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永远的一家人(1) - 重生小小地主婆 - 夜葳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89章永远的一家人(1)

第389章永远的一家人(1)苏承安被元宝抱得满脸通红,“嫂子,我长大了,我已长大了……”看到苏春生告诫的眼神,停止了挣扎。

元宝抬手就打了苏承安一下儿,“臭小子,你还没娶媳妇儿呢,就敢嫌弃我了?”

苏承安终于落荒而逃了,元宝哈哈大笑,“这才对嘛,每天都跟小老头儿似的,像什么样子。”

苏春生很无奈地摇了摇头,“元宝啊,往后安安的事,还是我来管吧!”他真心觉得元宝的教育方式有点不靠谱。

苏巧巧亲手给元宝绣了条帕子,让元宝很是惊艳,虽然和正经的绣娘没办法比,但作为闺阁小姐,苏巧巧这样的手艺也算是能拿出手了。

然然整个人都恹恹的,直到元宝说让她去看马了,这才有精神起来,欢快地冲出门去,元宝本来想问问然然倪余泽的情况,却没来得及。

元宝想,三天回门时就能看到倪余泽了,便也没放在心上。

但三天回门时,元宝并没见到倪余泽,听静宁说,倪余泽回宁南府了,元宝想,倪余泽很可能是回余家港了,毕竟,宝船就要造好了,梦想实现的一刻,他该亲自去见证的,而京城中,也没什么能留住倪余泽脚步的事儿了。

借着回门的机会,宋成业和宋新月提出了回苍山府去,元宝猜,苏春生一定是背后对他们说了什么,不然的话,宋成业至少不会这么快的离开,不过,想想宋成业父女住在皇亲国戚遍地的皇城中,实在是让人不放心,再说,还有些宋家来的亲戚,惹麻烦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元宝觉得苏春生这么做是对的。

鉴于宋成业和宋新月这阵子表现良好,元宝决定林泽县剩下的产业不再卖了,还有她置办下的宋府东院,都送给宋成业养老和给宋新月当嫁妆得了。

“原来幸福能让人变得宽容啊!”事后,元宝这样对苏春生说。

苏春生直言不讳,“那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力量已有能力让这些人不作乱了,这是宽容的先决条件,否则就是给自己找别扭。”

元宝吐了吐舌头,“要不要这么冷血啊!”在心里承认苏春生其实是对的,而为了这份能力,他们又付出了多少啊!

将宋家人又敲打了一番后,只用了三日,苏春生便送走了他们,元宝觉得这个速度快得有点奇怪,但有苏春生在外支应,她乐得少操|心。

元宝婚后的日子是无比安闲的,尽管给了元宝很多的股息但除了不二价和悦容外,其他的生意还是倪余泽在管理,那些数量骇人的陪嫁下人也是,都各在其位、各做各的差事,除了卖身契换了个地方,其他的都和以往没什么不同,元宝坐等银子就是了,就连庄子和田产也一样,该倪余泽管的倪余泽管,该苏春生管的苏春生管。

除了管这点小生意外,元宝还在有时间的情况下画点立体画,帮霓裳设计些衣裳,经过几年的发展,无论是于千里带领的立体画团队,还是离楠管理的设计师团队,都很有规模了,元宝现在的设计稿就是带着娱乐性质的锦上添花,并没什么压力,工作做到这个份儿上,绝对是种快乐。

苏家的中馈还是元宝管的,但也仅限于内院,外院自有苏春生安排好一切,这点活计对元宝来说轻松异常。

唯一有点麻烦的是元宝的那些昂贵嫁妆,所幸,无论是京城的苏宅还是安平府的苏家大院,在这之前都做过很好的修缮,尤其是库房,十分稳固,元宝完全可以从容地将她的家产精心地珍藏起来,就连郡主府她都分摊了些,至于长途货运,还有倪余泽的商队可以帮忙,非常稳妥。

倪余泽陪送巨额嫁妆的深意,施远道和苏春生能想得到,身为倪余泽合作者的元宝自然也有所觉察,况且,元宝知道太多余家和皇家的恩怨,无比了解倪余泽对皇家的抱怨心态,理解得也更加深刻。

私下里,元宝不止一次对苏春生说过,“从保护财产的角度来讲,我真心觉得表哥把银子放在我这里更安全,我感动的是表哥对我的这份信任,而且我总觉得,表哥给我这么多的嫁妆好像不仅仅为了转移财产,他是真心想给。”说完后,心里奇怪的感觉更强烈,转头问苏春生,“你说他这是为什么呢?把家产都给我。”

“他是你的表哥,又不是我的表哥,我怎么知道?!要让我说,他就是用银子给我添堵的!”就算说这种酸溜溜的话,苏春生也是一本正经的样子,让元宝恨得牙根儿痒痒,往后关于倪余泽说的就少了。

到了五月时,刘桂荣和苏巧巧提出要回苏家村去。

元宝明白,这是因为她的亲事结束了,接下来该考虑的就是苏巧巧和苏秋生了,对苏秋生,刘桂荣是管不了的,得交给苏春生和元宝,而苏巧巧惦记的则是人在苏家村的有根儿。

“不然的话,我和他们一道回去吧!这是巧巧的终身大事,我怕娘弄不过来,再说然然也回去,娘能管好家吗?”元宝问苏春生。

“巧巧的亲事,你不回去反而更容易成,”苏春生很是无情地揭露道,很满意地看到元宝心虚了,嗯,看来今天夜里他能多得点“福利”了,就算不能真刀真枪,经过这些日子的“磨合”,他们开发出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了,自有一番美妙滋味儿,“至于说管家,只要控制住银子就行了,有什么好管的?梁大叔和梁大婶就管得不错。”

