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情况有点失控了 - 重生小小地主婆 - 夜葳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72章情况有点失控了

第172章情况有点失控了“那我们呢?我们也得去啊!”刘福贵连忙说。

刘桂荣趾高气昂,“我们苏家的事儿,刘家不该参与的。”

“桂荣,这不行啊……”刘家人簇拥着刘桂荣,吵吵嚷嚷地进了屋子,继续他们商量了一整天都没订下来的“分赃”计划。

虽是倦极,可苏氏兄弟躺在炕上还是睡不着,苏秋生问,“哥,你说族长会怎么惩罚咱娘?”

苏春生叹了口气,“不知。”

苏秋生又问,“族里真的会给咱们拿银子读书?”

“这……”苏春生想了说,“可能会的,不过,这世间没有平白无故的好处,咱要是用了族里的银子,往后也得为族里做事的。”

苏秋生冲着黑暗撇了撇嘴,“既是这样,我宁愿欠元宝的,也不愿意欠旁人的。”他对宗族实在是无感,若不是因为刘桂荣,他是不愿意认祖归宗的,而且,他知道苏春生也是这么想的。

“先把这一关过了,回头我们再想法子。”苏春生语气沉沉地说,他完全明白苏秋生的意思,这就是两位先生对他提起这事儿后,他那么犹豫的原因。

伴着初升的朝阳,一长溜十几辆马车,驶向了苏家大院,刘桂荣看得口水都差点儿流出来了,“这宗族就是不一样啊,也不知道会分给咱们多少银子。”

刘福贵和刘福财连连点头,“就是就是。”

刘桂荣没好气儿地白了他们一眼,可刘家兄弟却依旧能保持笑容。

刘桂荣可没忘了这阵子在刘家受的欺负,她正想等过了这次,好好地报复一下,但刘家人并不怕,因为他们知道刘桂荣的软肋,到时候只要他们联起手来努力恭维刘桂荣,刘桂荣就会忍不住把手头的所有都贡献出来,比如上次那支给妾室订亲的金钗,就是这么弄过来的。

可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看到的这些马车,全都是元宝出钱弄来的,其中有四辆本身就是元宝早就置办下的,其余的是苏春生出银子雇的,包的是一整天,这场认祖归宗的仪式,苏春生前前后后共用去了价值五百多两的银子和东西,所以事情才能办得如此顺利。

众人下了马车,进了苏家大院,一进正堂早已经过了一番连夜的布置,此时显得庄严肃穆,这间正堂应该是苏家大院中最大的一间屋子了,原本苏春生就是打算在这里待客和举行家中重大仪式的,不得不说,他很有远见。

元宝也有机会进去,只不过是坐在一扇小屏风后,而另外一扇大屏风的后面,坐得则是刘桂荣、苏巧巧、苏悠然和一些陌生女眷,至于刘家的女眷,她们根本就没进得了苏家大院。

这样被单独分割出来的感觉很不好,元宝有些无聊地看向大堂的正中,借以消除紧张。

正堂中有好多人,这些人有元宝认识的,比如昨天来的两位先生,他们今日穿了官服,有里正和歇脚村中的教书先生等有头脸的人物,他们都是来当见证人的。

另外还有几个人是元宝不认识的,比如坐在正中主位上的那位颇有威严的老者和一些其他面生的男子。

后来元宝才知道,那位老者就是苏氏族长,那些面生男子都是在族中比较有威信有地位的人,因为路稍微有点远,所以有些德高望重的族中老者并没到场,除了苏族长外,苏氏家族今天还来了一个以往元宝未曾见过的此事的关键人物,那就是苏先生。

苏先生今年四十来岁,身材矮小干瘦,相貌平庸但一脸的严肃,看起来让人颇有几分敬畏的感觉,只是过于古板了些,他在县学任教,据说是那里最好的先生,但没教过苏春生兄弟。

昨天,教谕和训导在了解了苏家的情况后,给苏苏春生兄弟出的主意就是认祖归宗,利用宗族的力量来名正言顺地制裁刘桂荣,然后向他们推荐了苏先生的宗族。

其实这样的人家是挺不好找的,首先必须是同一个姓氏,而姓苏的人家在当地并不多,至少不像张、王、李、赵等姓氏那么常见,其次就是宗族必须在当地,并俱有一定的力量,族风较好,且出过若干优秀子弟,不然的话,管教不了刘桂荣,也容易贻笑大方。

第三就是得人家愿意接受苏春生兄弟姐妹并管他们家的这一摊子烂事儿,要知道,大的祖宗是瞧不上他们的,不可能说接收就接收。

这次来的这个苏氏家族,从人数上来算有百多人,可称得上是大家族了,却不是什么有名望、根基的家族,家族子弟基本上都在乡下务农,就是在他们生活的村子里,也谈不上一手遮天,而他们家族中最有出息的人则非前面提到的那位苏先生莫属了。

苏先生是举人,却没当官,因为举人原则上讲虽然有做官的资格,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情和银钱去“跑官”,其实就算是中了进士,这一条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些进士要么干脆闲赋在家,要么就补了些很不好的缺,依旧穷困潦倒,更何况苏先生只是个举人呢!

而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这个苏氏家族的能力是多么有限了——举全族之力也没能让最优秀的弟子做上官!

不过,也恰恰是这一点,最能打动苏春生——这样的家族比较容易收买!

