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那一年我们曾携手渡过
第246章那一年我们曾携手渡过
倪余泽看着元宝的背影苦笑,“不是我最想要的吗?却绝对是我最需要的,元宝,你的实力吓坏我了,你到底是什么人,又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这样的你让我怎么能再失去?幸好,我还没输!”三月初,庆安县倪家来人了,来的是二老爷和倪余泽指名的倪小胖父子,经过两天的探讨和协商后,庆安倪家成了倪余泽手下的第一个区域经销商,代理区域:整个安平府,代理项目:霓裳成衣和倪家的布匹。
为了回报当初倪俊飞对倪余泽的帮助,倪余泽免了他们的代理费,此外,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缺口倪余泽免息支援,属于个人间借贷,人力缺口,倪余泽无偿借用。
再加上倪俊飞从元宝这里学到的复式记账法,让庆安倪家成为除倪余泽直属商铺外,唯一一个使用这种记账法的商户,并且是免费的,这让庆安倪家不啻于如虎添翼。
一年后,庆安倪家成为安平府最大的丝织品经营商,也成为倪余泽最忠实的拥趸之一。
倪俊飞的成长更是无比喜人,他总是憨憨的傻傻的,表面上脾气特别好,很容易让人信任,并有着罕见的心算能力,在初次交往或第一次谈判中,他从来都不应承下什么,等过几天后,他就总有办法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他所安排的对他最为有利的路,好在,他十分有分寸,绝不做为害旁人的事,所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和他做生意的,几年之后,生意上的朋友们送给他一个绰号“笑面虎”。
在倪俊飞二十岁时,他的祖父倪半城故去,倪俊飞成为了庆安倪家新一代的掌门人,没任何人有理由有能力有资格提出反对意见,就连他的父亲都说,这一生中最大骄傲不是将父辈的生意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而是生了倪俊飞这样一个儿子,带领整个家族走向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为一代传奇,更让他的下半生能够扬眉吐气,让生母受到尊重,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对他俯首称臣。
而只有倪俊飞知道,他努力的初衷不过为了离那个心悦的女孩儿,近些,再近些罢了!
倪俊飞在宁南府城的这两天,元宝和他见了一面,就在总账房元宝的工作室中,一见倪俊飞,元宝就亲亲热热地迎了上来,“小胖儿,你来了,快来看看我的工作室!”随后小嘴儿就巴拉巴拉地讲个不停,除了个别不能说的事外,将倪俊飞离开府城这段日子里,自己的所作所为详细地汇报一通,期间还和倪俊飞一起吃了一顿午饭,看起来对倪俊飞的态度与以往没任何不同。
可倪俊飞还是感到,有那么一种无形的压力,从元宝展示的一款款设计中;从元宝提到的霓裳的业绩中;从元宝不肯和他有一点身体接触的举止中;从元宝华贵的衣着中;从倪府下人和掌柜们对元宝发自内心的敬服中……一点点地渗透出来,最终形成了再难逾越的天堑,让倪俊飞无论跑得多么快,都再也追不上那道梦萦魂牵的影子。
日已偏西,到了倪俊飞该离开的时候了,而明日一早他就要走了,不是回庆安县去,而是带着倪余泽为他提供的人手和庆安倪家提供的大笔资金,去安平府城开霓裳门店。
元宝亲自送倪俊飞到工作室的门口,先遣了下人,才肃然道,“小胖儿,每个人都逆鳞,我也一样,而我的逆鳞就是苏家,相信这一点你早就明白。以往你曾利用我,最终我还是原谅了你,可如果你算计利用苏家,哪怕只是很小的伤害,我也绝不会原谅!我发誓,倪俊飞,没有下次了,别逼我与你为敌!”声色俱厉,让人毫不怀疑她说到做到。
苏春生能找到倪府来,虽然最后是苏春生自己做的决定,而在这之前苏春生也已识破了倪俊飞小小的诡计,但倪俊飞毕竟是动了那样的心思,并做了那样的事,所以元宝要郑重地把这件事提出来,这是对苏家保护又何尝不是对倪俊飞的保护?!说这样的狠话实属无奈。
元宝真的不愿意有朝一日和倪俊飞成为敌人,她相信,倪俊飞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倪俊飞先是静静地听着,仿佛要把元宝说的每一个字都刻在脑子里、留在灵魂深处,就像他一直以来做的那样,随后他便无力地垂下了头,连魁梧的身材都佝偻了起来,接着他的肩头开始微微地耸动,而等他再抬起头来时,已是满脸泪痕,眼中是浓郁的悲伤和深深的无助,“元宝,那你说,我该怎么做?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得到你,这个问题,倪俊飞没说完,但他相信元宝会懂的。
元宝自然是懂得的,所以她一言不发,转身离开,留给倪俊飞一个孤绝的背影,拒绝得干净利落。
倪余泽蹒跚地走出总账房的院门,一双温暖的大手落在了他的肩头,他的父亲说,“儿子,有些女子不是我们能肖想的,别给自己和家里惹祸,回头,你喜欢什么样的,自管提出来,爹都依着你!”
