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赈灾义举
石壁上那道熟悉的人影令苏晴心神不宁。正当她想仔细观察时,张铁柱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小姐,不好了!西边来了大批灾民!"
苏晴连忙退出空间:"怎么回事?"
"听说是西边三县遭了水灾,田地都淹了,灾民们往这边逃难来了。"张铁柱满脸焦急,"城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全都饿得面黄肌瘦。"
"多久了?"
"就今早开始的。听说已经有上千人了,官府正在想办法安置。"
苏晴立即换上便装:"备马,我们去看看。"
城门外,一片狼藉。成群的灾民席地而坐,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搀扶着老人,神情疲惫不堪。
"快看,是神农谷的苏姑娘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苏晴勒住马,环视四周。只见李知府和陆展鹏正在忙着安排救济。
"苏姑娘。"陆展鹏快步走来,"情况不太好。这些灾民从西边徒步逃难,已经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饱饭了。"
李知府也愁眉不展:"府衙的粮仓储备有限,恐怕撑不了多久。"
"大人莫急。"苏晴沉吟片刻,"我有个建议。"
"你说。"
"神农谷愿意先拿出一批粮食赈济灾民。同时,我们可以在城外搭建临时帐篷,将灾民分批安置。"
"这......"李知府迟疑道,"光靠神农谷,只怕......"
"大人误会了。"苏晴微笑,"我已经和城中几家大粮商通过气。他们愿意共同出力,以低于市价的价格提供粮食。"
"当真?"
"不仅如此。"苏晴继续道,"我还建议设立义诊,为灾民治病。城里的医馆都已经答应派人轮值。"
陆展鹏眼前一亮:"好主意!不过安置这么多灾民,人手恐怕不够......"
"这个好办。"苏晴胸有成竹,"神农谷的学徒们可以帮忙。再从城中招募热心百姓,想必不难。"
三人商议已定,立即开始行动。神农谷的马车源源不断运来粮食和帐篷。城中的粮商、医馆也纷纷响应。就连那几家药铺,也派人送来了药材。
"分批进入!按秩序排队!"张铁柱带着人维持秩序,"老人、孩子和伤病者先进!"
柳青衣负责登记造册:"每个帐篷住八人,每人每天供应两顿饭。有病的到医馆看诊,一切免费。"
苏晴亲自察看安置情况。帐篷虽简陋,但有干净的草垫和被褥。灶台上热气腾腾,是张铁柱带人熬的粥。
"苏姑娘。"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含泪道谢,"要不是你们,我们娘俩怕是活不下去了。"
"大嫂别这么说。"苏晴安慰道,"等水灾过后,我让人护送你们回家。到时给你们种子,重建家园。"
这番话很快传开,灾民们纷纷流下感激的泪水。
陆展鹏在一旁看得动容:"苏姑娘不愧是经商奇才,这一手借势合力,既救了灾民,还拉拢了人心。"
苏晴摇头:"我只是想尽一份力罢了。这些灾民也是父母生,养大不易。"
"说得好!"李知府赞许道,"本官这就写折子上报朝廷,为神农谷请功!"
"大人且慢。"苏晴正色道,"还是先把灾民安置好要紧。对了,我听说西边水患严重,不知可有详情?"
陆展鹏叹息:"听说是山上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一场大雨,山洪暴发,冲毁了堤坝。"
苏晴若有所思:"这倒提醒了我。等安顿好灾民,我想亲自去西边看看。或许能帮他们想个长久之计。"
"此话怎讲?"
"种树护坡,修筑堤坝,这些都是防患于未然的法子。"苏晴解释道,"神农谷在这方面有些经验,或许能帮上忙。"
李知府和陆展鹏对视一眼,皆露出赞许之色。
入夜,灾民们陆续安歇。篝火映照着帐篷,勾勒出一片温暖的景象。
苏晴站在高处,望着这一切,忽然想起空间里的异象。那道人影越想越熟悉,难道是......"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小姐!"柳青衣匆匆赶来,"西边又出事了!"
"怎么了?"
"听说......有人在趁机抢粮!"
苏晴眸光一冷,事情似乎没有表面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