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天文下(十三)
永明八年(公元490年)的四月,春风已逝,夏意渐浓,万物生长之际,天空也显得格外活跃。癸巳日,夜幕低垂,万籁俱寂,突然间,一颗流星划破长空,它的大小宛如人间所用的二升容器,黄白相间的光芒在黑暗中显得格外耀眼。这颗流星自心星之南,约莫一尺多远的地方悄然升起,如同一位优雅的舞者,轻盈地向南滑翔,穿越二丈的距离后,便在夜空中悄然隐去,留下一串如连珠般璀璨的尾迹,引人无限遐想。
数日之后的丁巳日,天空再次上演了相似的奇迹。这次,流星的大小如同鹅卵石,通体洁白,长度惊人,竟有五丈之余。它从角星的东北边缘,二尺之处腾空而起,仿佛带着某种使命,坚定地向西北方向飞去,最终在太微星西蕃的上将星之间消失,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白色轨迹,让人不禁感叹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六月癸未日,夏日的夜晚,热浪虽已退去,但天空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一颗大小如鸭卵,色泽赤红的流星,在紫宫中悄然诞生,它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带着炽热的能量,向西南方向疾驰,却在即将触及大角星五尺之处时,突然熄灭,化作虚无,留给世人无尽的遗憾与想象。
七月戊申日,夜空中再次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颗流星,体积庞大,几乎与五升的容器相当,赤白相间的光芒在夜空中划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向东南方向飞行,穿越二丈的距离后,便在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场即兴表演,短暂而震撼。
十月乙亥日,秋意渐浓,夜空中的流星也似乎带上了几分凉意。一颗大小如鹅卵,洁白无瑕的流星,从紫宫中缓缓升起,它向着西北方向,优雅地飞行了三丈多的距离后,便在空中悄然消散,如同一场梦,美丽而又短暂。
十一月乙未日,一颗赤白相间,光芒四射却无尾的流星,在氐星之北一丈远的地方悄然出现。它向南飞行,仿佛是在寻找着什么,最终融入了氐星的怀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辛丑日,又一颗鹅卵大小的白色流星,从参伐星中跃出,向南飞行一丈后,便在空中留下了最后一抹光辉,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同一天,还有一颗大小如三升容器,洁白如雪的流星,从轸星中缓缓升起,它向东南方向飞行,最终进入了娄星的领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永明九年(公元491年)的五月,天空依旧不吝啬它的奇迹。庚子日,一颗鸡蛋大小的流星,色泽纯白,无尾,从紫宫中黄帝座星的西边二尺处悄然升起。它向南飞行,穿越一丈的距离后,便在天空中消失,仿佛是大自然对人间的一次温柔问候。丁未日,又一颗李子大小的流星,同样洁白无尾,从奎宿东北边大星的东边二尺处腾空而起,它向东北方向飞行,直至天将军星附近,才渐渐隐去,留下了一道淡淡的白色轨迹。
戊申日,天空再次迎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一颗鹅卵大小的流星,黄白相间,尾巴长达二丈,从箕星东边一尺的地方呼啸而出,它向南飞行,穿越四丈的距离后,便在夜空中留下了最后一抹光辉,消失得无影无踪。
七月乙卯日,西南方向的夜空中,一颗大小如二升容器,洁白无尾的流星悄然出现。它向西南方向飞行,穿越一丈多的距离后,便在夜空中留下了最后一抹光辉,仿佛是夏末的一曲离歌,让人心生感慨。戊午日,又一颗同样大小的流星,黄白相间,从天江星西边腾空而起,它向东北方向飞行,穿越天空,最终进入了参宿的领域,消失后留下了如连珠般的尾迹,让人难以忘怀。
闰七月戊辰日,一颗鹅卵大小的赤色流星,尾巴长二尺,从文昌星中跃出,它向西飞行,穿越紫宫,最终在紫宫的深处消失,仿佛是大自然对人间的一次神秘启示。己巳日,西南方向再次迎来了一颗流星,它大小如二升容器,洁白无瑕,向西南方向飞行一丈后,便在夜空中留下了最后一抹光辉,仿佛是夏末秋初的一抹温柔。
九月戊子日,夜空中再次出现了一颗引人注目的流星。它大小如鸡蛋,色泽洁白,从少微星北头腾空而起,向东飞行,穿越了太微垣,抵达了帝座星后,仍不满足,继续前行,却在即将触及东蕃次相星一尺之处时,突然消失,化作了一串如散珠般的尾迹,为那个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