倪俊飞也十三了,幼时的大力补养和少年时代常年不断的锻炼,让他的身材特别魁梧,尤其是去年回了家后,倪余泽还给他派了一个习武的师傅,据说是有人发现他在习武上特别有天分,就算是年龄稍大也可取得相当不错的成就,结果几个月来他变得更加精力充沛神采奕奕,每天都有用不完的力气,说他今年十五、六了,都有人相信。
倪俊飞擦了擦眼泪,恭敬地行了礼,“我记下了,父亲。”却没接其他的话。
父子二人上车离去。
倪俊飞走后不久,丫鬟就来请元宝回去了。
侯府就这点不好,离总账房比较远,乘马车的话也要差不多三刻钟多,一天来回就是将近一个时辰,更没有冬暖夏凉的地道可走,不过,元宝和倪余泽谁都不提回倪府去住,尽管他们是分府不分家,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住,倪府原来倪余泽的那个院子,还是他的并留了用惯的下人守着。
幸好,总账房中倪余泽是有内室的,元宝曾长期住在那里,后来在给元宝建工作室时,倪余泽也给元宝布置出一间内室来,一旦忙不过来,两人就可以直接住在总账房,但从建好至今,元宝还没住过,因为没忙到那种程度,而倪余泽也是天天陪元宝回府的。
元宝上马车时,倪余泽双目微合靠在车厢板上,没像以往那样,利用在马车上的时间看账本,他虽满脸疲惫,脊背却依旧挺得直直的。
元宝有点心疼,去拍倪余泽的肩膀,“怎么了?有问题吗?”她以为是区域经销商计划进行得不顺利,毕竟,这是新生事物,“还是身体不舒服?”今天午膳她没和他一起用。
倪余泽顺着元宝的力道,缓缓地倒在了元宝的怀里,遮掩道,“累了,头有点晕。”他总不能说他听说了元宝对倪俊飞说的话后,心中已如油煎火烧了吧?!
元宝轻轻地按揉倪余泽的太阳穴,“你也是,比我还心急,什么都得慢慢来,我看不如明日咱都歇一天吧!”没有双休日,元宝还真是不习惯,主要是现在设计任务压得不那么紧了,尤其是离楠一家这次也和倪小胖一起来到了府城,并已决定定居在这里,让元宝的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嗯。”倪余泽轻轻翻了个身,把整张脸都埋在了元宝的小腹上,温热的呼吸让元宝起了一身的小疙瘩。
元宝已和倪余泽分住两个院子半个多月了,现在再有这样的亲密接触,已让她产生了微微的不适应,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推开倪余泽,却下不手。
身体不舒服或者心情不好,一定要说出来,不能强忍着,最后变成大祸,这是元宝对倪余泽一再提出的强烈要求,倪余泽却极少像今天这样照做,尤其是表现得如此……“脆弱”,即便是只在心里想着这个词汇,元宝依然觉得将它用在一向高傲不羁无比强势的倪余泽身上,有严重的违合感。
于是,元宝垂下来的双手到底还是从推,变成了按揉,不只是太阳穴,而是连脖颈和双肩也包括在了里面,立时倪余泽紧绷的身体便放松了下来。
鼻翼间充满了熟悉的味道,身体上感受的是日夜都无比渴望的触感,脸侧有透过衣裙渗出的丝丝温暖,倪余泽明晰地感觉到,元宝还在他的身边,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这让他的心绪一下子便宁静了起来。
对,他不是倪俊飞,不会那么无力蠢笨,而元宝,还小,他还有的时间陪伴元宝长大,让元宝再也离不开他,只要他做得再好一点,只要元宝再懂他多些,倪余泽瞬间淡定了下来。
马车已霖霖而行,元宝轻声问,“好点儿了吗?”却没等到倪余泽的回答,再仔细看时,发现不过就是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儿,倪余泽已经睡着了,可见真是累极。
元宝抓过被丢在一旁的大氅,细心地给倪余泽盖好,然后也闭上了眼睛,不知不觉睡着了。
只是车上这么一会儿的小睡,就让两个人都变得精神了不少,就连倪余泽晚膳时都多吃了小半碗的饭。
