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存的是什么心 - 歌仙 - 和你唱山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歌仙 >

第一百九十七章:存的是什么心

围观的人全都叫好。他们实在是不想十万大山再这样下去了。

说白了,闹民变,城外人不好过,城里人更不好过。

毕竟城里人的柴米油盐,全靠城外人提供,城外人闹民变了,城里人要没没人提供柴米油盐,要么柴米油盐得涨价。

因此,他们听到钦差大人说这样的话,打心眼里高兴。

起码日子可以过的轻松一点。

冯子安知道,这事自己可做不了主,能做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阿牛,另一个是刘二哥。

于是,冯子安问阿牛:“阿牛,本官这样判处,你可有辩驳?”

阿牛知道,继续围堵土司府是没有意义的,有冯子安的判决下去,就会好很多?

到时候,不怕土司不就范,哪怕再要把土司给杀光,也名正言顺了。

于是,阿牛回答:“钦差大人公断,我没有什么可辩驳的。”

冯子安就叫书吏写了判决书,给阿牛过目说:“你看看,没有问题就签字画押。”

阿牛看完,完全没有问题,也爽快地签字画押。

其实他一点都不担心冯子安搞名堂,一来李隆基要废土司,这最后一步没完成,冯子安就不会搞名堂,二来刘三姐的余威还在,冯子安见识过刘三姐的厉害,也不敢搞名堂。

阿牛签字画押后,冯子安就叫人公告十万大山。

随后,冯子安才拿出一道圣旨,宣读了李隆基给刘三姐上的尊号,又叫人把那块御制的牌匾抬过来。

众人一看,李隆基的书法还真不错,御笔亲书的“得道刘仙娘”五个大字,还有落款,字迹苍劲有力,又龙飞凤舞,却一点都不潦草,人人一看就能认出来。

这牌匾自然是叫阿牛收的,冯子安还派了两个人,帮他把牌匾抬回去。

随后,冯子安才以钦差的名义发了文告,公告十万大山几件事情。

一是柳之远对歌的确对输了,与他结盟的众家土司应该兑现对歌的约定。

二是柳之远的儿子犯了大不孝罪,已经被斩首示众了。

三是皇帝给刘三姐上了尊号,号曰“得道刘仙娘”,允许十万大山的土民自行给刘三姐立庙祭祀。

四是钦差冯子安给土民和土司说和,土民已经同意暂时撤离,不再围堵土司府,只要众家土司兑现对歌的约定,以前的事情就算翻篇了,倘若土司拒绝兑现对歌的约定,则以后土民要怎么对待土司,官家一概不管,再不来说和。

阿牛带着牌匾回到家,陈山木等人也接到通知,不再继续围堵柳府,都来阿牛家里看李隆基的御笔。

“这字写的真好。”

“李隆基尊上?这落款倒是有趣。”

“得道刘仙娘,这就是李隆基给刘三姐上的尊号么?”

……

在得到阿牛的确认以后,这里的土民开始载歌载舞,欢庆起来。

一是庆祝刘三姐的成功,二是庆祝自己即将过上轻徭薄赋的好日子。

官家的消息,可比民间的消息传播得快。

大概十来日,二百多家土司门口的土民尽数散去,二百多家土司也纷纷表态,既然钦差已经查明柳之远对歌的确对输了,那么自己马上兑现对歌的约定,给李隆基上书,请辞土司。庆祝活动也在各地土民中间展开。

又是十来日,这些财主要请辞土司的消息就回到了柳州。

这一下,柳州的土民更加高兴了,那些乡亲们没有白死,终于换来了闹民变所要达成的目的。

收到这个消息,冯子安就要回京,去向李隆基报告工作。临走前,冯子安来找阿牛谈话,二人在柳江边上边走边聊。

柳江并不是一直有河滩的,有些地方的江边就是圹头,圹头上面就是林地。

在一段江岸,树林里的平地上,一群十六七岁的姑娘成群结伴,来这里绣花棚,一边干活一边唱着节奏轻松愉快的山歌:“五月榴花朵朵红哎,朵朵红哎,姐妹结伴绣花棚,我爱树荫啊像阳伞,我爱江边好凉风哟依哟!”

“我绣一个老寿星哎,老寿星哎,送给爹爹做汗巾。”

“我绣荷花哎莲叶藕嘞,送给我娘做肚兜哟依哟!”

“我绣一双鸳鸯鸟哎,鸳鸯鸟哎,送给哥哥娶阿嫂……”

听到这些山歌,阿牛高兴地笑着对冯子安说:“你听,这才是三妹一直想要的生活。”

冯子安点点头,表示认同:“是啊,这才叫大唐盛世。可惜刘三姐登仙去了,看不到我们大唐盛世了。”

说到这里,他还特别注意了一下阿牛的表情。

阿牛丝毫没受影响,因为他知道,刘三姐会回来的。

那刘晨、阮肇都能脚踏凡地回来,刘三姐也肯定可以做到。

只是迟早的事情。

阿牛却没有说出来,问冯子安:“倘若三妹不登仙,她就能过上这种日子吗?”

冯子安听他这话问的蹊跷,回答说:“当然啊。”

阿牛连连摇头:“冯大人,你莫要自欺欺人,那李隆基存的是什么心,难道你看不出来?”

冯子安无奈,自己当然看得出来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