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苏秦献策论七条!才情无双 - 战国:开局坐拥九千万亿吨罐头 - 九月零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5章苏秦献策论七条!才情无双

信中言:‘臣游历大周数月,观人文地理,国家制度,心生向往,然,此制度仍有一些缺点,臣不吐不快。

现如今,臣南征伐楚,痛惜不能在王畿辅佐我王,但臣却能为我王提出一些不成熟之建议,还望我王阅览,可变,可不变,皆由您来决策。

其一,学堂制度,臣观我大周各地,学堂修建,却无人教书,师资力量过于匮乏。

臣昔日在恭邑学堂,曾见军器府生产一物可誊写成书,曰为纸!

臣当时惊为天人,此物可革新天下书籍录入之根本,堪作为文人名士著作之基石!

我王可利用纸张之用,拉拢天下有学之士,赴周任聘教士!

如此,人才自可赴周事周,未来大有可期!

其二,军器府墨房制度,缺口甚大。

何以百匠封闭,唯墨房诸子超然自由?

若未来有墨者背叛大周,背叛我王,泄露军机,流散机密,后果将不堪设想!

臣有一计,可为我王分忧。

推宗室众卿,平衡墨房之权,压墨学,兴墨工,激发墨房与宗室众卿的矛盾,我王自可稳坐钓鱼台,进可攻,退可守,以此收服那三千墨者,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

其三,我国多依靠国外进口铜、铁、盐、皮、战马等物,开支巨大。

虽有罐头、大米、玻璃可支撑起收入。

但仍旧不是长远之计。

应想办法摈除进口依赖,其中以铜铁为重中之重。

臣当年游历楚国,曾在楚地见到许多天然原矿。

望我王重视,若臣能找到原矿,恳请我王遣派工匠赴宛北开掘。

如此,进口依赖自可消弭,也能极大缩减我国财政开支!

于国、于民,皆大利也!

其四……’

洋洋洒洒。

苏秦这片策论,共计七条。

前三条乃首重,迫在眉睫之事。

后四条乃新政议政之策:

一,开放军屯,由各地筛选军户,为大周六十三万大军专事屯田。

二,周国出口利大货多,可增重商税,并以爵位卿位拉拢大周各地富户、商贾,增设出口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以此增实国库。

三,监察百官之权,不能由宗室独占,可令大司徒赵累重整情报机构,作为天子的左膀右臂,以监察宗室,监察百官。

四,海盐多依赖齐燕,皮革多依赖中原三晋,战马多依赖秦国,应改变对这些国家的外交策略,争取以低价进口,高价出口。

姬延叹道:

“国师这七条策论,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赵累:“国师无双大才,此乃强国安国之策,佩服佩服!”

姬根:“由此策论可知,苏秦真乃百年一遇之大家,只是若要实施起来,非一朝一夕可完成的。”

“是啊。”

姬延叹了口气,缓缓起身,负手踱步。

“本王认为,前三条策论,可立刻提上日程。”

“利用纸张吸引天下文士。”

“利用宗室压墨学,兴墨工。”

“再在宛北寻找铜铁矿脉。”

“这皆是我大周重中之重的要害!”

“你我绝不能轻视!”

其实姬延震撼的不是前三条。

因为这前三条他自己心里都是有数的。

可后四条。

他是真没想到。

我尼玛!

苏秦可是战国人。

这个时候就极有前瞻性的提出了军屯制、增值税、营业税、出口税的概念?

莫非苏秦也是穿越者?

你特么在演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