有一双神奇的手,它偷走了时间,然后再把它们变成匣子里一张张的银票、账本上一串串的数字和木制模特身上一件件光彩耀人的华服,后来,当元宝回忆起这一年的经历时,也只剩下了这些,简单却也无比的充实。
似乎是眨眼间,就又到了每年冬月盘点账目的时候,和去年不同,今年总账房的人紧张而不忙碌,再也看不到彻夜拢帐的场景,每个人的脸上还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之色。
复式记账法已在倪余泽所有的铺子中全面推广,无一遗漏,再加上日报表、月报表和年报表的辅助,现在的盘账可是以往轻松了太多,尤其重要的是,这种记账法很难作假,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过一例,据余大总管推断,至少十年内,不敢有人这么做,此外,它还有力地指导了经营,让各个铺面的利润大幅增加,给元宝的那百分之五的提成,可谓是太划算了。
倪余泽手中的铺子,只剩下了八百多家,是以往铺子的三分之二,个个都是优中选优的精品,从创造利润的角度来说,现在的一家能顶以往的三家那是一点都不为夸张的。
6◇9◇书◇吧
与此同时,由区域经销商投资,挂靠在倪余泽名下的代理铺子已达到了一千多家,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之中,这其中,霓裳成衣占了七成了左右,剩下的则是经营倪家布匹的布庄,此外,还有很多经销商没为倪家丝织品单独建立门店,却在自己原有的布庄中加大了对倪家生产丝绸的进货量。
在旁人眼中,倪余泽手头产业的数量在短短的时间就翻了一倍不止,简直太过惊人,现在每个人提起泽公子来都带着神一样的敬畏,皇上更是深深地感到了他的不可替代性,一赏再赏,人前人后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同时,霓裳这个成衣品牌以及它所带来的衣着新时尚,正以不可抵挡的态势,迅速普及全朝,刮起了一股狂热的旋风,哪位大家小姐、少爷要是没有个十件八件霓裳的衣裳替换着穿,根本就不好意思参加集会应酬,还有人以只穿霓裳成衣为荣,但凡家境还过得去的人家,都要为家人置办上那么一、两身霓裳成衣出门穿,实在财力有限的,则买来相应的布匹竭力手工仿制。
倪余泽手头的直营霓裳铺子已达到了一百二十余家,基本饱和,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否则不会再增加了,而实际上,在这其中只有五十多家是直营门店,分布于宁南府各地和京城中,剩下六十余家则是生产霓裳的制衣作坊。
这六十余家霓裳作坊遍布于全朝各府,为的是就近供货减少生产周期节约运输成本,一个新款出现,只要把设计图样送到,完全可以做到全朝在同一天上市,真可称为神奇。
也正是这六十余家作坊,创造了倪余泽全部铺子收益的三成,再加上霓裳直营店的盈利和对布庄销售的促进,在去年一年中,倪余泽有一半的收入是由霓裳创造的,他甚至为了保证霓裳作坊的布匹供货和因此带来的布匹持续热销,又成立了三家织造作坊。
原本说好的,霓裳只用倪余泽销售排名后三十位的滞销布匹,两个月一统计轮换,结果只轮换了三次,就停止了。
霓裳带来的销售数量太过惊人,而且因地域气候的差异、霓裳门店的不断推广、还有个人喜好和这一时空流行更新较慢等因素,造成了霓裳一款流行服装,可产生带动相应布匹热销两年的惊人效果。
倪余泽的存货虽然海量,可也挡不住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同时穿用,有那么一两款存货稍显不够的布匹,甚至发生了几家大型作坊同时连夜赶制“滞销货”的场景,简直让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