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初入阿么瑞克洲
华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时好时坏,好时大华商人带些游牧民族紧缺的生活物资出关,卖掉后再购买一些牛马羊回到内地来卖,到也能大赚一笔。冯典当上四郡总督的一段时间内,华商和关外游牧民族间商业来往断绝,游牧民族的大量牛马羊因卖不出去冻饿而死,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大华的盐铁、稻米和小麦。
由于大华处于优越的守势,各游牧部落不敢犯边,是否进行交易的主动权在大华手里。
敬天教传出去后,仅仅七八个月时间,许多游牧民摇身一变就成了天神的子民,同时也拥有了大华国籍。
这个时候,急缺各种生活物资的大华牧民们向他们的天使请求,可不可以用牲畜和内地百姓交换一些急需的生活物资。
天使们把这个问题写信问冯典,冯典又把问题抛给华顷。
华顷既然知道北方牧民现在也是大华人,自然同意这个请求。
于是,农耕民和牧民间的边关交易逐渐频繁起来。
内地的盐铁、稻米、小麦等食物和其他生活物资大量出关,和牧民们换取大量牲畜。
商人们把牛马赶到内地后卖给百姓们耕地、驮运东西和食用。这样既提高了关外牧民的生活水平,又使内地的百姓们摆脱了不少繁重的体力活,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商业运输力量。
在两太,卖得最好的东西要数木料和煤炭。
牧民们买木料建牲口棚和冬季避寒的住房,他们用牲口做工钱,雇佣内地工匠给他们修建各种居住设施。
牧民们在秋季卖掉大量非生产和非种用的牲畜,把生产和种用的少量牲畜关进牲口棚里,大大减少了因冻饿而死的数量,有房可以挡住风雪,煤炭用来烧地炉火过冬,牧民们的冬季过得太温暖了。
吃穿不愁之余,他们就有不少时间学习大华文字、语言和习俗,他们也想像内地人一样说着流利的华语,看懂信件,使双方沟通无障碍。
随着民族交往的频繁,内地百姓逐渐学会吃牛羊肉,牧民们也喜欢上内地的烙饼、包子、馒头和面条。
冯典前世是酿酒的,他会制作曲母,曲母用来发酵,加入小麦粉可以用来制作包子馒头,小麦粉加水均匀揉团后能炸成油条,能做成面条和烙成饼。
冯典来到大华后,给大华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他们吃上更多种类的食物,喝上更加美味的酒。
从熙和九年春季开始,姬如风小组根据冯典指示,带着一万对牧民夫妻向东北方向挺进,等冬季白令海峡封冻后进入北阿么瑞克洲。
北阿么瑞克洲绝对是个好地方,这里气候宜人,平原面积广,水源充足,地形平坦,黄金储量大,还有高产作物土豆、玉米,红薯,更有调味之王辣椒,人人喜爱的制糖作物甘蔗等。
姬如风对治下的牧民说,天神要他们去一个更加美丽的地方,把那里建成一个更加美丽富足的新家园。
牧民们本就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去哪里他们都无所谓,而且更愿意服从天神的旨意。
在冯典还是镇安司副指挥使时,他已经把阿么瑞克洲各种高产作物的大概样子画给他的三十个学生看,并给他们详细描述那些东西叶子什么颜色,味道如何等等。
阿么瑞克洲是冯典心心念念的地方,在冯典的目标里,南北阿么瑞克洲和亚欧大陆是必须要紧紧抓在手里的,撒哈拉沙漠以北必须抓紧,那里有肥沃的尼罗河平原,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可以先不管,晚一些开发。
