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刘桂荣的最终归宿
第173章刘桂荣的最终归宿安安然然则是放声痛哭,“不要杀我娘啊,不要啊……”
需要提到的是,苏巧巧并没冲出来,她如同被吓傻了般,瑟缩在原地,一声都没出,一步都没动。
紧接着,冲出来的五个孩子便齐齐地磕起头来,那是又狠又猛,铿然有声,他们的额头很快便青肿一片,再接下来,鲜血就从他们的脸上蜿蜒而下了,大有族长不答应就齐齐磕死的架势,一时间苏家大院的正堂内一片凄惨。
这样的情景,让和歇脚村苏家有交情的人都迅速行动了起来,求情的求情,讲道理的讲道理,阻止的阻止,而这其中最打动苏氏族长的是教谕的一声大喊,“快,快,快,万万不可让元宝小姐出了事儿啊!”
族长心中一凛,对刘桂荣处罚得如此严重,其中有很大部分是为了讨好元宝,如果弄巧成拙可就不好了,他看向地上跪着的五个孩子,他原本以为这些都是苏家的孩子,要知道,苏巧巧和元宝同岁,族长又都没见过,弄混了很正常。
可细看之下还是能发现问题的,元宝的穿戴都很好,根本就不是乡下女孩儿的能置办得起的,还有丫鬟在一旁照顾解劝她,再想想元宝方才说的话,心中不禁有些惶惑,照理说,元宝应该对刘桂荣恨之入骨才对啊,为何还要给刘桂荣求情呢?
要说吧,这贪心的人往往过于重利,而忽略了情,元宝虽然讨厌刘桂荣,但刘桂荣不是苏友旺,没做出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坏事,元宝并不恨她。
最重要的是,认祖归宗这件事是苏春生和苏秋生共同做出的决定,如果刘桂荣因此丧命,这将是他们兄弟两个终生无法打开的心结,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也无法再去面对下面三个年幼的弟弟妹妹。
想到这些,元宝的心都要碎了,想当初苏友旺那般过份,元宝也会拦着苏春生不做出格的事儿,还竭尽所能地给苏友旺办了很是像样儿的葬礼,这其中保护苏春生的人身安全只是一方面,也是怕苏春生因此心理上会产生沉重的负担。
事情演变成现在这种样子,不仅苏家兄弟觉得不可控制了,就连族长也有同样的感觉,不过,族长毕竟是年老成精的人,身为一族之长,他无论是见过的事还是做过的决定都很多,所以很快镇定了下来。
族长义正言辞地开口,“苏春生、苏秋生,你们都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族规也是懂得的,”方才在仪式上,族规被宣读了一遍,苏春生兄弟都承诺无条件遵守,“你们二人且说说,我对刘桂荣所犯之错的处罚,可有不合规矩违背族规之处?!”说得那叫一个公正严明,大义凛然。
现实情况也是这样的,刘桂荣明目张胆地侵害他人财物,这是坏了族中的规矩和名声,其罪相当于打劫,而且数额巨大,刘桂荣还用亲生子女的前程做要挟以谋私利,这是谋害苏家子嗣,不贤不慈不孝(说的是孝敬苏氏的列祖列宗),只这一条,就是死罪!
见苏春生兄弟无言以对,族长再问,“既然我没有决断错误,你等这样公然阻止,难道也是视族规如无物吗?还是觉得我身为族长,该为你们这一家之事,就乱了规矩?我若如此,该如何服众?!我们苏氏一族,可还有安稳日子可过?!”
苏秋生脸色灰败地看向了苏春生,发现苏春生全身颤抖,却偏偏说不出一句话来,元宝也发现了形势的不利之处,她灵机一动,率先往前爬去,爬到最前面后,她又开始磕头,“娘救我、养我,就算有错,我也不能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她死,要杀就先杀了我吧,让我替娘去挨打,替娘去死……”既然讲理不通,她就说情,她不信,宗族的力量再大,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杀她这个不是族里的人,而且,在苏家大院和苏家村里,她也不是那么好杀的。
梁秀梅上前来拦着元宝,元宝对她使了个眼色,梁秀梅一直和元宝同吃同住,本身又是个机灵的,立刻领会了元宝的意思,她不再拦元宝了,而是回头看了自家姐姐一眼后也跪了下来,一边痛哭一边大喊,“东家不能死啊,要杀就杀奴婢吧!”
