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冬月来临,再过几日眼看就要下雪,室外已是天寒地冻,朔风凛凛。
易令舟身边又还带着孩子,清黛连忙让明珠带着知意和银珠去把她们母子领了进来。
从前院到清黛的远山居,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坐在正堂上的清黛便见一个裹着大红色蝶戏牡丹纹织锦银鼠斗篷的身影,脚步飞快地从影壁后绕了进来。
清黛忙不迭就起身迎了出去,正好在屋檐底下接住了她远远就伸来的手。
梳着妇人发髻的易令舟激动万分地握紧了她的手,“都快三年了,你这坏妮子可算是舍得回来了!知不知道姐妹们一个个的都有多想你!”
清黛笑着笑着鼻头便禁不住发酸:“我在柔夷也是一般想念你们的,而且本该是我去看姐姐的,倒叫姐姐先来看我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性子急,若不是前两日你外甥吃坏了东西,有些闹肚子,否则你回来的第一天我就带他来看你了。”说着,她便回过头去招呼着奶娘抱过来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袱,“瑾儿,这是你孟家四姨娘,快叫人。”
“四姨娘。”小包袱里随即传来一个口齿清晰的童音,奶声奶气却全然听不出这个年纪的孩子普遍都有的胆怯畏惧。
清黛循声望去,果然在层层叠叠的斗篷棉帽里,找到了一张红扑扑、肉嘟嘟的小脸蛋,那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也正一眨不眨地盯着清黛。
奶娘便把他抱得离清黛更近些,他却立马大方主动地朝她张开了短胖短胖的手臂。
奶娘见了就殷切地凑趣道:“咱们小世子平常可从不随便让人抱的,看样子他与四姑娘很投缘呢。”
清黛顺势将他抱到怀里,笑呵呵地逗他,“既然如此,那今个儿瑾儿就跟姨娘住,不回家了好不好?”
说着,她便真的把孩子一气儿抱进了屋,易令舟等人也跟着得以到暖和的堂屋里坐下,饮一杯暖身的热茶。
虽说他心下确实喜欢眼前这个长得又漂亮笑起来又温和的新姨娘,但一听说不得回家,小孩儿家家立马就不乐意了。
进了屋就开始在清黛怀里扑腾,逃跑似的要往地上跳,一从她手里挣脱出来,便颠颠几步躲到自己母亲身后,让人哄了好半天,才肯重新露出脸来,试探着试探着地凑到清黛跟前。
清黛瞧着有趣,便让阿珠去里屋将早就准备好要给他的白玉葫芦项坠拿了出来。
易令舟看见便笑着客气了一下:“妹妹这是作甚,显得我像是专程带孩子来讨礼似的。”
“这本就是我该给的,不然如何担得起瑾儿这一声姨娘呢?”清黛才不理她,径直就把那项坠替小宋瑾戴上,“这项坠原就是你家瑾儿和我三姐姐家的宜姐儿一人一个的,现如今咱们这些姐妹里就只两位姐姐有了孩子,可不得让我们好好过过当姨娘姑姑的瘾?”
“这么说来,你是去过你姐姐那里了?”易令舟冷不丁变了脸色。
清黛摇了摇头,“一向说方家老夫人严苛,而我在京城又没什么好名声,唯恐冒然前去反而会给三姐姐添麻烦,这不还在想着找什么样的借口去呢。”
“还好你没去。”易令舟却像是松了一口气,“我寻思着你回来这么多天,清照她只怕也还未曾回来吧?”
清黛顺着她的话反问:“易姐姐如何知晓?”