由于苏春生和苏秋生做决定很快,出手又非常大方,所以等他们昨天下晌儿到了县里之后,教谕立刻带他们去找了苏先生。

苏先生听说了刘桂荣做的事后,那也是义愤填膺,满口答应下了认祖归宗之事,直接带他们回了苏氏家族所在的村子,然后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坐在一起商议了一番,自然了,苏春生免不了要奉上足够的礼品并给了一笔“劳务银子”,还细心地安排好了出行的车辆等。

元宝这边还没观察完,那边苏族长已轻咳一声后,开始讲话,别看他年纪挺大已近七旬,却身板硬朗声如洪钟,而且说起话来那是相当有水平的,有些话元宝都没太听明白,总之就是一句话,通过各方面的考证,歇脚村苏家一家人符合了入族的条件,现在要接纳他们认祖归宗。

接下来就一连串的仪式,还别说,那是相当的正式和繁琐啊,而且这还不算完成,还要等到去苏氏祠堂再拜祭过一次,才算彻底结束,不过,今天显然是来不及了,所以这最后的一步,要等到以后再说了。

仪式告一段落,众人停下来休息,准备好的茶点果子等物,流水般地送了上来,都是在庆安县城内能置办到的最好的,苏氏族人吃得很开心,苏氏族长微微眯着眼睛,貌似在休息,其实是在心中暗暗打着他自己的小盘算。

而大屏风后,刘桂荣也吃得满嘴满脸,边吃还边和一旁的苏氏家族的女眷套近乎,“这族里的日子过得可真是好啊,不知我们这认了亲,能分到多少银子啊?我们能搬到你们那里去住不?”她还是认为,今天的所有,都是由苏氏族人提供的。

要说吧,这刘桂荣也是见过世面学过规矩的人,方才在仪式进行当中那是丝毫没有失态的,只是这吃的东西一上来,才现了原型,露出了她粗鄙的一面,而这其中的根源,其实也不能完全怪她。

自打安安然然出生后,刘桂荣无论生活水平还是生活环境,那都是节节攀升,口味品味也都像她那满身的肥肉一般,在不知不觉中就养了出来。

从这样的生活中直接掉到在刘家连粗粮都吃不饱的水平上,这让刘桂荣如何能受得了?昨天她就后悔了半天一夜了,早知她还得回刘家,至少她得在苏家大院里混顿午饭吃再走啊!

听说了今天有这么个仪式,刘桂荣那是晚饭和早饭都没吃啊,就等着中午这顿呢,而现下见仪式差不多结束了,她的午饭很可能要再次“飞”走了,她怎么能不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先混顿好吃喝呢?!

苏氏族中今日来的这几个女眷,身份也不一般,最重要的是,她们的体格都很强壮,因为她们早在昨日就被族长安排下了任务,更清楚地知道,接下来等着刘桂荣的会是什么!

所以听了刘桂荣的话后,她们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很是蔑视地轻哼一声,然后继续不急不缓地吃自己的。这么好的茶点她们也极少吃到,只不过,她们既没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任务,也知道等下还有丰盛的午餐在等着她们,下口还是很留情的。

刘桂荣却有些急了,她不在意旁人瞧不起她,可她却很在乎能不能弄到银子,而且是马上弄到,她可不想再回刘家过那种无望的日子了,哪怕是一天她也受不了!

“大姐啊,我问你话呢,你咋不说呢?现下咱们可是一家人了,分银子总得有我们的份吧!再说,让我们认祖归宗不就是为了给我的儿子们出银子读书嘛!”刘桂荣有些苦口婆心,而且她觉得这就是明摆着的事,见对方还是不搭理,不由得提高了声音,“你们别是不想把银子分给我吧?!”略略点头,很大度地表示,“那也行,那你们就给我做主,问元宝要出些银子来,这总成了吧?!”

忽然间族长发出了一声高呼,“何人在那里喧哗?!”他正在想呢,如果接下来就直接惩治刘桂荣,是不是有点太突兀了,哪承想,刘桂荣更是个沉不住气的,自己跳了出来。

刘桂荣一点没害怕,她正愁没机会说话呢,刚才是特地大声引人注意的,她立刻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站在正堂当中就说开了,内容无非就是要银子,要么这笔银子由宗族中出,要么就让宗族帮忙问元宝要,总之不管怎么样,想让苏家兄弟去读书,就得先满足她的条件,而她的要求在昨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因为她觉得宗族的力量大,一定有法子问元宝把银子要出来,反正这银子也不是族里出,族长一定会答应的!

“无知蠢妇,竟然不知廉耻地提这种过份要求,不仅坏了我苏氏一族的声望,更残害了我族中子弟……”族长朗朗而言,说到关键处,竟然还站了起来,但如果有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族长并不怎么生气,因为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族长的心思和刘桂荣是一样的。

6◇9◇书◇吧

没来之前,族长还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可等到马车一路行来,看到望也望不到头的绿色,还有那些整齐分布于其间的屋舍,在田间地头忙碌着的佃户们……族长的心中就开始变得火热起来了。

二十余顷荒地啊,三千多人的大村子,只要再有两年就能变成几千亩的良田,再过几年人口就有可能超过四千、五千,毕竟除了生育,还可以吸引那些无地的外乡人啊!

这样的苏家村,不正是族长梦寐以求的乐园吗?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么能把这些名正言顺地占为己有,幸好,他已迈出了很成功的第一步——苏春生兄弟已是他的族人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