姬如风的队伍北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语言不通的小部落,牧民们一见他们人数太多就亡命奔逃。
因那些部落民的肤色和大华人相似,所以姬如风就没有为难他们,依然继续听着海浪的声音向东北方向挺进。
进入楚科奇半岛的丛林后,姬如风的队伍不断遭到偷袭,损失了二百多个牧民的生命。
姬如风大怒,对怀疑藏有袭击者的丛林直接扔炸弹,炸死了不少袭击者,那些躲在丛林里的袭击者非常害怕炸弹,以为是天神的怒吼,于是不得不放弃对姬如风队伍的偷袭,逃往其他地方。
一路艰难开路东行,队伍终于到达楚科奇半岛最东部,看见了一望无边的大海和堆满石头的沙滩。
为了在封冻时顺利穿越白令海峡,姬如风命大家砍伐树木制作运物资的雪橇,并提前为进入阿么瑞克洲准备食物。
随着冬季慢慢到来,温度一天天降了下来,楚科奇周围的海水慢慢形成浮冰,姬如风手下的牧民们早已穿上厚厚的羊皮袄,马全身也裹上了柔软的羊皮,就等海水冻硬结实就出发。
熙和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楚科奇半岛周围的海水全部冻硬成整体,姬如风用战斧砍开一截冰测量,厚度竟然有一米多。
姬如风叫人在一匹马的四蹄上裹上毛皮,在雪橇上放上几百斤东西,牵着马试走了几百米,冰面稳如磐石。
确认冰面能行走,于是大家给所有马蹄裹上防滑的毛皮,牵着马拉着雪橇向东方行去。
一路上风力不小,刮一会儿停一会儿,还夹杂着大量雪片和雾,使人马睁不开眼。
大风一吹,人马挤成一团,牧民往下一坠缰绳,拍一下马前腿,马就乖乖跪伏在冰面上,然后人们靠近马的身体,既能相互取暖,也能增加重量,免得被风吹走。
大风一刮他们就停下,大风一停他们就赶路,并时不时对着指南针修正方向,免得走错方向。
一路风大温度低,食物冻得像石头一样硬,放在嘴里化软才嚼得动,吃东西变成了一件痛苦的差事。
就这样走走停停,将近一个月时间,几乎要被冻死的姬如风大部队终于到达同样被冰雪覆盖的北阿么瑞克洲西端。
找了个平坦的地方扎好营盘后,姬如风命令清点人马。
两个小时后,轻点结果出来了,少了三分之二的马,人少了一千多,姬如风心痛不已。
由于大部分食物因马背冻死饿死而被迫丢在途中,队伍不得不忍痛杀马吃肉,以熬过寒冬。
马是牧民最忠诚的伙伴和帮手,面对不得不杀马的现实时,牧民们总是眼含热泪。
女人蒙住马的双眼,男人用尖刀对准马的心脏,狠狠一刀刺进去,马往往嘶鸣挣扎好一会儿才结束生命。
吃了五分之三的马后,三个月的寒冬总算熬过去了,春天的和风吹来了,吹化了冰雪,吹醒了万物,吹绿了草原,吹开了鲜花,吹来了鸟儿叽叽喳喳。
熬过寒冬的马瘦弱不堪,只剩下半条命了。所幸的是冰雪已经全部融化,去年剩下的干草非常多,马儿们总算能吃饱肚子。
冬季到来前,许多动物都南迁过冬了,所以姬如风的队伍严重缺少粮食,不得不一边打猎,一边缓慢向南行进。
南进半个月后,队伍这才在一片平原上看见大群的野牛,他们兴奋极了,立刻骑上不多的战马,迅速对野牛形成包围之势。
野牛群先是慌乱失措,随后双角向前,向从未见过的陌生敌人发起冲锋。
牧民们本就是骑射高手,他们稳住心神,左手四个指缝从背上的箭壶中抽出四支箭,以两三秒的间隔不断向野牛精确射出箭支,野牛或伤或死,很快就失去冲锋的勇气,四散溃逃。
当天,队伍收获不小,射死一百多头野牛,吃了一顿丰盛的烤肉,大大补充了体力和营养。
姬如风吩咐大家扎下营盘,先在这里休整一阵子,让公马和母马交配产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