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升职加薪 - 开疆狂师 - 非勤走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开疆狂师 >

第91章升职加薪

桑哥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后,整个人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给冯典当护卫期间,他感受很深,在总督府里,所有吏员都不用给冯典下跪,见面只需打个招呼,冯典会说声辛苦了,他尊重、爱护下属,下属都能安心干活。桑哥在西戎尚岩部时,部众几乎就是奴隶,可以随意鞭打凌辱,可以随意杀害,跟冯典一段时间后,他也大受影响,慢慢体恤属下了,不再任意打骂,属下人越来越爱戴他了。

正如乎严所说,部落女人都是首领的,想娶谁就娶谁,首领权利很大,但桑哥只要一个,把其他女人分给属下男丁,使那些男丁感恩戴德,愿意为他拼命。

在草原部落间的吞并战争中,战败的首领和其家人都会被杀,男丁和小孩会被鞭打,女人会被侮辱,但桑哥并不这么做,他不但善待哈栾全体部众,还让乎严劝他们不要逃跑,不要害怕,他们都是草原的儿女,都是一家人,打仗是为了让小家变成大家,以后不再打仗,桑哥这些话很有凝聚力。

很快,哈栾部全体民众都诚心归顺桑哥,桑哥也慢慢学习狄语,想要融入狄人大家庭。

就这样,桑哥在大华北部草原威望日隆,好些小部落都来归顺,使特勒部民众一下子增加到五千余人,也算一个中型部落了。

草原生活节奏不快,桑哥就把在冯典那里学来的知识教给部落里的小孩,小孩们都很喜欢他,他的威望更高了。

熙和二年九月,北方牧草逐渐变黄干枯,特勒部牲口不得不迁徙了,大小头目都等着桑哥拿主意。

桑哥道:“咱们往南迁徙,那里暖和一些,牧草也很多!”

头目甲说道:“往南迁徙怕会遇到大华骑兵,还是往西或往东吧!”

其他头目也应和头目甲的说法,桑哥却笑着道:“各位兄弟,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大华最能打仗的王大人已经被罢官了,现在大华北边安全得很,只要不过分靠近,不会有什么事!”

众头目大惊,头目乙问道:“大首领,你又没去过大华,怎么知道大华的情况?”

桑哥说道:“我没去过,但我有情报,听我的没错,向南迁徙五十里!”

其他头目也不敢违抗,于是部落向南迁徙五十里,果然没发现大华骑兵的踪迹。

冯典的护卫队回到两太后,军中将领将士都知道总督大人被罢官的事,好些将领顿时心灰意冷起来,普通将士高昂的斗志很快下降,他们撤出草原,回到关城,不在进行训练,地道也不检查维修了,时间一长,有大量兔子老鼠进去繁殖。

华顷在军中安排有眼线,他很快就知道了军中的变化,他又怒又担心,怕两太北边的游牧民族再次来攻。

于是,华顷为保险起见,派了两个将军把王龙飞和付晓东换了,他知道王、付二人是冯典的铁杆忠粉,怕他们会造反。

王、付二人的离开加剧了两太边军的恐慌,他们每天战战兢兢,而新来的两个将军虽然不是草包,为人也不暴躁,但他们对地道战一无所知。

很快,两太百姓都知道王总督被罢官的消息,他们害怕没有王总督的保护,胡人会大举进犯,于是,两太北部六个繁华县的商人带着财货逃离两太,其中就包括楚汉秉,他要搬回丰郡北安县。

商人们跑路后,当地一下子冷清了不少,出于恐慌,百姓纷纷往其他方向迁徙,各地关卡根本拦不住,往阗郡迁徙的百姓最多,他们知道王总督在那里,都往那边搬迁。

很快,两太发生的事情被镇安司和各级官府上报给华顷,华顷被吓得不轻,他没想到只是把冯典给撤职了,两太百姓反应这么激烈,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办,只得派人把丞相苏忠卫请来商议。

苏忠卫来到勤政殿,华顷焦急地说道:“苏卿,王阅之被罢官的消息传到两太后,两太北部靠近草原的六个县的百姓几乎迁徙一空,大部分去了阗郡,你说这样可怎么得了!”

