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明争暗斗
"趁机抢粮?"苏晴凝眉,"说说详细情况。"
"听说是西边邻县的杨知县纵容家丁抢夺灾民的粮食。"柳青衣压低声音,"还有传闻,这场水灾并非天灾那么简单。"
"哦?"苏晴来了兴趣。
"有逃难的百姓说,水灾前就有人在暗中破坏堤坝。杨知县明明收到预警,却置之不理。"
正说着,陆展鹏快步走来:"苏姑娘,李知府请你即刻去府衙议事。"
府衙大堂内气氛凝重。除了李知府,还有几位neighbouring县的官员。杨知县也在其中,一张圆脸笑眯眯的,看不出丝毫异样。
"诸位。"李知府沉声道,"西边水灾牵连甚广,朝廷已经派钦差大人来查。本官召集大家,就是要商议如何应对。"
"这还不简单。"杨知县抢先开口,"只要大家通力合作,把灾民安置好,便是最好的交代。"
"杨大人说得轻巧。"一位瘦削的官员冷笑,"你们县的堤坝年久失修,才酿成大祸。这该如何交代?"
"放肆!"杨知县拍案而起,"赵大人这是何意?污蔑同僚,居心叵测!"
眼看堂内剑拔弩张,李知府连忙打圆场:"都少说两句。现在要紧的是安置灾民,其他事情等钦差来了再说。"
苏晴安静地听着,心中已有计较。这位杨知县表面忠厚,眼神却闪烁不定,显然有所隐瞒。
"苏姑娘。"李知府转向她,"听说你有意去西边实地查看?"
"正有此意。"苏晴答道,"若能找出水患根源,或许能避免悲剧重演。"
"此言有理。"陆展鹏附和,"不过路途遥远,恐有危险。不如让在下护送?"
"不必麻烦陆大人。"杨知县抢着说,"苏姑娘若想去,本官派家丁护送便是。"
苏晴微微一笑:"多谢杨大人美意。不过我们神农谷自有人手,就不劳烦了。"
散堂后,陆展鹏将苏晴拉到一旁:"姑娘要小心。这杨知县来历不简单,背后似乎有人撑腰。"
"哦?是什么人?"
"听说是工部侍郎赵大人的亲信。"陆展鹏压低声音,"这次水灾,怕是与修建水利工程的银两有关。"
苏晴若有所思。难怪杨知县如此肆无忌惮,原来有朝廷大员撑腰。
回到神农谷,赵掌柜急匆匆赶来:"小姐,城里都在传,说咱们搭救灾民是别有用心。"
"谁传的?"
"好像是从杨知县幕僚那边传出来的。说咱们是想借机笼络人心,意图不轨。"
苏晴冷笑:"传得好快。看来是想先发制人啊。"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通报:"小姐,钦差大人到了!说要来神农谷看看。"
苏晴迅速整理衣冠迎了出去。只见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官员在仆从簇拥下走来。
"下官苏晴,见过钦差大人。"
"免礼。"钦差打量着她,"本官听说你不但赈济灾民,还要去西边查看水患?"
"正是。"
"此事千万要谨慎。"钦差意味深长地说,"若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务必第一时间禀报本官。"
送走钦差后,柳青衣忧心忡忡:"小姐,这钦差的话里有话啊。"
"他这是在提醒我。"苏晴眸光闪动,"看来朝廷早就盯上杨知县了。"
次日一早,杨知县突然派人送来拜帖,说要登门拜访。
"小姐,要见他吗?"张铁柱问道。
"见,为什么不见?"苏晴胸有成竹,"正好看看他想玩什么把戏。"
杨知县很快到了,一进门就满脸笑容:"苏姑娘,昨日多有得罪。本官是专程来赔罪的。"
"杨大人言重了。"
"姑娘要去西边考察水患,本官自然支持。"杨知县道,"只是那边山高路远,还请姑娘三思。"
苏晴听出了弦外之音:"多谢杨大人关心。不过此事关系重大,下官责无旁贷。"
"既然如此......"杨知县眼中闪过一丝阴霾,"那本官就不多劝了。对了,听说姑娘近来与陆大人来往密切?"
"陆大人为人正直,多有指教。"
"指教?"杨知县意味深长地笑了,"姑娘可知道,陆大人得罪了不少朝中重臣?若与他走得太近,只怕......"
话未说完,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几个灾民跪在门外,说要当面谢恩。
苏晴借机起身:"杨大人稍坐,我去去就来。"
等她回来时,杨知县已经告辞。桌上留着一封信,说是给她的见面礼。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张五千两的银票。
"这是什么意思?"柳青衣皱眉。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苏晴冷笑,"看来这杨知县是想收买我啊。"
就在这时,陆展鹏派人送来密信:钦差大人已经查到一些线索,请苏晴务必小心,切勿轻举妄动。
"小姐,这官场明争暗斗,太危险了。"柳青衣担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