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与冯子安的谈话 - 歌仙 - 和你唱山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歌仙 >

第八十三章:与冯子安的谈话

刘善花看是冯子安,笑着说:“冯先生取笑了,我有什么厉害的?”在刘善花的认知里,冯子安这人并不是那种好打不平的人,旧年间他怼牛画树,应该是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出手。

但这具体是什么原因,刘善花可不知道。

对这样的人,刘善花内心着实是没有好感的。

不过与冯子安也没有矛盾冲突,刘善花也并不反感这人,只是不怎么愿意跟他打交道而已。

冯子安说:“那林重俊,号称才华横溢冠岭南,却在你手里折戟,这还不值得恭喜吗?”

刘善花连连摇头说:“这哪里是什么喜事?分明就是祸事。”

冯子安问:“这话怎么说?”

刘善花反问:“财主们都是吃人的豺狼,林重俊也不例外,他对歌对输了,把林家土司给输掉了,必会对我下杀手,这不是祸事是什么?”

冯子安一愣,还真是这么回事。

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林重俊,被人像刘三姐这样,既伤了名气,又伤了权力,自己也会不顾后果地必杀刘三姐不可。

人之常情嘛!

冯子安反问:“那你还不快点离开白鹤乡?”

刘善花说:“我若是这样走了,别人怎么看我?还不说我怕了他姓林的?我偏要在白鹤乡多住两天,看他姓林的能拿我怎么样。”

冯子安顿时就头大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林重俊也是仙家苗裔,一旦动起手来,可能比前年农人与财主武斗的场面更危险。万一刘三姐不敌林重俊,出了事,自己怎么跟刘晨、阮肇交差?

要知道,那可是自己为了给李隆基找个台阶下,才想出让刘三姐来废土司的办法。

冯子安又劝说:“刘三姐,你这又是何苦呢?你不过是来传歌的,现在废掉林家土司,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你已经赚了,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呢?”

刘善花反驳说:“冯先生,我这还不是让李隆基给逼的?他要废土司,自己跟乌龟一样缩着头,偏把我推到前面来,我能有什么赚头?有好处都叫他给赚去了。”

冯子安何尝不知道?可是这种事只能做不能说,就算刘三姐说了,那也坚决不能承认啊。冯子安就说:“刘三姐,听你这话,你对当今皇帝相当不满啊。”

刘善花说:“你们读书人就算对李隆基不满,也不会说出来。我们这些做粗的人,可不比你们这些读书人,对谁不满都敢痛痛快快地说出来。”

这话倒是没错,但是通常世人碰到这种情况,都是只骂属地官员的,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实际上就是这些地头蛇兴风作浪,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冲突。

因此,碰到不平事,把矛头直接指向皇帝的人很少。不是说胆小怕事不敢指,而是根本就不会想到那么深远的层面去,只看到眼前就是这些地头蛇在欺负自己,反抗也只是要找这些地头蛇,而不是去找皇帝。

最典型的就是隋末瓦岗寨的程咬金,他一直都说隋炀帝杨广是英明的,所以他造反并不反皇帝,只反对那些欺压他和他周边那些老百姓的官员。

也正因此,程咬金不是当皇帝的料,在瓦岗寨当了三年大德天子混世魔王,最终也没有推翻前隋,真正建立起一个政权。是眼光局限了他的发展。

冯子安只能不好意思的笑笑。

自古以来,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给皇帝打工,除非那皇帝是“何不食肉糜”那种特别昏聩,或者杨广那种特别残暴的皇帝,一般的皇帝,是不会被读书人这个群体明着表达不满的。

从李隆基登基以来这几年的表现看,他固然担不起英明二字,但也与昏庸、残暴不挂钩,读书人就算对他有不满,也不会公开表达。

冯子安对李隆基的不满,也是在御花园里私底下对李隆基表达的,在公开场合是不会表达出来的。

冯子安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刘三姐,当今皇帝也是人,精力有限,顾不到的地方多了,有些事情固然不愿,却又无可奈何,平头百姓看不到他的难处,对他不满那也是正常的。但你想过没有,就算你们对他不满那又能怎样?你们还是得去做。否则,你们光埋怨他也没有意义。”

刘善花问:“冯先生,你又不当官,给李隆基辩护什么?莫非他给了你什么好处?”

冯子安说:“刘三姐,这与我当官不当官没关系啊,事实就是这样,但凡只要是个人,就会碰到一些不愿意,却又无可奈何的事情。”

刘善花点点头说:“这倒也是。但他却让我们给他打白工废土司,这可不是人干的事。”

冯子安问:“那你想怎么样?”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旦刘三姐真的狠下心来要跟李隆基作对,李隆基就算能够不管不顾先杀掉刘三姐,自己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冯子安得弄清楚刘三姐到底想要怎么样,才好帮李隆基化解一下。抛开君臣关系不谈,还有朋友关系,不能不管啊。

刘善花说:“我倒想他做个尧舜,他能做到吗?”

冯子安连忙说:“那肯定做不到,他凭什么比肩上古圣王?连给人家提鞋倒夜壶都不配。”

这要是敢说李隆基比得上尧舜,刘三姐肯定要说尧天舜日无租税,那还不把天给聊死了?

刘善花又说:“以往均田亩数充裕,农人交完二担租,也就只够温饱了,想要日子过好一点,就得自己去开荒,或者做点别的行当。现在均田亩数太少,农人交完对半租,还要去开荒,或者做点别的行当才能温饱,可见这对半租也是收高了的。我们帮李隆基废土司不能打白工,他做不了尧舜,我们也不逼他做尧舜,但这租税还得减,我们顶多跟晋地那边一样,交六斗租,五升税,不能再多了。”

冯子安暗暗松了一口气。

叫李隆基废除租税办不到,但是叫李隆基只收六斗租、五升税,还是可以办到的。

毕竟十万大山土地贫瘠,可谓全唐亩产最少的地方,给这样的地方再减租,于情于理都是说得过去的。毕竟别处亩产高的地方,农人交完对半租,还能能温饱的。

何况只要真的能收回土司的自治权,让土司名存实亡,减租的成本绝对是土司来承担,李隆基也不能吃相太难看,得分润一些给土民。否则,以后李隆基的圣旨到了十万大山,那就是一张废纸了。

冯子安笑着说:“刘三姐,有志者事竟成,小生看好你,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废土司,给十万大山带来轻徭薄赋。”

如果租税减了,那么徭役和其他各项税赋都是要按照比例减的。

既然刘三姐提出来了,冯子安就得考虑,这个事情自己已经卷进来了,不管怎么样都要让李隆基答应下来才行。否则得罪了刘晨、阮肇,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前提是刘三姐真能让土司丢掉起码一半以上的自治权才行。

刘善花说:“那我就借你吉言了。”

随后,刘善花才去吃饭、睡觉。

林重俊回到林府,当场吩咐林管家:“找几个可靠的人,等到夜深人静,去放一把火,把刘三姐烧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