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 也没人说她是陛下白月光啊? - 砚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3章

第53章

清和寺坐落于帝京城外数十里的远郊,大抵也就是半日的行程。

训练有素的羽林卫在前开路,其后跟着的便是诸位大臣们的马车和帝王仪仗。

“你说,我们这么大张旗鼓的,要是有刺客突然出现,岂不是毫不费力就能找到你的所在之地?”顾皎放下车帘,脑中已经想到各种兵戎交错的情形。

君珩原本支着头小憩,闻言睁开眼,轻笑出声:“不是跟你说少看话本吗?”

“这叫为你的安危着想,就算再近也毕竟不在京中,不好照应。”顾皎义正严词道。

“那上次,堰郡那样远,你怎么肯同我去的?”君珩从背后环住她,将头搭在她的肩上,问道。

堰郡之行虽说没出什么大差,但未动身前,总是比这一趟凶险许多的。

“我担心你啊。”顾皎坦然道。

君珩怔了怔,而后将她抱得愈发紧了些:“那个时候,为什么会担心我?”

那时,她明明还没有接受他。

“因为——”顾皎想了想,勾唇道,“你长得好看呀。”

闻言,君珩不轻不重地在她肩头咬了口。

“第一次觉得这张脸用处这样大。”他闷声道,“但好像也不太值得高兴。”

顾皎偏头吻了吻他鬓角,在他微惊擡眸之后,才道:“这下高兴了吗?”

君珩压了压唇角,极力作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嗯。”

而后他不自然地移开话题:“今日随行的皆是羽林卫的精锐,而且由帝京到清和寺一路每隔五里便有驿卒,刺客想下手,也得有机会活着出现在我们面前才是。”

说完,他顿了顿,低声道:“即便真有意外,这次也定不会再让你出事。”

顾皎偏头看他,半晌,轻叹着抚上了他肩后墨发。

这人,还是对上次遇险的事耿耿于怀,但说起来,她不过只是脱力擦伤,而他却差点耗尽了周太医带去的稀品良药。

“哪里就这么倒霉,每次出门都有意外啊。”她收起笑容,严肃道:“你就不能盼点好。”

君珩闷笑一声:“是,我不说了。”

“对了,我一直没问,这次随行的人都有谁?”顾皎忽地记起。

她一直忙活着收拾可能用到的东西,都忽略了这算得上是顶要紧的一件事——名单上的人不知有多少人虎视眈眈盯着呢。

君珩放开她,从身侧拿出一封文书在她眼前展开:“是宴沉言定下的人,你看看。”

顾皎靠在他怀中,大致扫了一眼:“宴相的确是半分都没徇私。”

其上的人官位各有高低,却都是有真才实干在身上的,并无一人才不堪任。

“沈舟也在?”看到沈舟的名字,她微微讶异了一瞬,沈舟入朝并没有多久,朝中也有不少以为他是凭借搭救了君珩一次才有此番际遇的人在。

对沈舟了解较多的也只有翰林院的几位而已,宴沉言不说日理万机,但是也经常没什么闲暇,他也并非想要借着提携沈舟而讨好君珩的人,能将沈舟算在这之中,想必是仔细权衡过的。

也足以说明这人处事缜密到何种地步。

君珩收起文书,重新拥住她:“再过几年,宴沉言的才干或许便不在左相之下了。”

“我爹可从没觉得宴相在他之下。”顾皎轻叹一声:“不过也好,有宴相在朝中,他也能安心些。”

“阿珩,若是日后朝堂安稳了些,我想……”她止住话,摇了摇头,“算了,等到了那一日再说吧。”

“让左相退下来?”君珩却已经知道她想说什么,握了握她的手,“我想过的,左相操持这样久,若他愿意,便为他换个闲职,不必再劳心劳力。”

顾皎想了想,摇头一笑:“不过,也得他自己肯才是,就怕他不在其位也没办法彻底清闲下来。”

君珩知道她担心顾青行,轻声道:“会有那一天的。”

“皎皎,我说过的,会让天煜如你所想的那般,河清海晏,物阜人熙。”

闻言,顾皎微微偏头,而后朝他一笑:“嗯,我相信。”

……

一日风平浪静的行程后,终于抵达了清和寺。

寺庙地势高耸,寺外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佛法诵经之声与蝉鸣叶响交杂着,散发着古寺独有的宁和气息。

身着朱红色烫金袈裟的住持已经带着一众高僧等在了寺外,宴沉言在马车旁等候君珩下来,而后陪着他一道走了过去。

君珩已是第四次来这里,在住持合掌施礼时亦同时回以一礼,二人身后的诸人也随之或双手合十或恭敬俯身。

“陛下的心境与往年相见之时,大有不同了。”住持淡笑说道。

君珩语调谦和有礼:“多谢住持惦念。”

他视线后移,在顾皎身上落了落,唇角自然带出一抹笑:“住持旧时开解,朕如今终有所了悟。”

“凡来尘往,皆是众生造化,陛下不必记怀。”住持侧过身,僧人们也随之散开两列,让出一条路来。

“所需之物皆已备妥,陛下,请入内吧。”

清和寺建寺悠久,即便不在繁华之所,往来上香之人却也络绎不绝,所以每年夏祀之时,为了保证帝王的安危,都会提前请走香客。

因着每年都会有这一行,所以僧众早已熟门熟路,各自引着大臣们入寺,君珩则是与住持一同踏进了庙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