本没抱多少期望,但人家厂长一听要把无影山路东西一线捅开,当即决定捐资一万元。但这只是部分单位,另外一部分单位并不那么轻易利落。

“中央三令五申不准乱摊派,你们要干什么?”

“路是给我们厂里修的吗?凭什么跟我们要钱?”

“路不通怕什么?多少年不都那样过来啦?谁叫你们闲操那个心的!……”

板着脸发一通态度,说几句难听的话,这还是好的,有的明明经营情况不错,又是直接受益单位,但他就是一毛不拔,甚至上访告状。遇到这种情况,李焕文就不得不采取一点“非常手段”了。有的先不管他,路修到门口了,没钱了停工,让他的车出不来进不去。有的路修起来了,各种管道线路卡住,就是不给他接。有的……

济洛路上有个汽车改装厂,李焕文第一次派人去,人家的行政科长说厂长不在家,等回来汇报汇报再说。第二次派人去,人家行政科的工作人员说科长不在家,等回来问问情况再说。第三次派人去,人家的传达员说工作人员也不在家,等回来了告诉他抽空给区里回个电话。李焕文火了,喊着司机,悄无声息地到厂里去兜了一圈,回来立即吩咐建筑管理科,给改装厂下达违章通知:

……经查,你厂正在建设的电楼子未经批准,所用建筑队也未经资格审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着令立即停止施工,接受处理……

通知下达当天,汽车改装厂负责人便亲自找到李焕文面前——按照国家规定,违章建筑、违反建筑队伍管理办法,有关部门有权做出责令停止施工、拆除已有建筑物、遣散队伍并课以罚款等处理。

“怎么,找我有事吗?”李焕文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