紧接着,一进院子的正堂中跪倒了一片,都是元宝的下人们,别看平日里元宝的下人并不多,挡不住她的佃户多,一有大事儿,比如今天,就会从村子里临时征召帮手,然后按天出工钱。
因为工钱丰厚,佃户们都挤破头地争取这样的机会,此时,正堂中端茶递水的下人占了所有人数的一半儿,此外,还有那些在门外侍候的,这一跪一哭,就是黑压压满地啊,声势极为浩大,连族长的脸色都变了变。
刘桂荣在五个孩子跪地磕头时,就因那阵嘈杂而悠悠转醒了,只是她无法出声儿,又被吓得全身酥软,只能蜷缩在地上默默流泪,当事到临头时,她的心里才似乎闪现出了一道光亮,让她霍然开朗,而她最先想起的,则是梁大娘曾对她说的那句话,“太太啊,就是没吃过大亏!”
是的,因为元宝的良善和忍让,才刘桂荣越来越贪心和肆无忌惮,她的头脑又不够聪明,完全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她靠着元宝又赖着元宝,利用她那一点点对苏家孩子们的生养之恩以及元宝对苏家孩子的疼爱,终于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吃了一个以生命为代价的大亏。
当看到苏家的孩子和元宝为她求情,她又燃起了一份希望,等听到苏氏族长的拒绝,她已心如死灰,而她万万没想到,元宝竟能为了她如此尽力,更在这时切身地体味到,元宝所拥有的力量,和以往对她的宽容。
“嗯哼!”族长大声地假咳了一声,表示他有话要说,元宝会意,抬手向后一招,苏家村的下人们训练有素地马上噤声,却并未起身。
族长又是说了一大堆的话,主要意思是元宝的做法儿很让人感动,而苏氏家族也不是不讲情义的人,既然元宝这样为刘桂荣说情,也不能看着元宝出事儿,那就看在元宝的面子上,饶过刘桂荣的死罪,不过死罪可免活罪却不能免,最后的“改判”为,“鞭挞二十下,当众行刑,游村百日,除族。”
这个处罚其实一共是四项,而元宝只听明白了第一项,一点不懂得这四项处罚是一项更比一项厉害的,所以等到听完了之后,元宝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回头去看苏春生,等他做决断。
苏春生对这些处罚只有模糊的概念,但有一点他是很清楚的,就是这件事只能争取到这一步了,不然的话,会有其他麻烦出现,于是便轻轻地点了点头。
元宝会意,先道谢,然后抹了抹眼泪站了起来,梁氏姐妹赶紧上前搀扶着元宝,回了三进院子,帮元宝梳洗更衣上药。
元宝起身后,众人也都站了起来,正堂中的人齐齐松了口气,而感触最深的则非刘桂荣莫属了,她这可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圈儿啊!
元宝走了,正堂内的事却还在继续,一道道指令被吩咐了下去,刘桂荣的行刑现场很快就布置好了,而观看行刑的通知也以最快的速度在两个村子里传遍了。
行刑地点设在苏家村的打谷场,因为村里的地多,那时候又有财力和人力,所以苏春生将这个打谷场建得那叫一个平坦宽敞啊,特殊配方的黏土,用特制的大石碾子,压了又压,用上百年也不会出现问题,元宝要求伙计们每人都得学会的骑马技能,全部都是在这里练出来的。
基本上每个村子的打谷场,都是开集体大会的场所,逢年过节时,还会在这里请戏班子什么的,而苏春生万万没想到,他一手建立起来的苏家村打谷场上举行的第一个重要仪式,却是惩处自己亲娘的,这怎么说呢,简直像命运开的一个充满恶意的玩笑。
包括族长在内的苏氏族人却很高兴,他们只远远地看到了苏家村的规模,却没想到,一个由流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村子,会这么富饶,进了村后看到的那些房舍、石板路,还有这打谷场和打谷场深处的粮仓等,简直是晃花了他们的眼啊,口水都差一点儿流下来,心中不住地感叹,这才是大户人家的气派啊!
元宝到打谷场时,打谷场已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歇脚村和苏家村的男女老幼差不多都到齐了,元宝这才明白,原来当众行刑是这么个“众”,她原来还以为是当着正堂中的那些人呢!
