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发现错误
午时的太阳挺好。步根带着两个小人儿,在小区大门边上的空场子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玩耍。场子边上有小树林,有水沟,有石板小路。
两个小人儿在这里会有许多发现。
“爸爸。蚂蚁的妈妈是哪一个?”儿子向爸爸提问。
这个时候,步根就是《一万个为什么》
即便知识多,也有遇上冷门的时候。
儿子问蚂蚁的妈妈是哪一个,步根懵。
步根怎么可能知道,儿子看见的蚂蚁妈妈是哪一个。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扯。
“你只要看见一个比它大的,就是它妈妈。”
“哦。我知道了。大的就是妈妈。小的就是儿子。”
“不是的。就不是的。”种珏一旁插话,“我妈,就没有干妈大。”
步根愣住。他不能说种珏说的不对。
可是,自己刚才说的,大的是妈妈。
我荤。步根拍了自己的脑袋。他误导了儿子,好在不是原则性的问题。
儿子又发现了问题。
“爸爸。那,它的姥姥呢?”
小人儿步印问的是这只蚂蚁的姥姥。
“姥姥在姥姥家。”步根不知道啊,只能这样来回答了。
“不是的。我说这个蚂蚁的姥姥。”儿子对爸爸的回答很不满意,随之他的脸上也有了不满意。
步根只好再扯,“你发现了它的妈妈,就发现了它的姥姥。它们应该一块的。”
“不对吧。姥姥不和妈妈住一块的。”
也是,儿子的姥姥就没有和儿子妈妈住一块。
只好再扯,步根说:“那。你在另外一个地方,发现一个大的,就是它的姥姥。”
又是用大的来说话。步根这时,有了心虚。他瞄了种珏一眼。她怕种珏再折他的台。
这是步根的育儿经验,遇到儿子提这样的问题,只有这样的扯。
幼儿的问题,你当真,可能累死你。
可是,有些问题,还就不能扯。胡扯,会留下后遗症的。
例如:儿子小,不懂什么是卫生,什么不卫生。在他这个年纪上,似乎任何东西都可以放到嘴里品尝一下。
他不知道,这样做,貌似勇敢,却面临被细菌攻击的风险。
应对的办法,就是不厌其烦的给他讲一个故事。他可能还听不懂。但这是步根目前力所能及的。
步根说:“你的小手,是很好玩,可能也有味道。只是,不好随意的不洗手就把手放进嘴里。你到处摸东西,就有小毛毛虫粘到你手上。”
“你的手放进嘴里,小毛毛虫就滋溜一下跑进去,窜进你的小肚子。小毛毛虫可坏蛋了,会在你的肚子里乱撞。它还会咬你的肚子。”
“你的肚子就痛啊、痛啊。爸爸妈妈帮上忙,你只好自己在铺上打滚。爸爸就曾经被毛毛虫咬过的。那个痛啊,痛得眼泪水都出来了。
步根说的时候,连带着有肢体动作。
两个小人儿因为步根的演说成功,有了很深的记忆。
华莹下班回家,提着一只小的塑料袋,里面是由超市里买到的小零食。其中,有一种叫“豆饼酥”的小食品,简易包装。
对于华莹提回来的东西,两个小人儿都有关注的。
因为,华莹每每带回的,都是好吃好有味道的食物。
可能是华莹已经吃过这个食品,感觉挺好吃的。现在,看见两个小人儿要品尝。华莹忘记了一个进门后应该有的习惯,就是先洗手。
华莹没有洗手,就弄了点给两个小人儿品尝。
种珏说好吃。
步印也说好吃。可是,步印突然想到爸爸说的那个毛毛虫的故事,就有了惊叫。
“我的肚子痛。”小人儿蹲下。
对于两个小人儿发现的叫声,步根往往在第一时间就到现场。
“怎么啦。儿子。”
儿子告诉爸爸,刚才,他把毛毛虫吃进肚子里了。
步根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华莹像是犯下大错,脚下开溜,赶紧进了卫生间。
在洗手时,华莹发现,这个事,有出入。洗了手后,出来,问步根,“毛毛虫,什么毛毛虫?”
步根只好如实把自己对两个孩子说的小故事告诉了。
华莹呵呵了,说:“我没有洗手,不对。你胡扯,也不对。要说错,我俩,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