“这可多亏了沈家前几年放出去的那个狼崽子。”易令舟说话间将茶碗里的地雪茶饮罢,略略整理了下思绪,方道,“你身在柔夷或许不知,那沈家四郎自打入了锦衣卫,就如同蛟龙得雨、涸鱼得水,这才多久便依凭各项奇功,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校尉升至十四所千户。
“前阵子又奉旨查办璇州乡试舞弊之沉疴,出手果决狠辣、不近人情,铁腕之下短短月余便把涉案官员治得服服帖帖,罢职的罢职,处决的处决,一下子空出了不少缺口需要朝廷派人填补。要知道璇州那地界可是出了名的富裕,多少人挤破头也想过去补空,你那个方姐夫自然也动了念头。”
沈猎这些年辗转各州办差挣命,清黛虽隔于南疆,偶尔却也还是能听到一丝一缕有关他的消息。
只是没想到易令舟会突然提起他,心上难不泛起涟漪。
脸上佯装淡静,刻意不去提他,“璇州地广人杰,又是著名的美玉之乡,能外放到那儿是好事啊。怎么听易姐姐这口气……难不成是方家老夫人又……”
易令舟神经大条,当然不会她哪里不妥,直奔主题道,“可不是。要说这老太太也奇怪,比她家世低的人家她瞧不上,像你家这样门第气势都比她强几倍的亲家她也不喜欢。仗着一个孝字,逮到机会就拿捏你那个纸老虎姐姐,就因为宜姐儿不是男孩,便让清照吃了她不少排头。
“此番方大人若能谋得这差事,她又怕方大人带着老婆孩子走了,留她一个在京城会被你家趁机找麻烦,这些日子便又千方百计地刁难清照,想找她的错处,让她没法随方大人出京,留下来伺候自己。”
“这……”清黛实在无言以对,“八字还没一撇呢,那老太太便这样折腾,若是真给搅和黄了,耽误的可是她自己的儿子啊。”
易令舟耸了耸肩,“谁知道她怎么想的,左右你就先不要去方家了,待尘埃落定,再去不迟。到时你再叫上我,有我在,料那方老太太也不敢蹬我舒王府的脸。
“这些日子嘛,你若觉得闷,我又不在的话,去瞧瞧沈猜姐姐和巧儿就行了,她们两个都在备嫁,也不好出门,你去看她们正好。”
清黛不由轻轻低笑,易家大小姐还是那个易家大小姐,就算是嫁了人生了孩子,喜欢大包大揽、安排这安排那的热心肠也一点都没变。
不过想了想,她也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算了。”
盈盈抬起桌上的茶盏,试图用氤氲的水雾掩饰她眼底的黯然,“沈姐姐和巧儿都是喜日子将近的了,我如今这样还是不要上门去招晦气了。对了,淇姐姐呢,怎么一直未听姐姐说起?”
易令舟神情一滞,忍不住叹了口气,“也还是老样子,和我家阿彦瞧上去相敬如宾的,可久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两个的心都不在彼此身上。这几年一直未给家里添丁,我母亲急得要命,也会像方老太太那样给她找不痛快,可她却总也没什么反应,不生气也不委屈,木头一般。我母亲没法了,最近正张罗着要给阿彦纳妾呢。”
清黛心里咯噔了一下。
易君彦不至于吧,过去这么久了还在惦记着不该惦记的吗?
易令舟这时也注意到了自己好像说了不该说的,连忙找补道,“呃…这事跟你没关系的,是阿彦自己的问题,阿宝你别在意…嗯……说来我该向你道喜才是。”
“道喜?”清黛又懵了。
易令舟说话间,又让身边的丫鬟捧出一只用红布裹好了的嵌珍珠红绿宝石竹节金镯,喜气洋洋地笑道:
“这本是我与阿执新婚头一回入宫请安时,太后赏赐下来的,我今儿出门前险些忘了,好在阿执提醒了我一句,还遣人去了趟三街口买了一碟子刚出炉的玫瑰酥饼,硬让我给你带过来,说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就是这个。
“虽说他这人从小嘴巴坏、脾气臭,但心底却是最念情的,之前还同我议起你和小黎王的婚事呢,还说虽是侧妃,但小黎王至今还未娶妻,又有我们这些知交故友为你保驾,扶正不过早晚的事。”
“不是,姐姐,等会儿。”清黛急急忙忙地打断了她兴高采烈的叙述,顺便拦住了她要把镯子往自己腕上套的手。
“我何时要嫁给小黎王了?!”
这下清黛彻底迷茫了。
漂浮在心里那种七上八下的不祥预感终于还是在她回京的第九天,应验了。
她前脚刚刚送走了易令舟母子,后脚鸿胪寺那边就来人传话,道是宋祈又将刚刚住到那儿去的莫坤,还有尚在养病的莫况爷俩召进了宫,原因不明。
一整夜过去,清黛也没等到他们出宫的消息。
日出后孟岩孟岚孟煜三个大男人又都得赶着去任上当差,府上便只剩下女眷们看护清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