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九章诞辰宴结束
——————张志远的描述,将众人带进了一个文化灿烂的时代,众人心生向往!潘青堂还是嘴硬,“不可能,不可能存在一个那样的年代!我不信!”
可他现在的状态,可以说是歇斯底里也不为过。
刚刚捧他的赵国大臣和启国使节,此刻全都哑了声,华帝亦是如此,但牧桑枝却开心起来,看来这青年,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张志远飒气转身,对牧国的使节说道:“不知道各位大人在京都可否听过小子其他的诗句。”
牧国众人面面相觑,皆摇了摇头,只有雷鸣和王秋依回达说道:“听说过。”
“哦……说来听听……”华帝却是先比所有都有兴趣。
王秋依和雷鸣对视一眼,他们轻轻张嘴说出了第一个字,便知道对方所言相同。
于是雷鸣主动让王秋依开口。
王秋衣也没我就推脱,站出来对着华帝拱手说道:“当时张志远张公子曾在父亲王学的课堂上,做过一句词,词名和这一样,不知。”
“词的内容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华帝念叨一遍,牧桑枝也在念叨,所有人都在重复这一句词。
“好词!”念叨了半天,华帝就来了这么一句。
“是啊,好词,真是好词,这词浅显易懂,却又包含了无尽的哲理和理想!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
“你的父亲是王学?”华帝问王秋依。
“没错……”
“当真是他在王学士的课中提出来的?”华帝复问。
“当然,赵皇可以找父亲质证,当时父亲听到后,也是反复念叨,然后亲自下笔,将这首词给写出来裱了起来!”王秋依说道。
华帝默默点点头,不再言语。
再看像潘青堂,就像斗败的公鸡一般颓废的瘫在那里,完全没有了刚刚进校场时的那种豪爽!
张志远朝王秋依感激的点点头,接着说道:“其实这首词也非我本人所做,是唐代的一位名为杜甫的诗人所做。”
“这唐代……到底是什么朝代……?”所有人都有这个疑问,就连启国也不例外。
他们刚刚由游牧民族安定下来,正是学习荒原北,增加自己文化的传统的时候,所以对文学推车推崇,越是没有什么,越是想要什么嘛。
“这唐代……可还有什么著名的诗句……”华帝突然开口问道。
张志远笑笑道:“当然还有!这唐代,最不缺的就是诗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为李白!”
“他……被誉为诗仙……是……一个酒鬼……喝醉了酒就习惯吟诗!他……是一个……狂妄之人,可后代子弟就是喜欢他的这股狂妄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杜甫曾经写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所有人惊叹:“什么样的情怀!天子呼来不上船,真是有一股狂妄的劲!”
“是啊,可吾又心生向往,这是为何!”
华帝不断的重复念叨,越说眼角的精光越是亮!
牧桑枝和牧国使节们已经喜笑颜开起来,他们怎么也没有相到,刚刚还被众人攻击的张志远,此刻竟然成了人群焦点。
就在这时,坐在角落的潘青堂颓废一笑道:“呵……这世上当真有那种盛世吗?”
众人又将目光转移到他的身上。
张志远笑笑说道:“你没见过,并不代表没有……强汉,盛唐,华宋!大明!这些朝代,每一个都有些无上的繁华,有些横扫一切的力量!”
华帝听罢,搭在龙椅的双手已经有些微微颤抖,这种盛世,正是他心中所愿!
不过现在最先要做的的,是把潘青堂这位给处置了。
于是华帝平淡开口道:“潘青堂,你可知罪?”
潘青堂踉踉跄跄的走到龙椅前,扑通一下跪下,“陛下臣知罪。”
刚刚张志远那一通,已经将他的信心完全击碎,他也没有了任何想要反驳的想法。
“先把他押下去!”华帝严肃说道:“待日后朕亲自处理,先昭告天下,潘青堂抄袭诗句,顶替他人领取奖赏,先如今已经先押入大牢处理。”
潘青堂听完,一下子瘫软在地,昏死了过去。
这个处置,才是最狠的,基本上是让潘青堂身败名裂!
旁边的侍卫听从指令,上来将瘫死的潘先生给抬了下去。
校场的气氛又回到了宴会刚刚开始的那样,但本质上,已经与开始时完全不同。
启国使团的使节们,也没有了嘲讽张志远和牧国众人的心情。
因为这么看来,张志远俨然成了小皇子和小公主的赋名者。
这样的话,他不但能够得到华帝当初答应的奖赏,还可以成为赵国的座上宾,受全赵国人的爱戴。
于是乎,诞辰宴平淡的进行了几个时辰,便草草散了场。
走的时候,牧桑枝特意多看了张志远几眼,这场宴会结束,一家欢喜两家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