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最后的安排 - 从花千骨开始求长生 - 写书求生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217章最后的安排

在金陵皇宫一处静谧的宫殿中,奢华的装饰透露出皇家的威严与富贵。雕梁画栋间,精美的金龙图案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飞而起。华丽的宫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整个房间映照得温馨而庄重。李灵月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锦袍上绣着精致的凤凰图案,凤凰的羽毛色彩斑斓,仿佛在火焰中舞动。她眉头紧锁,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唉,父皇时日无多,这些大臣却只知道争权夺利,丝毫没有为南唐的未来着想。六哥的性子我再清楚不过,他对朝政压根儿没有兴趣。现在这种局势,我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吧,一切等待父皇……”李灵月说到这里,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离开再说。”

周娥皇坐在一旁,她身着淡蓝色的长裙,裙摆处绣着淡雅的兰花,气质温婉而优雅。她轻轻点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李灵月,说道:“那么长时间都等过去了,我们再等等也无妨。你也不要过于担心,目前的这一切不都在我们的计划之中吗?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如果放任事情随意发展,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

李灵月微微咬着嘴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说道:“可是从今天父皇的安排来看,即便到了最后,他还是给六哥留下了班底。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个好兆头。”

周娥皇抬手揉了揉眉心,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说道:“如果你想加快进度,可以利用一下静安王,他在朝中还是有些影响力的。另外,你一定要小心绯颜,还有太白门。他们的态度和行动,可能会对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李灵月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太白门现在因为受到七杀派抢夺神器的惊吓,已经收缩自己的势力范围了。也正因如此,我们的蜀山分派才得以迅速发展。”

周娥皇轻轻摇头,神色严肃地说道:“不,灵月,你忽视了太白门对南唐皇位传承的影响。还有,绯颜曾经和蜀山的矛盾,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调和的。当初师傅可是让他失了好大的面子,他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你必须想办法得到太白门的支持,否则我们的计划可能会受到很大阻碍。”

李灵月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愁容,说道:“这件事情倒是真的难办了,对付太白门,我们似乎真的无计可施啊。”

周娥皇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缓缓说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让皇上远离甚至厌恶太白门,想办法让二者之间发生矛盾。另外,如果没有修仙界势力介入,太白门也不会贸然插手这些事情。又或者,引入另一方势力,让太白门和对方斗起来!例如……”

“巫神教!”两人几乎同时脱口而出,眼中都闪过一丝兴奋与期待。她们想到了引入巫神教来对抗太白门,以此转移国内因为皇位争夺而产生的阻力。

与此同时,在金陵皇宫的另一处,一间布置得极为素雅的寝宫内,病榻上的李暻面容憔悴,身形消瘦,曾经威严的面容此刻多了几分疲惫与沧桑。他躺在柔软的锦被中,身上的明黄色龙袍已经有些褶皱,却依然掩盖不住那股与生俱来的皇家威严。

李玉跪在病榻前,身着崭新的龙袍,龙袍上的金线绣纹在烛光下闪烁着光芒,映衬出他年轻而略显稚嫩的面容。李暻目光慈爱却又带着几分严肃,对李玉做着最后的安排。

“玉儿,无论未来发生了任何事情,父皇都希望你能留你哥哥一命,你们是亲兄弟,血浓于水,切不可手足相残啊。”李暻说着,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微微抬起手,想要抚摸李玉的头,却又无力地放下。

李玉赶忙握住父亲的手,一脸坚定地说道:“请父皇放心,我一定不会对二哥动手的。儿臣定会谨记父皇教诲,守护好这份兄弟情谊。”

李暻微微点头,接着说道:“另外就是,一定要重用林武钊,但是也要防范林武钊。他们林家在军界的势力太大,可谓是树大根深。但也唯有倚重林家,我们才能借助长江天堑守住金陵。不过平常时候,就把林武钊放在闲职上,有楚剑雄在外撑着就行。”

李玉连忙说道:“儿臣已经下旨加封林武钊为镇海军节度使,加封楚剑雄为振威大将军。”

李暻闻言,目光中流露出十分欣慰的神色,轻轻拍了拍李玉的手,说道:“你做的很好,但是还不够。记得培养属于你自己的班底,亲信之人才能真正为你所用。还有,让林武钊远离中枢,轻易不得进京,同时可以赏赐给他金银,稳住他的心。至于楚剑雄,你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他的时日也不多了。我记得楚剑雄的长女还未出嫁,明天我会向他提亲。”

李玉微微一愣,脸上浮现出一丝为难之色,说道:“父皇,儿臣只爱嘉敏一个,不想再娶他人。”

李暻闻言,猛地咳嗽起来,他用手指颤抖地指向李玉,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力不从心,最后颓然地说道:“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总之,你要善待楚家。楚家对南唐忠心耿耿,切莫辜负了他们。”

李玉赶忙点头,说道:“儿臣明白。”

李暻缓了缓气息,接着说道:“还有就是加固西方城防,赵大鲸吞天下之势虽然被蜀国的孟玄朗给破了,但他的野心和实力仍然不容小觑。至于周国,待到北方冰雪消融,必定会有一场大战。我们要联合辽国对付他,以此来维持各方势力的平衡。至于北汉,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不足为惧。但你千万不要轻视大辽,当年太宗皇帝也曾为了大局向大辽低头。”

李玉微微皱眉,眼中微不可查地流露出对那些大辽人的嫌弃。但想到这是父亲的嘱托,他还是不情不愿地说道:“儿臣明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