苏忠卫也吓出一身汗,两太北部六个县在冯典治理下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现在商人率先跑路,百姓也跑了,边关一下子少了几十万人,势必影响守军士气,如果守军也跑路,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苏中卫说道:“王上,王阅之在两太也算呕心沥血,把两太治理得不错,两太边境已近两年没有战事了,百姓都依赖他,如果两太北部空虚的消息被胡人探知,他们就会乘虚而入,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苏卿的意思是把王阅之请回来官复原职?”

“王上,恐怕也没其他办法了,只要王阅之官复原职,百姓们势必回家!”

华顷道:“王阅之这人也是有点脾气的,他就是为了税率、兵役、劳役等制度被罢官的,如果让他官复原职,恐怕孤家要更改立国先君制定的制度,这孤家恐怕办不到!”

“王上,王阅之一向心系百姓,为了百姓,臣想他会继续做四郡总督的!”

“只能试试了,你代孤家传旨,恢复王阅之四郡总督之职,恢复屏岚侯爵位和太子少师封号。”

“臣遵旨!”

熙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阗郡郡守林正业来访,他表情慌张道:“先生,您被罢官的消息传到两太后,北部六县的商人全部跑了,随后百姓也都跑了,六县几乎空了,许多百姓朝阗郡而来,都是奔着您来的!”

冯典有些吃惊,没想到自己能量这么大,他回道:“现在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这些事和我有什么关系,你身为郡守,不自己拿主意,跑来跟我说这些干什么?”

林正业就要哭了,他说道:“先生,阗郡虽然地多人少,但一下子安置不了十几万百姓啊,您快给学生支支招啊!”

冯典双手一摊道:“林郡守,要支招你得找朝廷,我无官无职,又不是你的幕僚,支什么招,回衙门忙你的去,别打扰我教课!”

林正业不想走,冯一来却强行把他拖出去,“林大人,我家先生忙着呢,你回吧,下次不要再来了!”

林正业叹了一口气,回了郡守府。数天后,朝廷派的传旨钦差来到和书院,当众大声念诵圣旨,恢复冯典的官职、爵位和封号。

所有人都跪下,冯典站在讲桌边,就是不下跪接旨。

传旨钦差很不高兴地说道:“王大人,你还不下跪接旨?”

冯典说道:“草民只是一个教书先生,可不敢当大人一称,请上差回去转告王上,草民已心灰一冷,不想再当官,只想好好教书,请他另选贤人!”

传旨钦差无法,只得悻悻而归,华顷被传旨钦差告知冯典拒接圣旨后怒发如狂,“好个不识抬举的刁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他不想活,那就杀了他,孤家不信治不了他!”

钦差吓了一跳道:“王上,您杀了王阅之后,恐怕会引起民变,还请王上三思而行!”

华顷眼睛一瞪,“民变?孤家有的是军队镇压,你再跑一趟阗郡,务必把王阅之脑袋给孤家带回来!”

钦差哪敢抗旨,答应一声就离开了。

怀兆深得知冯典抗旨不接后吓了一跳,他扔下公务就往和书院跑,并对冯家两兄弟道:“你家少爷是个疯子,竟敢抗旨不接,祸事马上就来,你们两个和我一起,护送他们一家人去躲躲,再晚就来不及了!”

冯家兄弟这才反应过来,抗旨就是死罪,就是和整个国家作对,于是两人和怀兆深一起,把冯典一家五口强行弄上马车,离开了恩阳县。

数天后,奉旨来杀冯典的钦差带着上百士兵来到和书院,谁知和书院一个人也没有,找人一打听冯典一家的去处,都说不知道,钦差也没办法,只好又回京复命。

当钦差说冯典和家人跑了后,华顷松了一口气,他真怕冯典梗着脖子等死那就坏了,他一冷静下来,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火,人家上书提一些建议,自己就大发雷霆下旨训斥,人家抱怨一下,自己就下旨罢官,最近这是怎么了,老是跟人斗气,哪有帝王的胸怀。

华顷再一想,自从姑母和母亲死后,自己性情大变,而华陵那个坏东西,一直给自己打小报告,找王阅之麻烦,自己竟然被他当了两次枪使。

华顷平静道:“跑了就算了,孤家也只是吓吓他而已,你们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怀兆深为了保险,直接把冯典一家送到矩字门总部,门主得知冯典的壮举后,竟然从座位上走下来,给冯典叉手行礼道:“老夫一向孤傲,从没给人行过礼,你是第一个,请受老夫叉手行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