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要去皇陵?
自从废太子,魏家入狱,景孝帝得知顾家是被冤枉的。这几日总是睡的不踏实,晚上经常会梦到顾亭山父子,还有先皇,也就是他的父亲,还会梦到柳青青。
梦到顾亭山满身是血的冲他伸手,他却没抓住,最后顾亭山坠下悬崖。
还有柳青青问他为何不信任顾家,为何不信他,他转身离开时柳青青那张带着泪痕的脸。
他父皇拉着他的手说,一脸慈爱的说顾家在可保边疆太平。
这些人不断的穿梭在景孝帝的梦里,使他最近总在梦中惊醒,精神乏力,眼底发青,状态愈来愈差。
他不知自己为何这般,可能是年纪大了,难道自己也快该去了。
他至此仍不认为,不愿意相信去承认自己当年错了。
当年错的不是他,是魏家,是魏家做了伪证诬陷顾家,当时证据确凿,他也没有办法。
他没有下令杀了顾家的人,他没想直接杀了他们,只不过是派人召回,他只不过是下旨拘捕。
是魏家,是魏家捏造事实,暗中勾结直接杀了顾家人。
在他心中自己没有错,他不会承认因为自己当年放纵了魏家,才有了这般结果,此案是他并未深究,便依着魏家草草了结了。
他不敢承认,他当年确实听了他人的几句蛊惑对顾家产生了一丝的忌惮。
他的愚昧,懦弱胆小,让他心安理得的接受了魏卿给他安排好的一场戏。
他只相信错的不是自己。
有一天上朝,不知朝堂上哪位大臣提议,说当年顾家被奸臣谋害,惨死了那么多人,当年在边关,身首异处,都未能好好安葬,不如请大师来做一场法事,以慰那些逝去的亡灵。
景孝帝一听,这个提议确实不错。顾家的男儿郎都身死他乡,受了那么大的冤屈,确实需要做一场法事来祭奠一下,让他们得以安息。
可能做完这场法事自己就不会再梦到顾家人了。
朝堂上不少大臣也符合,但请哪位大师呢?
朝堂上议论纷纷,然后大理寺卿钟之禄拱手上前提议到:“皇上,不如去请弥陀寺的清虚师父来做这一场法事。”
众人一听一愣,有人开口说:“这弥陀寺的清虚师父可是当今世上最为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已经云游四海数十年了,这未必能寻的到啊。”
钟之禄接着说道:“这弥陀寺终归是清虚师父的根,听说现在弥陀寺的住持正是清虚师父的师弟清尘师父,不如差人去问问,咱们寻不到,他不一定。
然清尘师父也是得到高僧,若是不行便请清尘师父来主持这场法事正好,也算是表示了圣上对这场法事的重视。”
众人一听都点头符合,景孝帝一听此办法确实可行,便点头称赞,他眼里带着满意的笑说:“此事就交与你同外务大臣去办。”
钟之禄与外务大臣一同上前来恭敬地说:“臣领旨,必定尽心竭力的操办此事。”
“嗯。”景孝帝挥了挥手,一脸疲意的说:“好了,没事遍退朝了。”
钟之禄与外务大臣奉命办此人,他们先派人去了寺里同清尘大师说了。
清尘师父说要送信于师兄,此事还是要看师兄是否方便赶回来,回头告知各位结果。
三日后清尘师父派人告知,正好师兄所在之处与京城不远,五日左右便可回来,此法事师兄接下了。
钟之禄得知消息后就上报了景孝帝,景孝帝听后很是满意。
清虚师父非一般僧人,在大梁的地位非同一般,就连景孝帝对他也要敬上三分。
清虚师父这些年都在云游,所有说能清到他景孝帝也很高兴。
弥陀寺这几日也在清尘师父的带领下开始着手准备。
根据天时地利人和,最后决定在承天台做法事。
清虚师父送信回来说他算到下月初五正是黄道吉日,适合做法超度亡魂,法事便定在下月初五吧。
外务大臣得到消息后便禀告于景孝帝,景孝帝一想那日也没什么大事,便欣然同意了。
做法事的日子便定在了下月初五,也就是魏家行刑后的第三天。
——————————————————
离京城不远处的一条山路上,有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走着。
那正是魏将军在边关的儿子魏成雄魏将军,接了从京城来的旨意正在往京城赶。
虽然接到了进京的旨意有些疑心,但皇命不可违便也磨蹭着从边关往京城赶了。
他一路上暗中派人联系他父亲魏卿和他兄弟都没有消息,只有前日收到两个字无事,他总觉的此事反常,这两天左眼皮总是跳,心中更是不安。
等快到京城的时候,他派出去打探的人就一个活着回来给他带回了消息。
当他知道父兄都被捕入狱,当年之事败露,整个魏家都被定最了。
当时就大怒,摔了不少东西,不光是愤怒还有焦急,他知道此次进京参加太后的大寿定是一场鸿门宴。
魏成雄当即下令扎营,停了回京的行程,他开口吩咐人暗中抓了与他同路的来召他回京的史臣,把京城来的人都暗中囚禁了。
魏成雄开始跟身边的军师商议,军师王明阳是从一开始就跟着他的老人了,比魏成雄的年纪大许多,两人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
他的老巢郦城怕是回不去了,景孝帝那老贼既然决定匡他进京,必然在他离开之时就派了另一路人马去郦城,或者路上已经派人拦截,若自己往回返必定是要歼灭自己。
自己此行带的兵不多,大部分兵力还是在郦城。
所以他现在不能马上回郦城,他的亲人们也都不日就要被问斩,一时间焦躁愤怒他也没了主意。
他的军师王明阳低谋一脸严肃的说:“将军,或许我们可以先继续往京城走,迷惑他们,然后暗中派人回郦城,通知守城的林校尉,让他们暗中召集兵马来与咱们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