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新出路
盛玉王府,铁笛对华陵说道:“王爷,现在王大锣无官无职无守卫,属下这就去把他杀了!”华陵道:“不必,现在我反倒不想杀他了,他现在忙什么呢?”
“还能干啥,每天给一帮百姓讲课,没意思!”
“哼,王大锣就是个怪物,别人都是厌恶靠近那些穷鬼,他却喜欢和穷鬼打成一片,我是看不穿他图什么,他既不缺名,也不缺钱,难懂,叫下面的人盯紧喽,这个王大锣有些邪门,说不定又会玩出什么花样!”
“是,属下立刻吩咐下去。”
随着来常青园听课的人日渐增多,常青园已经不够用了,就在这个时候,阗郡郡守林正业来访,他对冯典道:“先生,学生想请你去郡学教课,不知您意下如何?”
冯典笑道:“不可,第一那里不允许百姓进去,第二太小,第三我再也不想和官府有什么瓜葛,多谢林大人赏脸,草民感激不尽,林大人请回吧!”
“林正业脸上火辣辣的,他躬身道:“是,学生告退!”
常青园及附近一大片草场都是钟学义的产业,冯典自掏腰包扩建常青园,改名“和书院”,书院门口有一副对联,即: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书院开院典礼上,冯典倾情演唱一首《追梦赤子心》,听者无不热血沸腾。
典礼结束后,许多学子向冯典要该歌的歌词,从此,这首歌成为和书院的院歌,不会唱这首歌的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和书院学习过。
冯典又出钱印了上千本书,买了几百套笔墨纸砚,免费供孩童们用,这可把孩童的父母感动得涕泗横流。
冯典不再指望当官了,他打算在不和朝廷作对的前提下把二十一世纪一些很有用的知识教授给孩子们,让他们不再愚昧和一事无成。
和书院完工后,大量的成年学子申请进入读书,冯典同意了,这些学子都精熟于拼音,都可以做孩子们的老师,他就可以轻松许多了。
冯典办起学校来,华渊赏赐的几万两银子很快就用得差不多了,他想自己不能为了办学连饭都吃不上,教育是大家的事,不能自己一个人承担。
于是,冯典贴出倡议书,邀请各界人士慷慨解囊,有钱的出钱,有桌椅板凳、笔墨纸砚的都请量力捐献。
阅之先生的名声果然响亮,倡议书一发出,许多人上门来捐钱捐物,一部分人是有钱的商人,一部分是家境一般,没几天,就收到银子三万多两,桌椅板凳五百多套,笔墨纸砚若干套,这可把冯典感动坏了,大家太给面子了,于是他讲起课来也更加卖力了。
在大华,商人地位最低,但在冯典主政的四郡,商人们地位却不低,他们都非常感谢冯典,所以冯典一发出捐献倡议书,附近的商人几乎都捐钱捐物,算是报答。
别看冯典学历不高,他看过的课外书可不少,里面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都可以做教课内容,长期下去,他的学生们的思想将会慢慢向他靠近。
王宫中,华顷问一个飞鹰卫,“王阅之那些护卫他是怎样安排的?”
“那些护卫多是两太的,现在已经回到原部队了,那些戎人都已经出了恩阳,不知道去了哪里!”
“嗯,很好,现在王阅之忙什么呢?”
“回王上,王阅之一门心思做教书先生,将常青园扩建成书院,改名为和书院,还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有没有对朝廷不利的言论?”
“没有,一点都没有,微臣去听了几天课,王阅之没有说王上和朝廷一点坏话,而是教育百姓们要孝敬老人,尊敬师长,团结邻居,珍惜时光,要勤奋种地,为人臣子要忠心,夫妻间要互爱互敬。”
“还有吗?”
“还有,王阅之还教百姓们天文知识,什么二分二至,黄道赤道,南极北极,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等等,微臣记不住许多,太高深了。”
“好,不愧是大华第一名人、拼音祖师阅之先生,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是,微臣告退!”
桑哥等人离开恩阳城后,向西行了几十里后没有看见一点人烟,桑哥说道:“这里草长得这么好,明显是好久没有牲口吃过,难道格直他们又往西迁徙了?”
亲卫甲道:“首领,咱们下一步怎么办?”
“怎么办,我也不知道,反正不能再往西了,要是遇到格直他们,咱们性命一定不保,还是总督府好啊,可惜王大人被免职了,现在又无家可归喽!”
“哦对了首领,我曾听八勇说过,大华章槐郡南部的夷人战斗力很弱,要不我们去闯闯,说不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亲卫乙:“听说那地方山高林密,气候炎热,还有毒瘴气,人一闻到就死,而且那地方打仗不骑马,都是拿着短刀赤着脚跑,鞋子都没有,谁受得了!”
亲卫丙:“但是,我们总不能一直在草原上转吧,没有大部队,咱们会被狼群袭击的,到时候我们都会变成狼的食物,最后变成狼粪滋养牧草!”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咱们往东北方向,那里有许多狄人小部落,说不定咱们运气好,能找到个安身之所!”
一听还在草原上,亲卫们都安心了,他们习惯了草原和马背,根本不愿意改变。
一帮人把携带的干粮吃完后,就干起老本行,靠打猎糊口,在总督府待了一段时间,他们射箭的技术竟然生疏了不少。
一路向东北行了十几天,桑哥一行总算看到了草原上熟悉的帐篷,于是拍马加快速度靠过去。
突然,一个放哨的人看见有陌生马队靠近,吓得大声叫喊,男丁们快速跳上马背准备迎战,老少妇女们撒腿就跑。
这个部落不大,总共三百多人,能战的男丁也就八十来人,为了保护部落里的老小,他们壮着胆子向桑哥一行冲来。
两方距离靠近后,桑哥一行见对方高举马刀冲来都有点懵,但还是拔刀摆出阵型,准备和对方大干一场。
对方只把桑哥等围在圈里,也不着急进攻,可能是有点怕,也想拖延时间让部落中的老少跑远些。
首领模样的人用狄语哇啦哇啦说了一大堆,桑哥他们根本听不懂,于是桑哥就用华语道:“我们是西边的戎人,是逃难来这里的,不想和你们发生冲突!”
幸运的是,这个部落的首领会华语,他对桑哥说道:“你们既然是戎人,为什么穿着华人的衣服,你们别以为我好骗!”
桑哥听罢,这才恍然大悟,他们现在的穿着与草原上的游牧部民差异非常大,难怪被认为是入侵者!”
桑哥笑道:“都是误会,我们在华戎边境抢了一些华人衣服换上,在路上就忘记脱了,我们被华军打败了,想来你们这里找一个栖身之地,还请贵首领收留啊!”
首领也是豪爽的人,他把马刀插进刀鞘,笑着说道:“既然都是草原儿女,那就留下来吧,我叫乎严,是特勒部的首领,欢迎你们!”
桑哥一行也马刀归鞘,“我叫桑哥,他们都是我兄弟,多谢首领收留,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于是,桑哥等人在特勒部留了下来,一起放马牧羊,一起喝牛奶马奶,守卫特勒部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