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世家磨你 - 歌仙 - 和你唱山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歌仙 >

第一百九十八章:世家磨你

开元十年大暑。桂林府,阳朔县。

听说阿牛把李隆基给刘三姐上尊号的御笔带回来了,莫家土司治下的土民都很高兴。

莫怀仁是什么样人,谁都知道,自从他答应了刘三姐的条件以后,一直是后悔的。

哪怕这一次,连柳之远都输了,他也没有完全认命,还是找罗英商量,问罗英是不是以后就可以不管刘三姐以前定下来的条件,稍微突破一些。

还好罗英倒不会跟莫怀仁一样,拒绝了莫怀仁的提议,还跟莫怀仁说:“莫公,你以为刘三姐登仙,就是一去不返了?你可知道,刘郎这一支传承,就怕不能登仙,登仙以后是绝对有办法脚踏凡地回来的。万一到时候,刘三姐回来发现你违背了约定,你想想你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这一番话,才把莫怀仁给吓到了。

没有登仙的刘三姐,他莫怀仁都对付不了,如果对上登仙回来的刘三姐,他莫怀仁还有活路吗?

可是谁也说不清楚刘三姐到底要多久才会脚踏凡地回来,一旦时间久远,莫怀仁可能不怕了,到时候又有麻烦。

但阿牛把李隆基给刘三姐上尊号的御笔带回来,这担心就可以消除了。

这代表的是官家完全认可刘三姐定下来的各种条件,莫怀仁再也没办法突破。

不单莫家土司治下的土民都来看,而且莫怀仁也亲自来看了,还给李老汉一家人道喜了:“李老哥,家里出了仙人,可喜可贺呀!”

李老汉知道莫怀仁想跟自己套近乎,但自己跟他斗了那么多年,知道他是什么样人,自然是不会跟他套交情的。真要说有交情,那也是讲打的交情。

但这种喜庆的场合,是不适合生气的,李老汉就说:“莫怀仁呐,你也同喜哦。”

莫怀仁有点迷糊:“又不是莫某家里出仙人,莫某有什么喜?”

李老汉说:“我说莫怀仁呐,刘三姐是老汉的儿媳妇没错,但她可不仅仅是老汉的儿媳妇,她是我们十万大山的女儿,她登仙,是我们十万大山所有人的喜事,你难道就不是十万大山的人?”

莫怀仁听了,有点哭笑不得,李老汉可真会说话,这也能扯上关系。

但为了跟这些人搞好关系,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诚心诚意悔改的,只好有些尴尬地笑着说:“李老哥说得对,刘三姐登仙,是我们十万大山所有人共同的喜事。”

跟着一起来的罗英也说:“说起来,刘三姐登仙,不但是十万大山的喜事,也是我们菩提祖师这一支传人的喜事,罗某虽非十万大山的人,但也要给她道喜的。”

不单单莫怀仁,还有那一百二十多家跟风莫怀仁的土司,也纷纷亲自赶来阳朔,参观李隆基给刘三姐上尊号的御笔。

当然,这些财主来阳朔,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酬谢莫怀仁。他们给莫怀仁送了好些礼物,都说:“莫员外真不愧的壮家的开明领袖。还是莫员外有先见之明,为我等保住土司的头衔,保住了我们土人自己的文化传承。”

“莫员外不愧是我们十万大山的土司之王。”

“这一次,真是多亏了莫员外。”

……

莫怀仁很高兴,也很受用,笑得合不拢嘴,但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笑哈哈对这些财主说:“诸位员外过奖了,莫某惭愧呐,以莫某的才能,那能做到这一点?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罗兄才是。”

这些财主又谢罗英。

罗英朝这些财主拱手说:“还是诸位员外的洪福,罗某只不过是顺便帮了点小忙。”

聊天过程中,罗英又提醒这些财主:“诸位员外,罗某还是要提醒一下,刘三姐登仙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脚踏凡地回来的,因此,诸位员外答应的条件,千万不可更改。否则一旦她回来,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这些财主都是人精,谁都知道罗英的意思,连说:“罗英秀才放心,我等不是过河拆桥的人。”

罗英也是要维护他自己的功果,谁还看不出来?但是刘三姐也的确可能脚踏凡地回来,这也是个现实的问题。

西京。

皇宫。

冯子安回来,带回来好消息,李隆基还是很开心的。只要过几日,等那些请辞土司的上书一到,自己批下去,那就算大功告成了。

可是冯子安却要辞官,这让李隆基不解,问他:“为什么?”

冯子安就把王菱下懿旨禁歌,被自己拦住的事情,报告给了李隆基,然后说:“不管怎么样,她都是皇后,小臣这一次打着陛下的旗号,拦下了她的懿旨,王家肯定要对付小臣的,到时候,陛下不一定保得住小臣,就算保下了小臣,只怕也不利于陛下打击门阀世家,建设开元盛世,小臣也就成了大唐的罪人。因此,小臣这官算是当到头了。”

李隆基也听出了冯子安的意思,一是怕自己要杀他,二是怕就算自己不杀他,但是王家要杀他,自己不可能花大代价去保他。

讲真,自己虽然没有对冯子安动杀心,但是一旦有人要死命对付冯子安,自己也绝不会花大代价去保他。

为了成为盛世明皇,李隆基选择了同意冯子安辞官,叫他说:“子安兄呐,你的担忧朕能理解,这天下终究不是朕一个人说了算的,这官家事半由皇帝半由臣,天下事半由官家半由民的,真要那些门阀世家把你往死里整,朕还真没把握保下你。你要辞官,朕也允了,但你辞官以前,还得最后再帮朕跑一趟十万大山。”

冯子安知道李隆基想要做什么,马上答应:“谢陛下。小臣会全始全终,料理完十万大山的事再走。”

等冯子安离开御书房,李隆基的脸色马上就怒了。

刘三姐说的真是一点都没错,王菱果然蠢的可以,以前拿她已死老爹对自己的恩情来要挟自己,自己跟她已经感情破裂,已经不怎么理她了。

她嫁给自己,就是自己李家的人,竟然还一门心思想着娘家。

要说出嫁的女儿为娘家,也无可厚非,可是她过日子是跟老公过的,又不是跟娘家人过的,在娘家和夫家之间利益起冲突的时候,她不想着帮老公,哪怕是袖手旁观,态度中立都好,可她倒好,居然帮着娘家来给夫家添堵。

她还有脸打着推广《女戒》的名义来办这事,这不是打她自己的脸吗?说好的出嫁从夫呢?

得,既然她不仁,休怪自己不义。自己一定找个机会,把她的皇后给废掉,把她的娘家给杀掉。

这一次,多亏冯子安及时拦下她的懿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就连给刘三姐上尊号,也别想收到十万大山的民心。

李隆基跑去对王菱发了一通火,从此再也没有跟她同寝过一次。

至此,王菱终于再一次明白,为什么刘三姐会说自己蠢,更知道为什么刘三姐不止一次说王家活不了几年了。

诶!真是门阀世家思维害死人。

早知道会这样,还不如前年王守一去柳州时,自己就写个懿旨给他,叫他带去柳州宣读,前认刘三姐做干女儿,把她强行跟王家进行捆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