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捐税减到位
要说阳朔县那边,读书郎倒也不全是陶秀才那种,也有人为生民谋福祉。但是说到从农事方面下手,为生民谋福祉的读书郎,却是一个都没有。
这也是很奇怪的现象。
因此赵艮答应了这件事情,由不得阿牛不高兴。
刘善花也很高兴,对赵艮说:“那就多谢赵先生了。”
赵艮开玩笑说:“果然女大不中留啊,这才对歌连上情,还没有成亲,就知道为夫家着想了。”
岭南可不是岭北,当事人听到这种话,脸皮一点都不红。
爱是堂堂正正的,情是正大光明的,有什么好害羞的?
刘善花就说:“秀才娘子当年不也是这样的吗?”
赵艮连情那会,刘善花已经六七岁了,也知道这回事。
阿牛就在一旁,幸福地看着刘三姐。这辈子能跟她连上情,值了。
原先牛家土司治下的十多个寨子,土民听说刘善花回宜山了,全都过来看望。
还有卫举人、聂秀才他们也都来了。他们听说李隆基给刘三姐送了贺礼,也想来见识见识。
结果这些人赶到刘善花的寨子,扑了个空,张北告诉大伙:“刘三姐带着阿牛哥,跟着赵秀才去荔枝林了。”
这些人又赶来荔枝林,找刘善花。
一见面,卫举人就问:“刘三姐,我托火净带给你的歌书,可有什么错漏没有?”
刘善花回答:“没有没有。你真是有心。”
聂秀才插嘴问:“卫举人什么时候写歌书了?”
卫举人回答:“聂兄,我闲着没事,就想着把这件事情记下来,以后子孙后辈看了,也好记住刘三姐为我们土人谋福祉的事情。那时候听说刘三姐在桂林,我就托火净去跑了一趟腿。”
聂秀才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看来你对这事也有想法。”
卫举人说:“必须的。指望土司有良心,比登仙还难,只有支持刘三姐才是正道。”
聂秀才同意是同意,但也不想十万大山都跟这里或者白鹤乡那样,对卫举人说:“要是众家土司都能学莫怀仁现在这样回头是岸,也是一件好事。”
这样土人既不会受《女诫》的摧残,也可以保住土人的文化传承不灭,比这里和白鹤乡好多了。这里和白鹤乡现在一时半会还好,一两代人过后那就比不莫家土司治下了。
卫举人连连摇头:“难难难。说句难听点的话,莫怀仁回头是岸,刘三姐跟罗英秀才共同决定莫家土司治下的所有事务,难免引起某些乡亲们的怀疑。别家土司看到这种情况,肯定是要想办法离间刘三姐跟乡亲们的,这是阳谋,但是肯定有一部分乡亲们会中计,这就成了别家土司继续对抗皇帝的筹码。”
这就是故意说给土民听的,也是帮刘三姐一个忙。
很多事情,不挑明了说,怀疑的人就会很多,一旦挑明,怀疑的人就会少一些。但要全面消除人家的怀疑,那也办不到,只能尽力而为了。
聂秀才连连点头:“这倒是个麻烦事。”
卫举人说:“麻烦是麻烦了点,但是只要刘三姐到时候去一趟柳州,打败柳之远,就好办了。”
在场的人全都同意。
现在那些不肯交出土司自治权的财主,就是以柳之远马首是瞻的。谁让柳之远才学又高,后台又硬呢?
刘三姐的法术和那条龙都被林重俊废掉,去找柳之远,也只能比拼才学。而按照罗英的说法,以及圈子里的认同,他俩是处在同一个层面的高手,柳之远未必就一定会输给刘三姐,起码在财主们看来是如此。
但是土民相信,罗英秀才金口玉牙,绝对不会无的放矢,既然说了只有李白能与刘三姐五五开,别人对歌全都要输给刘三姐,那就不会有错。
所以就算本地已经废掉牛家土司,当地土民还是希望刘善花能去柳州一趟。毕竟开元二年以来,闹民变是整个十万大山的事情,不是某个州县的事情,事件是从本地起的头,那就总要给十万大山所有土民一个交代的。
刘善花说:“去柳州的事情不急,先看看李隆基的诚意再说。”
大伙又是点头。
李隆基如果不把捐税按照王法照减到位,那就是没有诚意,这废土司的事情,也就不需要按照李隆基的意思来办,刘三姐也是可以学那初唐的冯盎一样,在十万大山划地而治的。
阿牛也说:“三妹说的是。李隆基还没有给出足够的诚意,这件事情还是缓一缓的好。”
自从对上歌连上情,刘三姐的很多事情刘二哥已经不操心了,全都丢给自己操心。
不过这也正常,自己也应该为刘三姐操心。
在场的人知道他们什么意思,也都说:“是啊,你们还是先成亲要紧。”
还有人开阿牛的玩笑说:“阿牛兄弟,你明年可得多摆上几桌酒,乡亲们但凡能去的,到时候可都是要去喝喜酒的,你可别弄的叫大伙没地方坐哦。”
阿牛连说:“不会不会!乡亲们去多少都能坐得下,酒管够。”
大伙正在说着,张北满头大汗跑来了,大老远就喊开了:“乡亲们!乡亲们!好消息!好消息!”
大伙全都看向张北。
张北跑进人群,气喘吁吁地说:“乡亲们,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赵艮问:“什么好消息把你急成这样?擦擦汗,慢慢说。”递过去一块手绢。
张北也不接手绢,只是用衣袖擦了擦汗说:“那个冯子安,就是已经到过我们这里的那个冯慧根,他现在成了钦差,已经到了宜州府衙门,说是圣旨上说,地方官府没有按照王法把捐税减到位,致使李隆基失信于民,李隆基震怒,叫冯子安过来把地方官府的大官小吏但凡与收税工作有关的,全都杀个精光,重新换一批官上任,要是新官再敢跟之前那样,被砍头的旧官就是榜样。”
赵艮笑起来说:“哟,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李隆基的诚意来了。”
卫举人却是摇头:“这算不上什么诚意,是他的分内之事。”
聂秀才则说:“等他答应全唐公田只收六斗租、五升税,我们刘三姐才能看到他的诚意。”