元宝无语了。

元宝并不意外苏悠然非常愿意回去,自从倪余泽离开京城后,苏悠然就待不住了,元宝谨慎地提醒了一下苏春生,苏春生就和苏悠然很认真地“谈”了一次,并且不让元宝听。

谈过之后,苏悠然整个人都变得老实了不少,但依旧没改变回去的初衷,元宝也放心了不少。

让元宝意外的是,苏春生要求苏承安也回去,“我和秋生不在家,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这样的说辞听得元宝又闹了一场,可苏春生的理由相当充分,“我和秋生十岁都能当家了,他为什么就不行,难道他不是苏家的孩子吗?”

元宝没话说了。

不仅如此,苏春生还大力整顿家仆,苏家的下人有八成出自苏家村,其余的多半来自倪余泽的赠送和后来的购置,但后面的这些可都是死契下人,“离家的日子不短了,京城的生活你们也看得够过多了,你们都不是死契下人,而是我们苏家的乡亲,所以现在给你们一个选择机会,可以和我娘他们一道回去,继续过你们的农家日子,想来也不会太差,如果有人想留下来,那就得签死契了。”

苏家村来的下人中有一半想要回去,这个数量多到惊人,要知道,无论是京城的繁花锦秀还是苏家的如日中天,都不是小小的苏家村可比的,多少人挤破了头想到国公府和苏家这样的人家来做下人,但凡有点脸面的管事,给个九品官都不换!

元宝对这种现象很是骄傲,“看来苏家村的日子过得很不错。”若不是日子过得好,怎么会这么执着地想要回家去?

苏春生又补充了一句,“他们心里也清楚,就算回去了,依旧是我们苏家的人。”在开荒得来的地头上,苏家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当家人,势力大得元宝无法想像,苏春生也不多说。

元宝的理解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是啊,是啊,我们总不会看着他们挨冻受饿的,还有就是有了活计也会率先想到他们。”

元宝听说,苏春生从去年开始就已结束开荒了,原因是安平府的“沃野”已没有了,而且元宝投入的资金太迅猛,流民明显不够用,变成了和周围的州府抢人口的局面,让一些官员颇有微辞。

彭大人现在依旧是安平府的知府,连任的他却因为政绩极好,在原任上官升了两级,让很多人都很眼红,而安平府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成为继宁南府之后全朝耕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府,这是因为苏春生在每个开荒的村子中,都留有一些肥沃的荒地,等到那些佃户们靠着苏家吃饱了肚子,自然会主动跑去开荒,以便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所以就算苏家不再开荒了,安平府在未来十年间开荒的势头都会极为迅猛。

苏春生现在做的事是兴修水利、各种保证农业的工程,救灾和安置流民毕竟是被迫无奈的事,哪里有提前避免来得好?他亲手建了那么多的村子,可不是等着天灾来让他的村民流离失所的,他要的是各个苏家村的人都安居乐业,而这样一来,农闲时苏家村的劳力们也有固定收入了,又怎么可能不富裕呢?

事情定下来之后,苏春生就开始安排回程的人员了,他让那些决定留下来的人送刘桂荣他们回去,这样这些人就有机会和家人商议一下了,万一改变了主意还可以直接留下,主意不变的则趁此机会回家去看看,因为留在京城后,下次回家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机会,苏家村是个流民村,并不是每个活下来的人都有家人,苏春生对元宝说,“看看,这样的死契下人往往才是最忠诚的,以后可以重用了。”

元宝对苏春生竖起了大拇指。

临要启程时,倪俊飞来了,“元宝,我也想回去了。”他跟着倪余泽和元宝一道来到京城,不知不觉间就过了快三年了,到现在,他终于看着元宝嫁给了苏春生,而且到了一个他遥不可及的高度,这也算是他给自己的一个交代了。

6◇9◇书◇吧

元宝看了看倪俊飞,“梁秀梅比我还大一岁,她的及笄礼我已经备好了,就是她的卖身契。说实话,就算这张纸我不给她,你也该明白我是怎么对她的,何曾有一日把她当成下人?!真要到她出门子的那一天,我还会认她做我们苏家的义女,就算你们庆安倪家今时不同往日了,可我身为郡主,秀梅从哪个方面来讲也不算辱没了你们的……”梁秀梅是喜欢倪俊飞的,开始是倪俊飞不接受,元宝自然不能勉强,但最近然然说,倪俊飞的态度变了,那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元宝对梁家人的感情不一般,可不希望梁秀梅被倪家欺负了去。

“元宝,你怎么能这么想我呢?”倪俊飞很是委屈,“我若是不娶就是不娶,若娶的话,婚书和以往的一定不会有什么不同。”眼中的光芒带着异样的色彩。

想起当年倪俊飞求娶自己的那份婚书,元宝不自在地别开了视线,她得承认,单从诚心的角度来讲,倪俊飞是不次于任何人的,而有了这样的承诺,对梁秀梅她也可以放心了。

元宝转了话题,“那这次回去,还是老规矩,我家就靠你照顾一二了。”

倪俊飞激动不已,“元宝……”元宝能这么平等地待他,信任他,是他没想到的。

元宝很奇怪,“是我求你办事,你这么激动干什么?”

倪俊飞上前两步,“这说明你看得起我,不把我当外人,我这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