而这还不算完,在行刑之前,有人拿着铜锣,开始宣布刘桂荣的罪状,敲一下儿,喊一条儿,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轮着来,他们的手中都有字条,边在人群中走动边喊,一连喊了十几遍,那是务必让所有人都听清楚啊,元宝和苏家这点事儿,刘桂荣做下的种种勾当,那真是尽人皆知了。
喊了差不多有半个时辰吧,刘桂荣便被高高地吊了起来,看得元宝的心都揪了起来,根本就坐不住,直接跑下了给她预留的位置,和苏家的孩子们抱在一起,看着刘桂荣一声声地呼喊着,“娘,娘——”
接下来就是动手了,五月初的天气已是挺热了,连夹衣都穿不住,顶多是两层单衣,刘桂荣就是这样的,所以这一鞭子下去,那就见了血了,第二鞭子下去,已经皮开肉绽了,等到二十鞭子打完,刘桂荣看起来就像个破败的布偶,后面从肩头到小腿,那是没有一块儿好肉啊!
因为被堵了嘴,刘桂荣是喊不出来的,只有眼泪和鲜血,还有被吓出来的屎尿,滴滴嗒嗒地落了下来,而这一幕,成为很多观刑者挥之不去的噩梦。
而这也就是当众行刑的目的,一个是震慑,一个是展示宗族的法纪严明。
刘桂荣一被放下来,五个孩子就围了过去,苏巧巧还是落后,可她实在没地方儿可藏,只得怯怯地在最后面跟着,苏春生一点没在乎刘桂荣身上的污物和难闻的气味儿,一把就把刘桂荣抱在了怀里,用嘶哑的嗓音呼唤着,“娘——”泪水是止也止不住,包括元宝在内的其他四个孩子也一样。
刘桂荣还是有意识的,没办法,她其实在行刑的过程中晕过去好几次了,可实在是太疼了,她就又醒了过来,而此时她泪眼朦胧地看向苏春生时,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一个是嘴被堵了太长时间,舌头和口齿都木了,不好使唤了,一个是她也没啥好说的。
6◇9◇书◇吧
可行刑结束后,新的问题又来了——刘桂荣没地方去。
“除族”嘛,就是把刘桂荣从有苏氏族人的地方驱赶出去,所以从今而后,刘桂荣既不能再以苏家人自居,也不能出现在苏家名下的房屋内。
本来在这种情况下,刘桂荣是该回刘家的,可刘家早就被吓破了胆子,直接单方面宣布和刘桂荣脱离了关系,而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一个是丢不起这个人,一个是当初刘桂荣是被卖的女儿,从律法角度来讲,早就和刘桂荣没有关系了。
其实刘家对刘桂荣的这种做法,也是很多被“除族”和“休弃”的女子娘家的共同做法儿,毕竟,在这个特别注意名声的时代,谁都丢不起这个人!
元宝很为难,现在苏家的两处院子都是她名下财产,倒是有的是地方给刘桂荣住,可就怕因此害得苏家的孩子们不能住了啊,而且刘桂荣现在伤得这么严重,是需要照料的。
“实在不行,让娘住到苏家村里去吧!”元宝想了想说,佃户们看在她的面子上,总会收留的。
苏春生虽然心力交瘁,却还没失去最后的理智,他摇头否定道,“不行,这样恐怕会惹恼了族长。”本来是为元宝寻求公正待遇的,这样做,岂不是说人家多管闲事儿了吗?想了想说,“还是在歇脚村找个人家。”歇脚村毕竟不是元宝或者苏家的,从道理上讲,没人管得着。
可他们还是低估了这场示众行刑的威力,歇脚村的村民们都吓坏了,见到刘桂荣如同见了瘟疫,别说收留了,一个个跑得比兔子都快,而这还有里正的缘故在其中,他也不愿自己的村民惹祸上身啊,再说,主要是村子里出了这么个人,名声太难听了!
最后,还是有根家不忍见几个孩子为难,收留了刘桂荣,也只有他们家有这份情意,愿意接纳,同时也有能力抵抗得住来自里正的压力。
这边派人去安排刘桂荣,那边苏春生还得照顾好请来的苏氏族人,已是午时正了(中午十二点)这午饭着实不早了,幸好早有准备,精美的宴席很快摆了上来,苏氏族人那是心花怒放大快朵颐啊,他们今天这事儿,不仅办得顺利还极为漂亮,一边收着银子得了实惠,一边给苏氏家族大大地扬了美名啊!
尤其是苏氏族长,就等着快刀斩乱麻,将整个苏家村纳入自己的囊中了,所以在酒席宴上,他就满脸慈祥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一回,咱们苏家是对不住人家元宝小姐的,好在元宝小姐宅心仁厚。虽是小小年纪,可这样重情重义德才兼备的女子也不好找,春生啊,趁着这次族中长辈来得全,不如就把你们的亲事订下来吧,免得夜长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